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党强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桥梁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人们运送物资和出行提供方便,工程结构稳定性对人们出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以此,相关人员应该在充分重视桥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落实桥梁抗震设计工作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桥梁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另外,在实际运用减隔震技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技术,充分发挥减隔震技术的作用,进而增加桥梁工程的可使用年限,使其运行状态变得更加稳定。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减隔震技术;应用

引言

在桥梁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制定适合的抗震体系建设计划,加强减隔震技术的应用,通过减隔震技术的使用规范桥梁建设的施工过程和方法,促进桥梁建设朝着更加标准化、安全化的方向前进,相信减隔震技术的使用在未来的桥梁建设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桥梁减隔震设计概述

1.1设计原则

在桥梁减隔震桥梁设计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相关人员在确定桥梁建设地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桥梁抗震性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原有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在桥梁设施设计区域以硬度较高的地质为佳,以此保证桥梁基础具有足够高的稳定性,防止桥梁地基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另外,桥梁结构不可以建设在软弱土层上,如果无法规避需要先采取适宜的措施处理软弱土层;第二,差异性原则。在设计减隔震桥梁时,相关人员应该在充分考虑桥梁振动周期和受力结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减隔震的工作,确保减隔震设计符合实际情况,高质量完成桥梁抗震设计;第三,整体性原则。为了设计出与实际抗震性能需求相符的桥梁结构,相关人员应从整体方面入手,保证各个桥梁结构在使用中承受相同的力,并且桥梁各结构都需要有效地连通桥梁主体,充分借助桥梁主体结构的支撑作用。

1.2技术原理

桥梁减隔震技术简单理解就是借助相应支座装置帮助桥梁消除内部振动能量,使振动作用实际影响减轻,杜绝供应问题,以此使桥梁抗震性能达到更高水平。因此,在桥梁减隔震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在充分考虑桥梁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减隔震技术,进而防止外部因素破坏桥梁结构稳定的情况。在桥梁减隔震技术实际运用中,需要在严格遵守桥梁结构件质量规范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柔性装置,利用装置阻尼降低地震波能量,减少出现结构共振的几率,可以起到保护桥梁结构的作用。借鉴原有的桥梁减隔震成功设计经验,在严格遵循桥梁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相关人员应尽量使抗震构件具有更高弹性和可塑性,并按照桥梁部位差异选择适宜的减隔震装置,同时规范落实维护桥梁主体的工作,提高其基础稳定性,使墩柱拥有更低延性,借助各种有效措施提升桥梁抗震性能。

2桥梁抗震设计要点

2.1外在因素

在桥梁抗震设计中,需能够针对工程所在区区域做好勘察工作。期间,由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仪器对工所在区域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在内的各项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针对性选择隔震装置,并做好装置布置设计工作,以此来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有效吸收,也能够提高桥梁工程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实践中,可选择结合柔性结构和刚性结构的组合,达到理想的桥梁抗震设计效果。

2.2设计阶段

桥梁工程设计的初期,便需要对桥梁抗震设计进行深入研究,然后确定桥梁抗震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的参数进行分析。之后,由设计人员结合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和防震参数,对桥梁抗震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此来达到更理想的振动效应防护效果。同时,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需能够把握抗震结构类型与布置方案,结合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选择合理抗震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更好地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2.3运营阶段

在完成桥梁工程建设,并将桥梁工程投入到使用后,需做好桥梁工程的养护工程。其中,重点关注桥梁工程在遭受地震害后,常见如结构位移情况、梁低开裂情况、挡块破坏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安排专业的养护人员与技术专家,对桥梁结构进行外观检测以及荷载试验,并对抗震装置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日常养护中,应重点关注桥梁工程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以及同步做好桥梁工程抗震装置和附属装置设置,切实提高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桥梁抗震设计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措施

3.1规范施工过程,增强桥梁减隔震体系

建设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技术投入,与原有的桥梁建设进行拼合,而是通过减隔震技术,转变桥梁的施工建设过程,降低桥梁工程整体施工造价,引进高新的技术与装置,替换原有的环节,形成全新的桥梁减隔震体系。首先最为主要的就是规范施工过程,包含施工的时间与顺序,控制施工程序的规范化,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停下并且进行修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正确,为后续施工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

3.2防止桥梁出现变形

桥梁工程建设比较复杂,实际施工时会受到地震影响,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或延期,所以为了能够保障施工作业如期完成,应做好桥梁抗震设计,有助于防止桥梁出现变形问题。应通过做好桥梁抗震设计来降低地震过后对桥梁结构所带来的影响,保障桥梁各个结构处于良好的状态,这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也带动了桥梁工程的发展,随着车辆的增多,对桥梁结构所带来的破坏也比较严重。因此,做好桥梁抗震设计非常关键,能够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障桥梁工程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设计人员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做好桥梁抗震设计,从源头上防止桥梁出现变形,确保桥梁各个结构的完整性,为人们出行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3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做好抗震加固措施

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桥梁后续的使用,过去的桥梁安全事故大都是由于材料使用的不当或是偷工减料造成的,因此施工团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从材料的选择阶段就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遵守。在项目建成后的运维过程中,要做好桥梁加固措施,针对桥梁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上报和维修,持续关注桥梁的使用体验和安全程度,一旦发现重大安全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封锁,以免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3.4加强施工技术,严格遵循减隔震设计原则

减隔震技术是先进的抗震设计技术,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实施,所以,施工建设队伍需要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根据具体项目的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技术,保证桥梁的减隔震装置与结构适应桥梁主体,可以进一步提升桥梁工程项目的抗震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专业人员以及技术的引入,不断培育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施工人员,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建设当中的运用。

结束语

在评价桥梁稳定性的过程中抗震性能属于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可以满足安全性要求,需要将减隔震设计合理融入桥梁规划设计环节,在充分了解桥梁减隔震设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合理借助多种减隔震设计手段,同时配置与桥梁结构相适宜的减隔震装置,使减隔震技术和装置形成合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桥梁抗震设计人员也要遵循客观原则,因为抗震装置的变形与整个桥梁地震的响应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应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程度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和预估,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桥梁抗震设计方案,不仅能有效减少地震后的经济损失,也能提高桥梁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桥梁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赛,熊倚奇.公路桥梁设计中抗震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1(01):86-87.

[2]周秀贞.公路桥梁设计中抗震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8(04):98-100.

[3]姚瑞平.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分析[J].山西建筑,2020(18):157-159.

[4]王劲.对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150-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