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铁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问题分析

李娜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和节能环保所,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11

要:相对而言,铁路运输不仅占地少,而且单位运输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较低,是一种绿色交通运输方式。但铁路建设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对局部地表及周边环境产生扰动,铁路运营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振动、水气等污染物排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铁路已成为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发展理念。根据多年实践,分析铁路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对促进绿色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路;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铁路环境保护活动结构及变化状况

铁路环境保护活动的结构正在由单一的污染治理向全面的环境管理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铁路行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将会不断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法规:各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并对铁路行业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这些法规包括废水、废气排放限制、噪音控制、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行业采用了更加环保的技术与设备,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智能化信号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电力机车取代传统的燃油机车,降低了空气污染[1]

意识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公众和企业对铁路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提高。国家铁路集团公司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乘客的环保意识,并鼓励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经济考量:国家铁路集团公司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投资环保设施、改进运营方式和管理模式,铁路行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铁路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2.1 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占用和破坏:修建铁路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包括耕地、草地和自然生境,导致农田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土壤质量下降。

生态敏感区影响:铁路建设和运营可能穿越或接近生态敏感区,如湿地、森林、保护区等,可能破坏或扰乱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

农业交通分割:铁路线路的划分可能导致农田被分割,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耕地的破碎化可能增加农作物种植和农业运输的难度,对农业产量和效率产生影响[2]

2.2 噪声振动的影响

健康问题:持续暴露于高强度噪音和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失、耳鸣和其他听觉问题。此外,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也与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压力和焦虑等健康问题相关。

干扰居住环境:高强度噪音和振动会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例如影响睡眠质量、工作效率和室内活动。这种干扰可能导致不适感、情绪问题和社交隔离。

结构破坏和震动感知:铁路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可能对周围建筑物、基础设施和地下管道等结构造成损害。大幅度的振动也可能被居民感知,引发安全和舒适方面的担忧。

2.3 水环境的影响

废水排放:铁路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能含有油脂、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如果废水未经适当处理或排放超出法定限值,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土壤侵蚀和沉积物污染: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引起土壤侵蚀,使得土壤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污染物进入水路系统,导致水体的浑浊和沉积物污染。

河道和湿地改变:铁路修建可能需要对河流和湿地进行改道、填埋或涵洞等工程,这些活动可能破坏水体的自然流动路径和湿地功能。

2.4 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物排放:燃油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废气,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这些排放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铁路线路密集的地区。

温室气体排放:铁路运行所需的能源消耗会导致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粉尘扬尘:列车运行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和扬尘,特别是在未铺设轨道的土地上,这些粉尘和扬尘可悬浮在空气中,并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提升铁路环境保护具体措施建议

3.1 生态保护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阶段,考虑现有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线路和站点,尽量减少对农田、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影响。

绿化与生态修复:在铁路沿线进行绿化工作,包括植树造林、草坪种植等,以改善景观、降低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风险。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如有需要,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3]

农田保护与补偿:对于受到铁路建设影响的农田,采取措施保护农田质量,避免土壤侵蚀和污染。对于不可避免的土地征用,根据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补偿。

3.2 噪声振动防护措施

声屏障:在铁路沿线设置声屏障来阻挡列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声屏障可以采用吸音材料、隔音板或植物屏障等形式,以有效降低噪音传播。

路基隔离:通过采用隔离材料和技术,减少列车运行时振动传导到地面的程度。例如,在关键区段使用特殊的弹性垫层或减震装置来降低振动传递。

轨道维护和平整度:定期进行轨道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轨道表面平整度,减少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和振动。这有助于降低噪音和振动的产生。

减速措施:在靠近敏感区域或居民区的铁路段,可通过限制列车速度和采取减速措施来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

3.3 水环境保护措施

污水处理:铁路运营中产生的废水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可以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生物滤池或化学处理系统等来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

雨水管理:在铁路建设和运营中,要注意雨水的管理,避免雨水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敏感水域,通过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截留设施和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妥善处理、回收或排放到合适的地点。

水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水环境监测系统,定期监测铁路运营对周围水体的影响,包括水质、流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合规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

3.4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清洁能源使用:推广使用电力化列车、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燃油机车,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大气污染物控制:采用尾气处理装置和排放控制技术,如颗粒物捕集器、氮氧化物(NOx)减排系统等,以减少燃油机车排放的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4]

能源管理和效率提升:优化能源使用,提高列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相关的排放。通过改进列车设计和运行方式,降低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排放。

粉尘和扬尘控制:在施工阶段和铁路线路维护中,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和扬尘的产生和扩散。例如,覆盖裸露土地、喷水降尘、使用抑尘剂和封闭施工现场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环境保护工作近些年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区管理等,大大减少了铁路建设运营对土地、生态敏感区、农业生产环境、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和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合规执行,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环保的交通选择。未来,铁路环境保护仍将继续发展,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并促进绿色低碳交通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全超.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

[2]谭義.环境敏感区铁路生态选线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1.

[3]梁红倩.公众参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21.

[4]王益平.环境监测在铁路环保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四川水泥,2020(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