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要点探讨

刘伟煌

身份证(441424199511235511)

摘要: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高效、节约、安全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对高支模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安全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的功能,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支模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常指高度大于或等于4.5米的模板支撑体系。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结构性能好,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各类建筑项目。施工速度快,能够提高工期进度和施工效率。模板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成本同时减少环境影响。施工操作简便,易于组装和拆卸,减少人力劳动。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点

(1)高支模支撑架的设计。高支模工程的支撑体系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施工荷载是支撑体系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高支模工程需要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向压力等施工荷载。其次,结构形式也是支撑体系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结构形式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撑体系设计。此外,场地条件也是支撑体系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包括地面的承载能力、平整度、可利用空间等。在进行支撑体系设计时,还需要对模板及其支架的材料、型号、规格、力学性能等进行全面考虑。模板材料应该选择耐磨、耐腐蚀、不易变形和易于加工的材料,如多层板、高密度板等。支架材料应该选择具有足够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材料,如钢管、槽钢、角钢等。同时,需要根据模板和支架的规格、承载能力等因素进行支撑体系的设计,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高支模体系的安装。高支模体系具有一套完整的安装顺序,首先是要对高支模排架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铺设脚手板和摆放扫地杆,其次要安装剪刀撑,增加控件以及校正标高,最后要进行钢筋的绑扎加固以及最后的检查验收。高支模的安装包括了柱模板,楼板模板以及梁模板的安装,施工人员要选用规定的柱模和柱箍,保证柱模的整体刚度和强度。楼板模板要采用木枋排列的形式,将上层木枋和下层木枋固定在一起,采用钢管脚手架来支撑楼板模板。此外,梁模板的安装要确保地面的承载力度,对顶撑和侧板进行加固,待主梁模板安装校正完毕以后再进行次梁模板的安装,确保各部分之间的稳固。

(3)钢筋连接。高支模工程施工中的钢筋连接是整个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钢筋连接时,应该采用符合规范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如焊接、螺栓连接等,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还需要注意钢筋连接的位置和数量,确保钢筋连接符合设计要求。在钢筋连接前,需要对钢筋的质量和规格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在钢筋连接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连接点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需要对钢筋连接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高支模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采用符合规范的浇筑方式进行浇筑,如泵送、人工浇筑等,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同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等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可靠,不会出现位移和变形等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和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同时,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和养护,防止出现蜂窝、裂缝等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高支模拆除技术。作为一项辅助性的工程,高支模在工程的主体部分完成以后,要拆除下来,并不固定在建筑物上,需要安装再使用,使用后即拆除处理,以此来完成对于支架的循环利用。在高支模的拆除过程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第一,关于高支模的拆除时间。高支模体系不能随意的拆除,在施工前,需要让专业人员到现场考察,确定的具体进度,并以混凝土的强度作为参考标准。通常设定梁和板的跨度为8m,使用的混凝土要在75%以上,其它部分的混凝土要达到100%的强度。获取数据的工作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负责人确认后高支模体系才要拆除。第二,关于高支模的拆除顺序。拆除高支模系统前,需要对高支模进行清理,尤其是对于脚手架上的施工工具以及杂物的清除一定要认真,还要安放预警牌,警示他人远离施工现场。第三,关于高支模拆除材料的处理工作。相关工作者将高支模系统拆除完毕这后,要在第一时间拆下来的模板和构件进行质量检测,将损坏或腐蚀的部件替换下来,还要认真的登记替换下的模板和构件,按照不同的类别存放起来。


、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高支模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这是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同时,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帮助检查方案的可行性,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并可以借鉴其他项目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评审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支撑体系设计、模板安装、钢筋连接和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性,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此外,为了加强安全管理,还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设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高支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在关键环节的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例如,模板安装和钢筋连接等环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高支模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是必须的。这些培训和教育应该涵盖施工安全知识、应急处理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内容,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各个部门和工种之间的协同作业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有效的沟通可以避免出现误解和失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施工安全顺利。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支模在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支架的设计要达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的要求;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并应尽量与已浇筑的建筑构件立体连接,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做好信息化监测措施,严格控制钢管支架的过量应力与变形;加强施工中的通病治理,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齐胜利.建筑施工中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与安全管理[J].居业,2023(08)

32-34.

[2]马德志.浅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浇筑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3(07)

:181-183.

[3]何舰.盘扣式高支模架体抗倒塌能力与动力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