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李海全

敖汉旗农牧局   内蒙古赤峰市  024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受到广泛重视,科学合理开展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不仅能够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改善动物的健康,还能避免疫病大范围发生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分析动物疫病的特点,提出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的措施,旨在为增强整体的动物疫病防治效果提供助力。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治;加强措施

为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效果,应按照动物疫病的类型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和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降低动物疫病发生率,提升疫病防控的水平,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下能够改善疫病防治现状,为畜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1动物疫病的特点

1.1类型多元化特点

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引进频率不断提高,但因缺少健全的监督管理方式,加上对疫病的预防措施不足,极易发生疫病感染。此外,由于动物疫病种类繁多,控制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要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各种疫病的鉴别与控制技巧进行熟练,以确保控制的成效。

1.2复合感染问题严重

在畜牧生产中,有些动物疫病防治困难,治疗效果差,很容易发生复发,而且还存在着多种疫病的混合感染,比如:在饲养期间,猪会同时受到3~5种病原体的联合感染,而且在发病后还会发生疫病、寄生虫病的并发,使得病情变得十分的复杂,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疫病的有效控制。

1.3变异速度快

一般来说,动物疫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并且很容易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了一些疫病的种类增多,比如:禽流感病毒、马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它们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种类,若不能迅速治愈、清除病毒,就会在一两年后暴发,有些地区还会出现常年流行。同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肾脏病变、呼吸道症状、生殖病变等,这些症状都是由病原菌中的病毒 S蛋白所表现出来的,以及致病病毒的血清多样性所造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病毒至少具有32种不同的血清型,并且彼此间还具有潜在的交叉感染危险,这也是造成家禽生产过程中疫病防治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及措施

2.1完善动物疫病防治方案

由于不同类型的动物疫病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防治工作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工作方案和计划,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整体工作效果。例如口蹄疫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导致的偶蹄类型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具有接触性传染和急性发作的特点,属于当前国际上对动物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疫病,偶蹄类动物在发生口蹄疫后,口腔黏膜和嘴唇、蹄部和乳房等部位,都可能会出现水泡或是溃烂的现象,12~36h左右破溃,局部有红色的糜烂面,体温快速升高,甚至能够达到42℃,育肥猪或是母猪发病后,有卧地不起的症状和无法站立的症状,哺乳期的母猪或是奶牛,乳房和乳头会有水泡,仔猪或是犊牛,可能有瘫软的现象,无法正常吸乳,严重的会有口流泡沫的现象,由于口腔溃烂,不能正常采食,身体消瘦的速度很快,此类疫病防治的过程中,也需要编制完善的防治计划和方案,其一,做好相应的免疫工作,完善免疫方案和计划,对于容易感染口蹄疫的动物,应注射两次到三次的免疫针,易感牲畜O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必须要保证免疫密度符合标准,提升免疫耳标的佩戴率;其二,为避免外来口蹄疫疫病的传播,偶蹄类动物养殖的地区需要合理设置免疫隔离带;其三,强化疫病的监测力度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力度,为合理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其四,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等,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科学进行屠宰场与活畜交易市场的监督,不可有病死牲畜加工的行为或是死因不明牲畜加工的行为,以免疫病传播;其五,制定饲养场防治和消毒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消毒活动,同时,制定紧急预案,一旦发现有口蹄疫的疫情,必须要快速进行处理,以免蔓延和传播。

2.2提升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因为动物流行病的控制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它对防疫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需求。若不能将这些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完全地运用起来,就会造成疫病的控制效率与水平下降,很难适应目前的工作需求。所以,有关方面必须要强化基层检测和疫病控制的队伍,提高疫病的控制成效。首先,为了缓解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应该注重招募工作,从社会上或者大学中聘请年轻的优秀人才,需要所雇佣的防疫人员具备完整的动物流行病方面的知识和防控技巧,可以很好地胜任每一项工作,并且有足够的精神参加各种动物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其次是要对防疫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技能培训,健全技术培训的计划和制度,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病例资料传送给防疫人员,让防疫人员能够获得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和演习,让防疫人员学会相关的技巧,从而根据动物流行病的特征和现实状况,对每一项工作都进行科学、高效地进行,从而提高对动物疫病的控制能力,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最后,做好防疫人员的工作,健全防疫人员的考评体系,对考评体系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设置,对每个防疫人员的工作贡献、工作效果和工作动力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考评的结果实行奖惩制度,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2.3强化疫病防治技术创新研发

由于动物疫病具有类型多元化和传染多元化的特点,如果不能保证防治技术的先进性,将会导致防治效果难以提升。因此,为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应重点强化各类防治技术的创新研发,其一,研究开发动物疫病的监测技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构建相应的监测网络系统,同时,推广疫病检测和监测的基础设施、研发现代化仪器设备和技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动物疫病的良好监测,为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提供准确依据;其二,研究开发现代化的动物疫病预防技术,为了能够提升整体的预防工作效果和水平,应按照疫病的发生特点和情况研发相应的技术,使疫病的防治效果有所提升,各类工作水平不断加强;其三,研究开发现代化的治疗技术,根据不同类型动物疫病的发病特点和严重程度,强化基层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以提升动物疫病的治愈率为目标,研发现代化的治疗技术,同时,研发相应的治疗药物,确保在技术和药物的支持下,能够有效进行动物疫病的治疗,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2.4完善疫病防治监管的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相关部门应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组织机构,有效完成各项监管任务,及时发现疫病防治的问题,提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从而进一步促使疫病防治效果的提高。首先,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组织机构,要求机构的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可以游刃有余完成监督任务。其次,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动态性跟踪监督的基本原则,准确监测各地区的动物疫病发生趋势、风险,按照监测的结果进行疫病防治的监督,一旦发现有疫病预防不及时或是治疗不及时的问题,就必须要严格进行处理,这样在合理开展监督工作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疫病防治的水平。

3结语

总之,近几年来,国内的畜禽疫情呈现出类型多样化、复合感染和快速扩散等特征,为了提高畜禽疫情的控制成效,有关方面应该制订完善的防治方案和计划,根据不同的疫病的发病特征和具体情况进行防治,并且要对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监管体系,加强各种科技的研究开发,保证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博.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11(1):48-51.

[2]朱佳典.动物常见疫病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14(5):51-52.

[3]周景华.动物疫病防治在草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22(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