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培训与教育模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3

水利工程安全培训与教育模式的研究

郑奎  雷先辉  何逸飞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电建绿建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14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为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必须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所有参与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为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需要开展水利工程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本文对水利工程安全培训与教育模式设计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水利工程安全培训与教育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培训;教育模式

    水利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既可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安全性,也能保障水资源充分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此,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技术,并且积极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通过教育,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实现全员、全方面、全过程管理。

一、水利工程安全培训与教育模式设计

(一)建立安全培训模式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既要树立安全思想,也要掌握安全生产相关技术方法,提升所有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事故伤害,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法律规范,建立详细的安全培训模式[1]。可以将柯氏四级评估模型、PDCA持续改进理论作为构建依据,针对安全培训模式进行全面流程改造,切实保障安全培训效果。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应该从需求出发,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且设置多元化的培训内容,使培训与教育模式可以持续改进和优化。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政府主管部门、监理单位等机构负责监督管理,由内而外并且自上而下地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充分利用各项安全生产投入资源,实现培训与教育目标。

(二)安全培训模块与内容

为确保培训效果,需要结合实际设计合理的安全培训内容。首先,明确安全培训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掌握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理论;第二,掌握岗位工作内容,可以准确辨识工作场所中的各类危险源;第三,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可以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2]。在落实安全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具体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合理分析各个施工阶段的要求、特点与工作内容,确定具体的培训对象,分析培训人员所在岗位、所属工种、入场时间等信息,然后综合分析项目风险,采取有效的隐患排查措施,进行多元化需求分析,然后设置培训内容,确保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例如,针对高空作业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对象所属工种为高处作业工种,需要掌握高空作业相关操作方法与安全规范。以此为基础设计培训内容,包括岗位基本安全培训和危险源辨识两方面内容。前者包括各类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相关规范,主要构造内容以及安全要求,包括脚手架、模板等等。重点进行脚手架相关内容培训,包括搭设方式、材料安全荷载、使用标准、报废标准等等;后者针对脚手架等设施进行分析,辨识搭设稳定性、受力能力等等。识别脚手板探头、安全网等设施的危险源,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3]。此外,还要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如果发生脚手架失稳等紧急情况,应该迅速做出判断,并根据安全规范第一时间进行撤离和防护。在交叉作业环节中,针对物体打击、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式以及逃生方式进行培训教学。

在安全培训落实方面,应该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同时选择优秀的培训讲师,采取分类授课的方式,确保培训效果。参建单位应该结合工程规模、建设目标、建设特点以及常见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综合对比各类培训方式,选择灵活性高且适用各种岗位工种的培训方式[4]。根据作业人员培训遗忘曲线理论进行分析,对工期、进度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确保培训时间安排合理,然后结合具体的工种与需求,对培训种类进行划分,实现层次化的培训与教育。

为促进安全培训不断优化,还要对培训交过进行综合评估。在行为层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将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作为重要指标。安全培训结合现场风险管控工作,实现量化考核、直观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充分了解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使培训内容得到有效调整。此外,通过培训提升风险辨识、控制的能力,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落地,使安全标准化建设顺利实现,有效解决各项安全生产问题。

二、水利工程安全与教育模式优化策略

(一)提高重视,强化培训教育

    对于水利工程参建单位来说,不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全面普及安全知识与技术,全面提升安全意识。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领导组具有权威地位,应该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只有领导组重视安全培训与教育,才能获得足够的经费与资源支持

[5]。所以,领导层必须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并参与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建立专门的培训班,鼓励各岗位员工有序参与培训,确保培训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彰显“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教育提升安全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效果,为实现柔性化安全管理奠定基础。因为单纯依靠规范要求的约束,很难真正提升安全管理效果,所以要从提升员工自觉性入手,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同时也要完善安全设备,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6]。可以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干部组织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既要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落实,也要关注员工培训情况,做好培训评估与反馈,及时进行培训与教育模式的调整。重点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因为这些人员从事的作业风险较高,如果安全防护不到位,会直接威胁生命财产。所以,针对特种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全面、详细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包括安全取证、复审再教等等。可以采用技能擂台、安全演习、导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方式,有效提升各个岗位、各类工种的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

(二)发挥作用,提升素质能力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单位文明程度有关,如果参建单位整体素质较高,可以营造文明、有序的作业环境,则生产安全有所保障。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安全培训与教育的作用,全面提升所有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使其可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落实工作。通过培训与教育的方式,促进各类安全知识与规范的宣传,开展安全演习活动,使员工掌握各类安全技能,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利工程参建单位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开展《爆破安全规程》宣传教育活动,针对爆破品的管理与使用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对炸药库进行严格管理,设置住炸药保管人员,并且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在爆破开始之前,危险区设置边界标志,同时安插监控岗哨。通过相关规范的教育宣传以及各项安全措施的全面落实,提升安全防护效果,同时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中,营造“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应该从根源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约束和教育。重点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结合员工实际表现,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以此提升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培训与教育工作,构建有效的奖罚机制。针对培训成绩好、表现好的员工,予以相应的奖励[7]。如果员工出现违规操作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达到激励和约束并存的效果。在提升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强化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全面落实安全考核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基本原则,对技术不规范、素质不过关的员工进行筛除,构建专业、优秀的工作团队,全面确保生产安全。

(三)展望未来,促进完善发展

为适应全新的发展趋势,应该结合水利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更加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培训教育机制。根据该指导意见可知,我国水利一张图在进一步升级扩展,基础数据统一、监测数据汇集、二三维一体化等工作全面推进,建设多专业模型标准,包括水环境、水资源、水土保持等等,使接口更加规范、部署更加合理,提供结构化、自学习、自由化的知识平台,使知识学习、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由此可见,智慧水利建设的脚步在不断加快。根据这个发展趋势,采取更加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方式十分重要。

首先,要健全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和建设要求,明确安全培训与教育内容、环节和规范。在制度中,详细说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内容以及管理、考核等要求。参建单位需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确保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充分了解,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操作技能。参建单位每年都要开展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通过考试确认各岗位人员是否符合要求,并且在档案中记录培训情况,如果考核结果不合格,则不能上岗工作。根据培训教育需求,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费用、场地、教材等资源充足,根据计划推进培训教育工作,建立专门的记录表、台账与档案。

其次,紧抓发展机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工程项目特点,构建自主化在线安全培训系统,利用大数据、AI、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培训、考核、评估等功能一体化。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潜藏较大的风险,同时会产出各类数据信息。可以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文件、标准等内容,生成在线培训基础课程,运用VR、AR等技术手段,生成交互式虚拟三维空间环境,对安全操作、风险辨识等培训内容进行模拟演练,以此提升培训教育的效果。可以对各个施工与运营环节进行实时仿真,分析重点事件节点的参与人员、机具材料等信息,预判潜在的风险隐患,然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建立知识平台与数字孪生工程,全面革新水利工程安全培训模式,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培训与教育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应急措施,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为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措施。结合工程特点与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与教育计划,明确具体的培训与教育目标和内容,并且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林娜,张奎俊,王冬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模式优化[J].山东水利,2022(08):70-71.

[2]丁宪政,徐小勇.水利工程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研究[J].居业,2022(02):171-173.

[3]叶国平.监理企业开展水利安全监督咨询服务实践与思考[J].建设监理,2022(02):42-44+48.

[4]叶国平.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隐患与对策[J].建筑安全,2021,36(09):26-30.

[5]朱玉春.水利水电工程本质安全化建设[J].河北农机,2021(04):17-18.

[6]方凌.人力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1(03):94-96.

[7]冯贺华.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0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