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如何安全服药 教您如何吃药

/ 2

老年患者如何安全服药 教您如何吃药

温朝霞    通讯作者:罗天惠

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   重庆永川402160

老年人用药安全涉及到年龄、健康状况、药物种类和剂量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年龄增大,各项身体机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治疗时间长、药物服用种类多,会增加老年人发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针对当前老年人的用药情况,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减少药物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度,可以确保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1.老年人用药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老年人由于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对治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均会受此影响,使老年人在药物服用后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增加药物互相作用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肝脏功能也有所下降,在对药物进行代谢和排泄时能力减弱,因而增加药物在患者体内储蓄,导致副作用风险增加。其次,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所服用的药物种类也较多,其药物的互相作用和副作用,都会影响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很多老年人所患疾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长期服用也会让其副作用风险增加。另外,老年人存在用药安全性还与其药物依从性差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人大多存在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问题,因此、对各种药物及服用方式易出现漏服错服的情况,加之对药物的副作用不够了解,均会增加老年人的用药风险。

治疗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服用时能够对疾病起到积极的防治效果,如果不能正确服用,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加重病情,影响身体健康。

2.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干预措施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安全用药指南,合理正确的用药,关系着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有其特殊性,在用药时应更加谨慎,并通过多种方式以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意识。医护人员在患者到院就诊时抑郁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对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记录,在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用药需求后再开具处方。当药物开具后,医护人员应详细向老年人及其家属介绍药物的治疗效果,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可将具体注意事项制作成健康宣传单的形式,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确保能够正确使用药物:(1)老年人应详细了解各种药物的治疗目的,并树立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糖等指标情况的意识。定期根据医生嘱咐到医院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进行检测,不仅能够让医生对其治疗效果有详细的了解,对治疗效果作出评判以调整后续治疗方案,还能够对其身体所出现的药物副作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进行干预降低药物安全风险。

(2)年人服用的药物服用时间主要是在晨起、餐前、餐中以及空腹服药,在正确的时间服药,才能保证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化。如果发现药物漏服,漏服时间不超过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则可根据药物原服用剂量立刻补服,下次则在原时间服用药物即可。如果漏服时间已超过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则可以不再服用。服药物时切忌一次服用双倍剂量,不仅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还可能会直接引发药物中毒的情况。如果是补服降压、降糖类药物,服用后应及时关注血糖血压的变化。如果波动较大,即使超过补服时间也应立即补服,并顺延下次服药时间。

(3)各种治疗药物,都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发生风险。降糖药服用后可能会引发低血糖,老年人可时常在身边携带糖果或饼干,当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大量出汗等低血压症状时,则立即食用,以防发生更严重的后果。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针对症状轻微者,改善饮食结构来缓解并适当多补充水分;如果症状较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则应停止用药到院就医诊治。如果患者治疗药物中有阿司匹林,且需长期服用,则可能会发生胃肠道出血的情况。日常应加强对身体状况的观察,注意是否有斑点、牙龈出血、粪便颜色改变等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4)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不可随意改变药物的类型、剂量,或自行停止用药。老年人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对疾病的治疗认知度不够高,因此服药依从性较低,易出现擅自停用药物或改变剂量的情况。按医嘱用药是保证治疗效果实现的基础,也是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前提。在治疗期间如果身体出现其他反映有新的用药需求,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由医生经过专业的评估诊断后,告知老年人服药的详细信息,以免自行增减药物,导致药物互相作用发生。当治疗药物中有新药品,增加时也应时刻关注药物服用后的反应,出现任何不适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降低副作用对身体产生的危害。

(5)做好药品的储存保管。加强药品管理是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药品储存的方式通常主要包括温度、光照等方面:常温即是指温度处于10℃-30℃的环境;能处则是指2℃-10℃的环境多虚,储存于冰箱冷藏室;阴凉处则是指温度不超过20℃的环境;凉暗处是温度不超过20℃且避光的环境。针对需避光的药品,因使用不透明的容器包装。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长期服用的药物种类也很多,因此可准备专门的小药箱按照储存的要求分类整理药物,并在药箱外做好各类药物服用时间、剂量、次数的标记。同时,还应定期对药箱内的各种药物进行清理,以免服用过期变质药物,影响疗效,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另外,医生应定期对老年人的药品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药品管理中的问题。

总之,针对老年人的用药现状,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发生。同时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水平,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发生,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