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分层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护士能力提升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多元化的分层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护士能力提升中的效果

丁勤

泗阳医院急诊科, 江苏  泗阳  223700

摘要目的:讨论多元化的分层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护士能力提升中的效果。方法:对2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多元化的分层培训。对比护士在接受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以及医生、病人家属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士在接受多元化的分层培训后,在考核成绩方面明显优于接受培训前;同时在接受培训后,医生、病人家属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强于接受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会进行多元化的分层培训,可显著提升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的分层培训方法;急诊科护理;考核成绩;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护士若在交流、操作、理论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那么就很有可能引发护患冲突,导致护理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所以务必要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培训。而多元化的分层培训方法主要是根据护士的能力进行分层培训,可显著提升护士的护理水平。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20名接受了多元化分层培训的急诊科护士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2020年-2022年在职的2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研究,其中在2020年-2021年接受常规培训的护士被视作培训前,2021年-2022年接受多元化分层培训的护士被视作培训后。将护士分为N0、N1级、N2级、N3级、N4级,人数分别有1名、6名、9名3名和1名。护士年龄在26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7±5.76)岁。将护理岗位分为NO级、NO1级、NO2级、NO3级、NO4级。在每级接受完培训且考核达标后进入下一能级。

(二)方法

(1)构建分层培训小组

构建护士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和N3级护士3名。其中前者做组长,主要是对护士进行指导;N3级护士作为副主长,主要是制定分层培训方案和负责相关的考核工作。

(2)分层培训方案

按照各能级护士的实际状况创建多元化培训方案:a.N3级、N4级护士通过PPT对N1级、N2级护士讲解护理理论,在还未进行培训的时候让护士对理论知识进行预习,并在进行完培训以后布置作业,进而巩固培训效果。b.N4级护士分享所收集的文献、护理内容。【1】由N3级护士明确选题、查找所需要的文献,带动N1、N2级护士一起对文献和理论进行研讨,下课之后对学习进行评价。c.任N3级护士作为技能操作者组长,而成员由N1、N2所构成,每人对呼吸机、心电图等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同时打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组长对考核进行监管,通过纠错法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新。【2】d.由1名N3级护士、2名NO-N2级护士和2名医生打造逼真的急救情境,要求所有的护士均参与到情境模拟当中,以此提升护士的急救水平,并根据急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急救流程。e.让护士前往ICU、NICU等科室学习,从而加强急救水平。

(3)分层培训考核

对所有护士进行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考核,以掌握培训的效果。其中对NO级-N2级护士,主要是进行理论和急救流程方面的考核。而对N3级-N4级护士,则主要是进行理论和临床案例分析能力方面的考核。

(三)观察指标

(1)对比培训前后各能级护士的考核成绩。满分100分,80分-100分为成绩优异;60分-79分为及格;0分-59分为不及格。(2)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医生、病人家属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

(四)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0.0软件研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通过(±s)呈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呈现,行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

护士在接受多元化的分层培训后,在考核成绩方面明显强于接受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分)

项目

N1-N2(培训前)

N1-N2(培训后)

N3-N4(培训前)

N3-N4(培训前)

理论

78.24±6.64

86.72±5.16

81.05±5.09

84.95±4.82

技能

   82.16±5.50

90.32±3.90

89.16±3.42

92.16±2.41

(二)医生、病人家属和护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程度

(1)培训前,有30名医生满意护士的护理工作。培训后,有45名医生满意护士的护理工作;(2)护理前,有28名病人家属满意护士的护理工作。培训后,有46名病人家属满意护士的护理工作;(3)培训前,有12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表示满意。护理后,有22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表示满意。在接受培训后,医生、病人家属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强于接受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 讨论

由于急诊护士在学历和资历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导致急救护理效果始终不是很理想,这因此让病人家属和医生并不满意护士的护理工作,【3】所以务必要对护士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而过往的培训较为单一,同时不重视临床实践培训,而且也不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整个培训过于机械化,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的培训效果。而分层培训是对常规培训方式的一次升级,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以此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升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4】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护士在接受多元化的分层培训后,在考核成绩方面明显强于接受培训前;同时在接受培训后,医生、病人家属和护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接受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会进行多元化的分层培训,可显著提升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封秀琴,金静芬,等.临床护士分层培训年终考核资料的回顾性分析[J]. 护理与康复,2016,15(9):838-841.

[2]甘红霞,赵庆华.临床护士对工作任务重要性认知的层级差异性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2):101-103.

[3]王明弘,丛壮,童川.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护理本科人 才 培 养[J]. 中 国 卫 生 事 业 管 理 ,2019,36(10):777-780.

[4]杨珍,张宝珍,张敏,等 .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8):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