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5

贵阳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 412007

摘要:贵阳境域,西周至春秋属牂牁国地。战国初属夜郎国地。战国末小部分境域,属楚黔中郡地。秦灭楚后部分境域,属秦黔中郡地。作为旁邑及政区地名,历代各有称名。境域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关键词:筑;夜郎;牂柯;万寿;矩州;顺元;贵阳;地名源流

贵阳境域,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1)上古时属《禹贡》梁州、荆州之域。(2)西周至春秋属牂牁(牂柯、牂牱)国地。战国后属夜郎国地,今黔东南部分地属楚黔中郡地。秦攻取楚黔中郡后,境域大扩,今贵阳市东及黔东南等地,属秦黔中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攻取南越后,今贵州黔南部分地属象郡。(3)

贵阳境域,作为旁邑、政区地名,历有筑、夜郎、牂牁、万寿、晋乐、矩州、贵州、顺元、金竹、程番、贵阳等称名。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繁杂。今择其要,作初步考释。

筑,亦名金竹、金筑,今贵阳简称。传为竹王之后族居之邑,与竹图腾崇拜密切相关。

其一,竹王传说,地志、国史有载。《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遯水。……长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4《后汉书·南蛮西南夹列传》亦有详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5)

传说并非历史,但历史传说,应有历史的影子或历史片段。由此据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推断:一是今贵阳市一带有以竹为图腾的濮、越部落,其酋长自立夜郎侯。部落以竹为氏,夜郎候号称竹王。二是汉武帝时期,夜郎王多同归附汉朝,“天子赐其王印绶”。西汉末汉成帝(前51-前7年),夜郎王兴与钩町侯禹、漏卧侯俞,互相争战,又不服调解,被新任牂柯郡太守陈立杀之。其妻与儿子纠合22邑反叛,被内乱酋首斩杀,自此延续近400年的夜郎国灭亡。三是汉昭帝时(前94-前74年),吴霸为牂柯郡太守,表封夜郎王三子为侯。三侯王死后,朝迋允许“配食其父”,在今贵阳市城区建有竹王祠并植竹护竹,且东汉至两晋时建有竹王三郎神庙,让人供祭!四是明代学者王阳明有诗曰:“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王自日边来。”甲秀楼有名联曰“丞相祠前一川静,竹王城外此楼高”。今贵阳市海关大楼附近原有竹王祠。五是秦置夜郎县,秦亡后夜郎县等地,又复为故侯国为夷濮所据。西晋时复置夜郎县。据学者考证,其地在今贵阳市西南一带,即今贵阳市花溪区一带。

其二,金筑府首邑在今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一带。《中国土司制度》《贵阳府志》载:金筑金氏,自谓夜郎竹王之胄也。“竹王既灭,吴霸表封其三子为候,以慰夷濮,其一为金竹候,世守其土,久之为金氏。”又据《元史·本纪》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金竹寨主埽闾(扫闾)等所部百二十五寨内附。6

据《中国土司制度》考订,金筑土司传十二代,其辖地据《明史·贵州地理考释》:“广顺州来源于金筑安抚司地,明广顺的辖地甚广。”大致包括今贵阳市花溪区西部各乡镇,长顺县全境及惠水县北部甲腊冲等村寨,还代管当时暂无行政机构的“麻山地区”,包括今紫云县东南部、罗甸县西北部。由此可知,金筑安抚司原驻地在今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一带。元初才迁徙今长顺县广顺镇一带。元、明至清末,广顺镇一带,历为各代土司州府驻地。

由此推断,今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一带,实为先秦时金竹氏族群驻邑之地。

其三,今贵阳老城区当为竹王边邑之地。金竹得名,与竹文化有依源关系。筑,古乐器,古同築。战国两汉时多简化为筑。(7)《战国策·燕策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史记·高祖本纪》:“酒酣,高祖击筑。”《说文·竹部》:“筑,以竹曲,五弘之乐也。”陈旸《乐书》:“筑之为器,大抵类琴,其劲细,其肩圆。以竹鼓之,如击琴。”战国时出土文物证实:古筑有五弦。东汉有二十一弦,至宋代有十三弦,后逐渐消失。筑,因声调沉郁悲怆,后人谓之“悲壮”之乐器。

春秋战国时,今贵阳一带多山岗少平地,土地肥沃,多产大竹。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年),据《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熊通“始开濮地而有之”,原居在今湖北江汉流域及湖南沅澧流域的濮人部落,纷纷西迁今云贵高原山区。战国初一支以竹图腾之濮人部落,在今贵州中东南部,逐渐兴起,析削牂牁侯国,建立以濮、苗人为主体的夜郎国。

竹王首邑,依《后汉书·南蛮西南夹列传》所载,以及《说文·水部》:“水,出牂牁故且兰,东北入江。从水,元声。”《水经注·沅水》:“沅水出牂牁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城县,为沅水,东过无阳县。”很可能在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我在《沅江地名源流考》中亦有相关考述。其后裔建立夜郎国,其都邑迁徙它处。

夜郎国都邑,一是传为在今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一带。二是考古文物初证在赫章县可乐乡一带,亦说在遵义县高坪镇一带。三是传为在湖南省沅陵县太常乡窑头村一带。夜郎国都城,究竟在何处?定于一尊,恐怕不合实情。在战国至西汉末,在战乱中夜郎国都邑,多次迁徙可能性极大。但夜郎国中心地带在贵州,为官方及学术界公认。

夜郎国边邑重镇,极可能在今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镇一带。后有分支又迁居今贵阳市老城区,善以大竹制作乐器“筑”,销往各地,以换取物品消费。两汉时据传亦谓有竹王,建有城邑(边邑),简称竹城。后竹城转音为筑城,以纪念竹王创业之功。

其四,金竹寨金竹金氏,是黔中苗族中最早的一支。(8)当与战国末楚将庄蹻拓展黔、滇有关。据康熙《金氏家谱》序所载,其时距始祖竹王迁徙夜郎国有1800余年。楚将庄蹻(前279年)率军溯沅水入夜郎灭且兰侯国,改号牂牁,并置且兰驻军邑(治今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即故且兰),这刚好与《金氏家谱》序所载,在时间节点上刚好吻合。以上在《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皆有载。近代贵州黄平县出土商周文物证实:庄蹻率军入黔、滇当为史实。

明万历《贵阳通志》载:“五代时楚王马殷遣八姓帅率邕管柳州兵讨两江溪洞至此,留军戍之,遂各分据有,号八番。”“元至元十九年,诏降夷八番金竹百余寨三万四千余户,悉为郡县,置顺元路金筑府贵州以统之,总隶于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9)至此“金筑府贵州”(即今贵阳),始载地方志。明代郭子章《黔记》也有此载。

我们认为:以上是随楚将庄蹻入黔的濮人、苗人族居此地后,成为黔中苗民后与八番中苗人融合的结果,元、明时苗民首领成为金筑府上层人物。有学者从文献所载该土司各代任安抚的人名、辖地、民族成份,以及《金氏家谱》等综合考证,最终认定金筑安抚司家族是苗族。(10)

综上所述,战国初故且兰,当为竹王首邑。其后裔建立夜郎国,其都邑迁徙长顺县广顺镇。后且兰侯国首邑,在今贵阳市黄平县旧州镇一带。战国中末之交,受楚国“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年)影响,夜郎国邑,极可能迁至贵阳市花溪区清溪街道办事处桐木岭一带,竹王后裔以竹为图腾,并以金竹、金筑称名于世。其中竹王族裔一支,约在战国末迁徙于今贵阳市古城区贵山一带,以植竹护竹善制筑乐器而闻于世,号为“筑”。这可能是贵阳市简称为“筑”的理据由来。

秦灭楚黔中郡,置秦黔中郡。清代学者考证,在今贵州置有镡成(今湖南通道县、贵州黎平县一带)、毋敛(今独山县一带)、且兰(今黄平县一带)、夜郎(今安顺、贵阳一带)、汉阳(今赫章县一带)、鄨(今遵义市东)。秦末全国大乱,夜郎地区又复故侯国地,各自称雄。《史记》《汉书》载:“汉兴,遂不宾”。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奉令晓喻夜郎君长,约为置吏。《华阳国志》载:汉元光五年(前130年),置为犍为郡,治今遵义市西或娄山关。元朔三年(前126年),又置南夷、夜郎(亦说置且兰、夜郎两县)一都尉。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夷置牂牁郡,郡治故且兰(今黄平旧州镇)。《汉书·地理志》载:牂牁郡领17县,其中有且兰、鄨、平夷、谈指、夜郎、毋敛等5县,(11)均在今贵州省境内。

贵州考古学界据出土文物初步认定:汉夜郎县治约在今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或贵阳市清镇区一带。西秀区宁谷镇,很可能亦为两汉牂牁(祥柯)郡治驻地。12夜郎都尉,治原古牂牁国都旁邑即今安顺市关岭县城一带。

西汉牂牁郡名,当是古牂柯国移借地名。  

牂牁,作为古国地名,首载于春秋《管子·小匡篇》。据传得名于周武王灭商纣王因功封侯国之时。在《长顺地名源流考》中,我从文献索源、境域范围、国名由来、建置沿革,作了初步考述。13此不赘述。

蜀汉建兴三年(前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沿袭汉制在今贵州仍置牂牁郡。西晋析牂牁郡置夜郎、平夷二县。牂牁郡内附郭万寿县。清代学者洪亮吉(1746-1809年)与莫与俦(1763-1841年,今贵州独山县人),均认为万寿县治今贵阳市古城区;亦有学者认为,万    寿县治在贵州瓮安县南。万寿县具体治何处,有待进一步考证。

万寿,何以为名?

万寿,西晋县名。万,字出甲骨文,字形如蝎状,其构形不明。有学者释为掌管舞乐之官,因人多有乐舞助势,谓众多之意为万。《书·尧典》:“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左传·闵公元年》:“萬,盈数也。”可释为此义。寿,字出《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可释为寿命长久之义。万寿,长久寿命。

万寿得名,当与诸葛亮于今贵州地施惠于民,密切相关。

据《三国志》载: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当年五月,诸葛亮率主力军“渡泸,深入不毛”。闻孟获为夷汉所服,乃“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汉晋春秋》)(14

贵州学者范同寿在《贵州历史笔记》中,对诸葛亮平南中,并旁及贵州军政事,作了详细考述。一是南中平定后,在贵州实行“夷汉分治”、实施“不留兵,不运粮”之策,缓和民族矛盾。二是继续重用当地夷师,让其归辖原地为主帅。三是马忠任蜀汉牂牁郡太守时,可能驻军今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一带(柴晓莲《贵阳市建制沿革细述》)。四是令留守人员传授百工技艺,帮助当地改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五是大力发展教育,提倡传播内地儒家文化。六是要求蜀汉官员,尽量不介入当地少数民族事务。七是促进巴蜀与南中地区的经济、货币交流。(《贵州通志·金石志》)。以上惠民政策的实施,深得夷汉族群赞许。至今贵州遗留的“诸葛营”“诸葛寨”“诸葛井”“诸葛碑”“诸葛庙”等,是对杰出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最好的纪念!

当然,西晋万寿县之设置,也与晋武帝(266-290年)在位初期,革新政治,发展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制,使人口大增,民生改善有较大关系,史称“太康之治”。15此后晋武帝怠惰政治,分封诸王,骄奢淫逸,终于引发“八王之乱”。但治政之初,肯定对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亦产生较大影响。晋初在今贵阳市老城区置万寿县治(亦说在贵州瓮安县银盏乡大房村古城遗址处),当是诸葛亮的惠民措施与西晋初晋武帝治政共同作用的结果。设万寿县,是希望这儿长治久安,故以“万寿”称名郡治附郭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析牂牁郡置夜郎郡、平夷郡,属宁州。南朝梁太宝年间(550-551年)后,诸郡悉为乌蛮、倮罗族即彝族所据有。其境内彝族首领各领其地,自据称雄,直至隋唐之交。

《新唐书·南蛮传》:唐武德三年(620年),改牂牁国为牂州,州治今贵州瓮安县草塘镇。《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矩州,治今贵阳市旧城区。此二州均为唐朝所置51个羁縻州。清代胡渭《禹贡锥指》云:唐宋羁縻州,简其政令,宽其赋敛,使不侵不叛而已,不设汉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矛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缓慢发展。但其辖域内的割据性、封建性、封闭性等,也是显而易见的。唐天宝三年(744年),因时局动荡战乱频发,矩州降为部落所控的小羁縻州。“每三二百户为州”,遂成边州,其首领封为刺史后可世袭。16

矩州,何以得名?

矩州,羁縻州地名。矩,方形。字出《荀子·不苟》:“五寸之矩,天下之方也。”杨倞注:“矩,正方之器也。”《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圆在上,大矩在下。”高诱注:“矩,方地也。”以上皆释为方形之意。州,先秦前之“州”,指广大地域,如《禹贡》中列“九州”之荆、扬二州等即是。西汉后始成政区地名,其时州行政长官,权力很大。但各朝管搳范围,各有差别。隋唐之后,以州辖县,成为宋、元、明、清县以上政区地名。

矩州得名,当与地形水系相关。地方文献载:矩州城地处长方形盆地之中,城南有河段曰四方河。清道光《贵阳府志》:“水方如矩,故名矩州。”明嘉靖《贵州图经》首载“四方河”地名。明万历郭子章《黔记·兵戎志》:“四方河哨,有官兵20名,民兵10名驻守。”

今考四方河为南明河入境内一段河流称名。此河段四方平顺,清流不断,故名。现有一布依族村寨居四方河前,其寨祖为明万厉年间由吉安府卢陵县迁入。此地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出过不少人物。

贵州,今贵阳市古称。清道光《贵阳府志》:“矩州治今贵阳府城,贵州为矩州之音转。”又云:“罗甸王之友属有普贵者,北据矩州,宋太祖初纳款,土人讹矩为贵,太祖因就其所称者为贵州之长,贵州之名于是启矣。”

以上说法值得商榷。贵州之名,可能为移借地名。

其一,唐贞观八年(634年),有贵州之称,在今广西贵港市。《新唐书卷四十三》载:“贵州怀泽郡,下。本南定州郁林郡,武德四年曰南尹州,贞观八年曰贵州,天宝元年更郡名。”(17)这表明贵州怀泽郡,取代了“贵州”政区地名。宋太祖赐名贵州,应是借唐贞观八年(638年)今广西贵港市“贵州”地名,赐名于矩州刺史普贵。这就为“贵州”政区地名的移借,创造了条件。

其二,矩州刺史归附宋朝,是赵匡胤赐矩州为“贵州”的根本动因。唐显庆六年(656年),当地谢氏起兵反叛,被朝廷平定后,矩州刺史谢法成,招尉土民7000余户内附,得朝廷嘉许。五代十国时期,乌蛮首领主色入侵矩州驱谢氏,毁其城邑,改称“黑羊箐”(彝语黑色美好之意)。《宋史》载:主色后退回黔西后,其子孙继管矩州事务,曾于宋乾德五年(976年)向朝廷纳贡,获宋太祖嘉奖。由此可见,无论少数民族首领谁主政矩州,归附朝廷是一贯的。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很大作用。

其三,学者范同寿对《赐普贵敕》研读后认为,宋太祖不会弄错“矩州”与“贵州”的区别。一是普贵入朝内附,见载于《大明一统志》等史籍,并附录《赐普贵敕》。这应是史实。二是从所记内容看,《赐普贵敕》一文,应在普贵朝见宋太祖之前,就颁给了普贵。三是在敕文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荒服”之语,但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载:“普贵纳土,太祖嘉之,封以王爵,命为矩州刺史。”这表明敕书是普贵入朝前颁发的。

其四,宋宣和元年(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今贵阳)。清康熙《贵州通志》云:“宣和元年,祐恭加贵州防御史。嘉定庚午(1210年),以宋普贵(疑为普贵子裔)升为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之名始见于此。”这表明宋太祖早就想把矩州,改为更高级别的政区地名,实现朝廷对更大“贵州”管辖的设想。因当时条件尚不完备,直至宋嘉定年间,才由他的子孙实现这一宏愿,足见赵匡胤之远见。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置顺元路宣慰司,领二十三长官司。二十九年改称八番顺元宣慰司,设都元帅府,归属时变,其辖有的长官司及州、县,时立时废,变更无常。3)6元帅府驻顺元城(宋代之贵州,今之贵阳),司治在今贵阳市南。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司治“谁楼,在治城内宣化坊北,即元故城北门之址,本朝拓城而北,楼废。”

顺元。政区地名亦为城名。顺元,是否为蒙古语汉译地名,不知;亦或以汉语命名的地名。

顺,依顺之义。字出何尊。《礼记·月令》:“以明好恶,顺彼远方。”郑玄注:“顺,犹服也。”《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释名·释言语》:“顺,循也。循其理也。”皆释为此义。元,首义。字出甲骨文,字形如人头状。《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杜预注:“元,首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头。”皆释为此义。顺元,当为顺从元首之意。

顺元得名,当与元代设土司制度密切相关。

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忽灭烈率军攻灭大理政权,着手将西南各民族置于其统治之下。全国统一后,在这些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在平定西南过程中,迫于蒙古军威势,今贵州各羁縻州望风而降。《元史·兀良合台传》载:蒙古贵族曾设想“以汉故事,以西南夷悉为郡县”,但无法实行。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罗氏鬼国主阿察内附,于是设置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治顺元城(今贵阳市老城区),辖今贵阳、龙里、开阳、修文、息烽、清镇、长顺等地,几乎包括今整个贵州全境。大概以上羁縻州归附元朝,颇为顺利,故设置元帅府及治所,均以“顺元”命名。

至元十六年(1279年),罗氏鬼国首领起兵反抗,元政府镇压失败,不得不“诏遣使招谕西南诸蛮部族酋长,能率所部归附者,官不失职,民不失业。”18并在当地设蛮夷官即土司。不久,在今贵州境内相继设置八番蛮夷官、顺元蛮夷官。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贵州宣慰司,十五年改土城为石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贵州宣慰司置程番府,属贵州布政司(省)。从此后贵州省及贵阳府建置,进一步完善,且各有称名。贵州省称名,当以宋初赵匡胤《赐普贵敕书》中“惟尔贵州,远在荒服”之“贵州”称名,与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矩州为贵州(今贵阳市)有些区别,不得不察。

贵阳,何以称名?

贵阳,当为府名。贵阳府,治今贵阳,以府治在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清乾隆《贵州通志》载:“在城北五里,一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新贵县。明崇祯四年(1631年),废贵州宣慰司。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又置贵筑县(今贵阳市城区)为贵阳府附郭;三十四年新贵县并入贵筑县。

民国2年(1913年),废贵阳府为贵阳县,治今贵阳市花溪区花溪镇,属黔中道。自此后,贵阳地名不改,归属随政区频更而调1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置贵阳市与贵阳专区,后者驻贵筑县城。1952年贵阳专区迁贵定县。1958年清镇、修文、息蜂、开阳三县划入贵阳市,代管清镇市。2012年置花溪、小河、观山湖3区。贵阳市现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境内地处贵州高原中部,山原、丘陵、盆地交错。气候温湿微凉而多雨。河溪众多。富有农产及特产。矿藏有煤、铝土、磷、铁、硅石、大理石、耐火黏土等。工业基础雄厚,尤以现代化交通、高速公路、大数据产业知名全国。交通便捷,通达四方省、市。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现代科研机构。名胜古迹有白黔灵、花溪、百花湖、香纸沟、渔洞峽等风景名胜区,有甲秀楼、文昌阁、来仙阁等古迹。

参考文献:

[1]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贵阳市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

[2](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之八十八[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3]贵阳志编纂委员会.贵阳志·建置志[M].贵阳:贵阳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2:2.

[4](晋)常璩著,任乃強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30.

[5](宋)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21.

[6](明)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205.

[7]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871.

[8]叶成勇.家族与民族之间:黔中通道上金竹金氏族属认同及其变迁探索——以《金氏家谱》为中心[J].地方文化研究,2013:(6).

[9]许先德,龙尚学主编.贵阳建置沿革[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38.

[10]何立高,罗康隆.金竹土司家族族属考[J].贵州文史丛刊,1987:(3).

[11](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84.

[12]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贵州省文史馆.秦汉时期:郡县制下的夜郎国、牂牁郡—《安顺城记》选篇【城前见】.[EB/OL].[2021-06-21].https//gzstv.com.

[13]彭雪开.长顺地名源流考[M].株洲: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内部文稿,2023:1-26.

(14)(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46-52.

(15)谢红生.贵阳地名源流[J].贵阳文史,2011:(6).

(16)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24.

(17)(明)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6.

(1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