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加延安引黄工程供水量保障延河水生态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关于增加延安引黄工程供水量保障延河水生态浅析

赵雄

延安市水务环保集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延河作为延安市的母亲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增大,生态基流保障程度低,致使延河水生态系统脆弱,枯水期河流水质不稳定。本文在分析延安市水资源、水生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调整延安市现有供水结构,改善延河水生态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延安引黄、延河、水生态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应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环境问题。尤其在干旱缺水地区,如何保障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水资源需求,是一项紧迫且艰巨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实施了相关重大水利工程,目的在于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保障区域的水生态平衡。其中,延安引黄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以其在供水量方面的增加为目标,为延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延安引黄工程的建设旨在通过引导黄河水源,增加延河流域的供水量,为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水资源。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将黄河水引入延河流域,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用水需求,还可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此举对于保护当地农业、生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引黄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技术难题,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更需要关注生态平衡的保护。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水源,既满足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环境,成为了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重要课题。因此,延安引黄工程不仅是水资源供给的工程,更是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1.流域概况

延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榆林市靖边县天赐湾镇,干流流经榆林、延安2市、4个县区,流域面积7725km2,干流全长286.9km。延河流域94.8%面积为延安辖区,延河干流连接安塞区、延安中心城区、延长县城12个重点城镇、重要产业园区,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0%,流域内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4%,经济总量占全市的33.3%,是延安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

延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2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为2.8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0.88亿m3,重复计算量为0.88亿m3。截至2020年底,延河流域共建成水库7座;引、提水工程749 处;浅层机井6835 眼,深层井959 眼;集雨工程30处;现状设计供水能力约16987万m3。主要引水工程为延安黄河引水工程,设计年引水量8799万m3

2.延河流域及延安市主城区供水情况

根据统计2020 年延河流域总供水量为9683.26 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7205.03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2196.23万m3;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282万m3。其中2020年延安市主城区生活用水量约2766万m3,其中王瑶水库供水约1276万m3,引黄工程东川水厂供水量约1500万m3。目前延安市引黄工程东川水厂最大日供水能力为6万m3,随着东川水厂二期扩建,最大日供水能力将达到12万m3,现状年引水能力最大仅为2077万m3,引黄工程完全满足主城区生活用水量。

3.延河流域生态流量情况

根据《陕西省延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规定,延河控制断面为新窑湾、天尽头断面。新窑湾、天尽头断面最小生态流量分别为0.25m3/s、0.87m3/s,满足保证率90%要求。依据《陕西省延河健康评价》分析,2002年至今除个别丰水年份外,延安站4~9月最小日均流量仅为多年平均的2%,日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较低。

4.延河流域水质状况

延河干流共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共计13个,排放水质均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标准。根据统计2021年延河干流延安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70000m3/d,年处理量2634万m3;姚店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50000m3/d,年处理量868万m3;年实际排放能力为10.33万m3/d,日均排放流量为1.19m3/s。(这个数据我不知道)结合2020年甘谷驿站水文资料分析,延河甘谷驿站全年平均流量5.74m3/s,最枯月流量为1月,;月平均流量2.04m3/s,从数据可以看出最枯月1月枯水期延河干流净污比大于1:1,造成枯水期水质不稳定。

5.相关措施

根据现状分析,延河流域水生态脆弱、水质不稳定的核心问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的,尤其在枯水期延河干流净污比大于1:1,即使现有污水厂全部达到准IV类标准,也与寺滩国控断面III类水水质目标有一定差距。随着现有污水处理厂全体提标改造完成,收集管网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环节提升水质难度极大,因此考虑通过对延安市城区水资源的的优化配置,减少延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强度,为延河干流预留更多生态水,改善延河生态环境,重现“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的盛景。

5.1进一步加大引黄工程供水量。延安市引黄年许可取水量为8977万m

3,自2020年运行以来,最大年取水量为2077万m3,与许可取水量差距较大。在近期沿线工业园区及相关产业暂未完全发展的前提下,城区供水具备完全由引黄工程供水的可行,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引黄工程沿线供水需求大的前提下,可结合白龙江引水共同支撑延安市主城区用水。加之黄河水质由于延河水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黄河水也符合人民群众吃好水的需求。

5.2加大政府引导补贴,鼓励相关企业使用黄河水

延安引黄工程目前引水量偏少,主要原因除沿线产业暂未完全按照规划发展外,供水成本过高也是制约延安市进一步加大引黄供水的动机。根据测算延安引黄处理后净水供水成本约9元,远高于王瑶水库供水成本4元。在缺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供水企业难以实现良性运转。在政府少量补贴的情况下,鼓励企业优先使用黄河水,即能保障供水企业的良好运转,每年可减少延河干流水资源开采量约1200万m3,能够有效改善延河干流河流生态环境,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5.3调整王瑶水库任务。

目前,延安市的供水主要依赖于王瑶水库以及引黄工程,这两大水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供水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水源的配置以满足未来的供水需求。在远期规划中,延安市考虑主要依靠引黄、白龙江和王瑶水库共同供水。尤其是在白龙江供水贯通后,将进一步扩大供水的范围和规模,为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更加充足的用水资源。为了更好地调配水资源,延安市还在考虑将王瑶水库的功能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延安市计划将王瑶水库从主要的供水水源调整为备用水源,以保障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在保障洪水防治的前提下,可以在枯水期通过王瑶水库的调节,提高延河生态基流的保障率。这样的调整有助于更好地平衡供水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供水不仅满足城市和农村的需求,还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5.4进一步加大现有再生水利用率。延河干流3个县区再生水利用率偏低,其中安塞、延长不足5%,主城区不足10%,与全国发达地区乃至陕西省内的西安等城市差距较大。通过进一步加大再生水的利用,既能节约水资源,减少沿线工业用水量,也能进一步减少污水排放量。

结论:经过对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主城区供水情况、生态基流满足程度及水质状况分析,得出目前延安市延河流域水生态脆弱、水质不稳定的核心问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的。在规划的延安市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引黄供水量、鼓励企业使用黄河水、调整王瑶水库使用功能及加大现有再生水利用率等措施,可减少延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强度,为延河干流预留更多的生态水,保障延河干流生态环境的稳定恢复,确保水质稳定达标,重现“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的胜景。

参考文献:

[1]张学弟,薛旋,刘茜等.延河延安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需水量及水资源保障分析[J].矿产勘查,2019,10(08):2113-2117.

[2]王晨阳,成晓龙,申超等.城市水生态修复工程生态需水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03):390-398.

[3]纪俊双.资源性缺水地区城市行洪河道生态修复目标和途径——以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J].河北水利,2021(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