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癫痫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癫痫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探讨

邓巧丽

南充市身心医院,6377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癫痫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2022年3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常规组(32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中,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实验组中,观察和比较组间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41.84±3.65)分、SAS评分(43.06±2.63)分相较于常规组要低(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6.88%)相比常规组(78.13%)要高(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负性情绪;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癫痫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癫痫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该疾病无法得到根治,因此患者容易因疾病反复发作、病程长等问题出现负性心理与情绪[1]。而负性情绪与癫痫发作有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改善患者负性兴趣也是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护理措施能够对维护患者病情起到辅助作用,但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不大,导致效果不理想[2]。因此,针对疾病性质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均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对癫痫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4例2022年3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常规组(32例),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区间为20-69岁,均值(42.36±6.58)岁。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8:14,年龄区间为21-70岁,均值(43.71±6.69)岁。组间基线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按照正确频率与剂量用药,告知患者癫痫发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日常自我护理方法等。

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容易出现的错误认知采取视频讲解及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解正确的疾病知识,包括癫痫治疗的现状、病发因素等,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负性情绪。②心理护理:通过观察患者行为表现评估患者心理实际状态,并通过深入交流充分掌握影响患者情绪与心理状态的因素,基于此采用鼓励、同类型成功案例讲解等针对性方式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可在与患者交流中引导患者发泄负性情绪,避免加重不良心理。③用药指导:除告知患者相关药物正确服用剂量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遵循医嘱正确用药对提高疾病控制有效性的积极作用与随意用药的不良影响,以此提高患者配合度。④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方面的禁忌,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用SDS、SAS量表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各项分值越低表明抑郁、焦虑程度越轻,护理效果的显著性越高。

护理满意度: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满意率=完全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用spss26.0,(IMG_256)表现计量资料,t检验,n(%)表现计数资料,x²检验。P<0.05说明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

组间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常规组的各项分值相对要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IMG_257,分)

组别

n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2

67.82±3.39

41.84±3.65

65.42±2.23

43.06±2.63

常规组

32

67.48±3.26

55.36±3.37

65.48±2.21

53.36±3.67

t

--

0.408

15.395

0.108

12.904

P

--

0.684

0.000

0.914

0.000

2.2对比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实验组要低,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完全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32

2165.63%

928.13%

13.13%

3196.88%

常规组

32

1753.13%

825.00%

721.88%

2578.13%

--

--

--

--

5.142

P

--

--

--

--

0.023

3讨论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是引发癫痫的主要原因,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癫痫在经过系统性的治疗后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最大限度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但部分患者容易因疾病因素及长期服用药物等因素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对其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有严重影响

[3]。因此,为避免疾病控制有效性受到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而降低,对患者实施高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组间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相近(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分值要更低(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组的数值要更低(P<0.05),原因分析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前通过对不同患者的身心需求及导致其产生负性情绪的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年龄、病情等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同时通过患者用药情况及疾病认知程度开展健康选教育用药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提高疾病控制有效性。此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结合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运动、日常自我护理方式等方面,对减少影响患者情绪与病情的因素有积极作用。

综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可获得理想效果,对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红, 张玲玲, 张小白. 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学龄期癫痫患儿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8):1105-1106.

[2]王建华. 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10):1816-1817.

[3]付丽丽.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成人癫痫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2, 19(19):126-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