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李玉荣

华池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庆阳  745600

摘要:在我国中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不仅要强化技术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应该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为此,要促进各类文化课程的普及推广,历史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在历史课程初步普及阶段,应该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尽快适应教学模式、接受教学内容。本文对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探究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希望对促进中职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

引言: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尤其在职业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专业教学的直观性,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所以,教师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求设计教学方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为历史课程教学普及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一、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在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保障设计的合理性。中职学生普遍文化课成绩较低,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方案、主题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充分彰显文化特色、职业教育特色[1]。中职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习比较主动,了解的课内外历史知识也比较多。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历史难以理解,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对历史知识了解较少。针对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先进生可以积累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后进生可以产生学习动力。历史教学可以融入中华文化,通过历史教学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与未来需要进入的职业领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二、中职学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分析教材,创设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材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后结合学生学情,制定完善、详尽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先查看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前的文化课成绩,了解学生的历史水平[2]。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电子问卷,利用计算机快速统计,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制定有层次的教学方案。此外,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诊断,包括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等能力。可以通过课程预习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信息化资源利用能力。

例如,在《秦的统治》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秦朝的资料,包括图片、文本、视频等等,以此检测学生自学能力。然后在正式教学前,可以提出与秦朝有关的问题,包括“秦的皇帝是谁?秦朝实施了哪些统一政策?”等等,通过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加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避免课程枯燥,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秦的统治》教学中,一些学生找到了秦朝地图、秦统一时间表、秦朝一统思维导图等资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料,为学生创设国家统一发展的情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秦朝统一的过程。

(二)制作微课,搭建平台

微课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也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作微课,同时搭建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途径[3]。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趣味性、简洁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以引入影视剧片段,也可以结合真实的新闻案例、社会热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分析社会现实,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和作用。

例如,在《隋唐时期的对外交流》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微课,重点讲解“与亚欧各国之间往来密切”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世界史内容,产生隋唐与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关系,使学生可以综合分析中外历史。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前的外交政策和外交环境,分析古往今来国家往来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原则,使学生可以以史为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深化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创新教学,丰富形式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以采用“互联网+历史教学”的模式,运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直播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历史知识。

例如,在《专题六:明至清中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慕课教学的方式。首先要明确这部分具体的课程小节,归纳每个小节的知识要点,准备丰富的历史资料,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做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加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应该保持平衡统一,如:教的目标是深化学生对这阶段历史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传授学生分析历史、运用史料的方式;学的目标就是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史,可以根据历史背景分析当时的社会危机,既可以解答试卷问题,也可以拓展分析。教师要做好资源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文本、素材、课件等学习资源,合理利用平台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尤其要发挥讨论区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积极的交流讨论,增加教学互动性,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开展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不仅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还要引入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文英.中职学校历史学科教育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11):212-214.

[2]马红霞.“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历史信息化教学的相关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1,23(22):220-221.

[3]孙继.高校历史课程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