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熊晓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产科病房,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与作用。方法:本研究的分析对象选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将其按双盲法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N=50)与人性化护理组(N=50),统计分析其护理后的相关各项指标。结果:护理后经统计,人性化护理组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服务态度、积极性;护理技巧、熟练度)、负性情绪水平(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使传统的产科护理更加全面和细致,关注产妇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期望,促进医院护理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护理质量

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对产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产科病房护理主要注重孕妇和新生儿的生理需求,如临床医疗、生活护理等。然而,仅仅满足生理需求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更注重护理过程中的人性化关怀和病情解释,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尊重、理解和关怀,以提高其整体的满意度。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成为医疗机构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论文将探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关键因素,旨在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研究的分析对象选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将其按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N=50),年龄范围为22~36岁,人均生育年龄为(23.15±2.57)岁,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比例为38:12;人性化护理组(N=50),年龄范围为22~35岁,人均生育年龄为(23.14±2.42)岁,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比例为37:13。本研究纳入的产妇与家属同意本次实验,排除了无法配合实验的产妇,两组产妇之间的基本数据没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在入院后的第一时间,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介绍产科病房的环境、科室医师和责任护士等情况,以建立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和技能的宣教,解答产妇的疑问并满足其合理需求。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协助产妇完成必要的产前检查,在分娩后,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如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产妇的康复。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严格检测和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和指标,以确保其恢复的正常和稳定。

对人性化护理组产妇,医护人员为其提供更温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和需求。1.产前干预: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图片、视频等方式向产妇介绍分娩前的护理内容和注意事项,增加对分娩过程的认知。带领产妇参观产房,让其熟悉环境和设施,建立良好的心理预设。鼓励家属参与分娩过程,提高他们的分娩知识和护理技能,同时陪伴和支持产妇,增加产妇的分娩信心。提供产妇营养指导,确保其有足够的体力,同时讲解不同分娩方式的优劣势,提高自然分娩率。2.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和消毒,合理调节温湿度,创造舒适的环境。控制病房内的噪音并限制进入病房的人数,保护产妇的隐私和休息环境。播放愉悦、轻松的音乐,适量增加绿色植物,营造安静、舒适和温馨的病房环境,帮助产妇放松心情。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从产妇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产妇建立密切联系,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情绪。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提供心理疏导,如深呼吸放松等,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给予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安慰,帮助产妇树立待产信心,并加强产妇家属的教导,提高协助护理能力,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在分娩后及时告知产妇家属母子平安,并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协助产妇家属参与护理工作。4.继续提高护理人员能力: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为产妇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培训,确保能够与产妇有效沟通,并给予科学解答。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供产妇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她们度过分娩期的身心挑战,促进母婴的健康和平安。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以下指标: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产妇负性情绪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SPSS22.0。计量资料:(x±s),检验:t;计数资料:[n(%)],检验:x2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

护理后经统计,人性化护理组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服务态度、积极性;护理技巧、熟练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

表1 两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表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服务积极性

护理技巧

护理熟练度

人性化护理组

50

24.15±3.22

27.33±3.42

24.33±2.58

23.14±2.03

常规护理组

50

16.32±3.14

17.41±3.14

19.45±2.71

19.47±2.03

T

-

8.1254

9.5214

7.1236

5.7423

P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产妇负性情绪水平比较

护理后经统计,人性化护理组的产妇负性情绪水平(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

表2 两组产妇负性情绪水平比较表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人性化护理组

50

69.42±3.19

44.11±2.01

71.24±3.43

43.26±1.98

常规护理组

50

69.81±3.46

52.31±1.94

71.03±3.67

54.41±2.31

T

-

0.2163

15.6482

0.2041

15.8246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满足产妇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她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提供更温馨、关怀的护理服务。这可以增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安心,形成良好的产妇体验。此外,护理人员可以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产妇积极参与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决策和合作。产妇感受到自己在照顾过程中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效果和产妇的安全。人性化护理强调个体化、综合化的护理方法,将产妇的需求和安全置于首位。通过对病房环境的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心理支持等措施,能够降低产妇的不良情绪和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分娩的顺利性和安全性。人性化护理不仅关注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还注重产后的护理指导和支持。通过给予产妇和家属相应的教育,帮助产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中适应和康复,确保母婴的健康,还鼓励家庭成员的陪伴和参与,加强家庭的亲密关系,为良好的母婴健康奠定基础。

综上,人性化护理值得在产科病房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宋贺,田雯汇,王春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1):3.

[2] 赵洁.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健康必读, 2019, 000(027):155-156.

[3] 佚名.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 2021年24期, 172页,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