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叶子 周龙旭 叶琳

龙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323700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7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组间用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冠心病;PCI术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类型,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在临床上,PCI术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术式的应用可有效进行患者阻塞冠状动脉的疏通,从能够促进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的纠正,对于冠心病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均有着重要的意义[1]。但是,PCI术施行后患者可能出现支架内血栓、冠脉急性闭塞等并发症,从而会对患者的预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故做好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的对症干预,对于其身体健康和预后质量的改善均有着重要的意义[2]。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7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别纳入35例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年龄区间46-72岁,平均年龄(58.52±6.71)岁,病程区间5-10年,平均病程(7.32±1.28)年,性别比例18:17。对照组:年龄区间46-73岁,平均年龄(58.67±6.72)岁,病程区间5-10年,平均病程(7.28±1.30)年,性别比例19:16。组间上述性别、年龄和病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1.1纳入标准

①患者成年,年龄≧18周岁;②能够正常同医护人员沟通交流;③首次接受PCI术,无既往PCI术史。

1.1.2排除标准

①合并存在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③急诊PCI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操作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术后积极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术后早期训练等,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术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连续干预3个月。

实验组则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护理人员组建格林干预小组,小组成员要统一接受格林模式护理内容培训,全面提升小组成员的专科护理能力。其次,小组成员要通过聊天交流的方式,评估PCI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并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其次,要予以患者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进行疾病发病机制、PCI作用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讲解。另外,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养花等方式,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告知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督促患者树立健康生活。再次,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其中包含被动床上关节活动、主动床上运动、术侧手部运动、下床站立、床边行走和床外行走等,每次锻炼15-20min/d,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然后,每日定时查房,评估患者身心状态的同时,通过自评、监督、反馈等方法,优化护理干预措施。最后,患者出院前护士要向其宣教遵医嘱用药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患者出院后护士则需要每月予以1次随访,通过随访全面加强患者的疾病认知,并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持续干预3个月。

1.3评定标准

应用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组间用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用药依从性评分:自制量表,十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用药依从性越高。

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调查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

并发症:包含支架内血栓、冠脉急性闭塞、支架脱落和造影剂外渗等。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结果

2.1组间用药依从性评分差异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组间用药依从性评分差异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用药依从性

实验组

35

7.35±1.51

对照组

35

5.76±1.33

t

-

4.6747

P

-

0.0000

2.2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要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

35

87.35±4.51

对照组

35

84.76±5.33

t

-

2.1946

P

-

0.0316

2.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结果

表3显示:实验组的支架内血栓、冠脉急性闭塞、支架脱落和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结果[n(%)]

组别

例数

支架内血栓

冠脉急性闭塞

支架脱落

造影剂外渗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35

0(0.00)

1(2.86)

0(0.00)

1(2.86)

2(5.71)

对照组

35

1(2.86)

2(5.71)

1(2.86)

4(11.43)

8(26.67)

x2

-

-

-

-

-

4.2000

P

-

-

-

-

-

0.0404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项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得出上述研究结果的原因在于:基于格林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通过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恢复质量和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并通过统一授课方式向患者宣教了PCI术的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促使患者能够更高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有助于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并能够促进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4]

综上所述,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婷婷,苏玲燕.基于格林模式指导的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6):2375-2380.

[2]王静.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2):163-166.

[3]文敏,陈业史,李俊宜,文晓慧,崔旭,何平平.格林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5):7-10.

[4]李扬.格林模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7):6-10.

课题:龙泉市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2022KJZ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