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黄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仙黄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效果观察

官发平

泸县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治疗中实施仙黄胶囊方案治疗的排石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采集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实施手术取石后存在结石残余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计算机随机分组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肾石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仙黄胶囊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UN、B-2m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治疗中实施仙黄胶囊方案治疗具备较高的排石有效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表达,有助于降低疾病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残余结石;仙黄胶囊

上尿路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其主要代指肾结石与输尿管上段结石,对于此类结石临床上的治疗方案较多,常见的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1]。但是目前临床上的手术均存在一定的概率出现结石清理不完全的情况,该情况与手术以及患者结石本身存在相关性,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2]。对于残余结石的处理,临床上则存在一定的争议,如果对患者展开二次手术则会扩大治疗损伤,而且容易引发并发症,但是一般药物治疗又难以满足患者的残余结石清理[3]。在近期有学者指明残余结石应用仙黄胶囊治疗具备有效性,为进一步明确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研究现尝试将其应用于临床,并与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采集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实施手术取石后存在结石残余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计算机随机分组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2-69周岁,男女比22:18,平均年龄(40.17±7.27)岁,女18例,残余结石直径5-13mm,均值(8.23±1.77)mm;对照组年龄23-65周岁,男女比24:16,平均年龄(40.85±7.31),结石直径5-14mm,均值(8.36±1.83)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趋近(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规则:①全部患者均符合上尿路结石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且均于术后诊断确诊;②患者结石直径≥5mm;③患者年龄≥18周岁,已成年。

排除规则:①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如卒中、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及其他重症疾病;②结石直径>20mm;③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尿源性脓毒血症;④妊娠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药肾石通冲剂(生产厂商:修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22021933),15g/次,冲服,2次/d,持续30d。

观察组予以仙黄胶囊(生产厂商:国药准字号:),0.8g/次,2次/d,持续30d。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患者的复诊信息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即疗后复诊时未见结石阴影,有效即复诊时患者的结石影显著降低,无效即结石影未见改变或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肾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即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UN)、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B-2m)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10(25.00)

22(55.00)

8(20.00)

32(80.00)

对照组

40

8(20.00)

15(37.50)

17(42.50)

23(57.50)

x2

4.713

P

0.030

2.2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肾功能指标

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UN、B-2m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比较(±s)(N=40)

组别(n)

ScR(μmol/L)

UN(μmol/L)

B-2m(μ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8.75±1.35

7.87±1.11

204.12±6.66

98.05±2.67

9.88±1.22

5.62±1.05

对照组

18.68±1.12

10.36±1.21

204.63±7.78

106.27±2.66

9.84±1.05

6.81±1.00

t

0.252

9.591

0.315

13.794

0.157

5.190

P

0.801

0.000

0.754

0.000

0.876

0.000

3.讨论

上尿路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属于临床上常见情况,其会给患者的恢复造成显著影响,首先是手术本身会形成尿路刺激,残余结石会阻碍术后你啊路的恢复,并且尿路结石还可能引发感染问题[4]。因此临床上认为≥5mm直径的结石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案是肾石通等利尿活血治疗,此类药物一般具备利尿化石、活血止痛功效,可改善患者不适,但是实际的排石效果较为一般,尤其是上尿路结石处于上段,容易出现结石移动但是未能完全排出的情况[5]。仙黄胶囊属于中成药,其是新式排石药物,主要成分为威灵仙、麻黄,该药物可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利尿通淋,具备一定的排石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其可缓解因为手术产生的尿道肿胀问题,以促进输尿管扩张,达到尽快排出结石,减少结石对于患者的生理损伤[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的肾功能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上尿路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中,采取仙黄胶囊可促进结石排出。

综上所述,上尿路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治疗中实施仙黄胶囊方案治疗具备较高的排石有效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表达,有助于降低疾病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艳云,龙启来,鲁继东,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上尿路残余结石的效果[J]. 中国临床医学,2022,29(4):654-658.

[2] 赵立云,吴凯,刘小卫. 托特罗定与坦索罗辛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放置双J管患者的下尿路症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4):103-104,107.

[3] 刘庆辉,张志超,姚丽,等. 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洛新用于上尿路结石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评价[J]. 中国药业,2023,32(2):97-100.

[4] 仇光平,黄霞,王芳. 中医药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残余结石伴尿路损伤47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6):389.

[5] 宋群,李卓,蒋颖. 仙黄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2):107-110.

[6] 丛博文,宿华威. 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治疗胆道探查后残余结石的临床应用进展[J]. 腹部外科,2022,35(4):299-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