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2

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

高小伟、陈龙、刘显明、方圆、钱林、芦镇鹏

甘肃金泥干法乙炔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乙炔气的生产方式中,电石与定量的雾化水充分接触发生反,当发生器检修完转入备用状态时,需要对乙炔发生器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本设计涉及乙炔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

关键词:乙炔发生器  充氮  立轴密封 

乙炔气的生产方式比较多,主要有电石法、氢类裂解法,裂解法制乙炔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影响,其利润空间比较小,在目前电石法任然占据主导地位,电石法中乙炔发生器是主要生产设备,乙炔发生器是能使水和电石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一定压力乙炔气体的装置,称为乙炔发生器。乙炔发生器按电石与水接触的方式不同分:盘式发生器、转笼发生器、复合发生器和搅拌式发生器四大类,其搅拌式发生器,主体结构是一个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能对物料进行强烈搅拌的圆筒密封容器,工作原理是将一定粒度的电石加入到发生器,

但是在强烈的搅拌条件下,电石与定量的雾化水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电石渣有除渣机带出,在发生器运行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乙炔气体就会立轴的转动顺着立轴溢出,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不方便更换填料;当发生器检修完转入备用状态时,需要对乙炔发生器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中控操作人员监视发生器压力,如果压力不稳需要告知岗位操作工现场调试直到压力稳定在范围内。

一、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的设计方案

本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包括乙炔发生器本体、充氮管道、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一顶部手阀、第二顶部手阀、第一底部手阀、第二底部手阀、安装座、立轴填料压盘、立轴盘根、调节阀和旁通球阀,乙炔发生器本体一侧的顶部设有充氮管道,充氮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的一端与乙炔发生器本体的顶端固定贯穿,第二分流管的一端与乙炔发生器本体的底端固定贯穿,充氮管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调节阀和旁通球阀。

二、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设计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设计通过设置的调节阀、旁通球阀、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配合,乙炔发生器本体内充装的是氮气,不需要岗位人员调解氮气压力,只要中控DCS柜通过调节阀来维持乙炔发生器本体压力在工艺参数之内即可,缩短了作业时间和人员的投入量,既保证了除现紧急状况时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同时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生产,避免了压力下降或过低时需要岗位人员打开手阀充氮,操作不当压力会时高时低不好掌控,浪费时间的情况。

2、本设计通过立轴填料压盘、立轴盘根的配合,当乙炔发生器本体正常运转时,通过设置的立轴填料压盘可以将立轴盘根均匀的压在立轴填料压盘周围,当立轴填料压盘磨损后只需要再轻轻压好立轴盘根即可,大大提高了立轴盘根的使用周期,避免了在运转一段时间由于立轴盘根磨损后出现乙炔气漏气的情况,需要班班巡视的情况,达到缩短作业时间和人员的投入量,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既保证了出现紧急状况时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同时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生产。

三、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的设计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设计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设计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设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设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设计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乙炔发生器本体;2、充氮管道;3、第一分流管;4、第二分流管;5、第一顶部手阀;6、第二顶部手阀;7、第一底部手阀;8、第二底部手阀;9、安装座;10、立轴填料压盘;11、立轴盘根;12、调节阀;13、旁通球阀。

四、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设计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设计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本设计提供了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乙炔发生器充氮及立轴密封装置,包括乙炔发生器本体1、充氮管道2、第一分流管3、第二分流管4、第一顶部手阀5、第二顶部手阀6、第一底部手阀7、第二底部手阀8、安装座9、立轴填料压盘10、立轴盘根11、调节阀12和旁通球阀13,乙炔发生器本体1一侧的顶部设有充氮管道2,充氮管道2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3和第二分流管4,第二分流管4的一端与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顶端固定贯穿,第二分流管4的一端与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底端固定贯穿,充氮管道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调节阀12和旁通球阀13,旁通球阀13位于调节阀12的一侧且与调节阀12相互靠近,调节阀12与外接DCS柜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阀12、旁通球阀13、第一分流管3和第二分流管4的配合,乙炔发生器本体1内充装的是氮气,不需要岗位人员调解氮气压力,只要中控DCS柜通过调节阀12来维持乙炔发生器本体1压力在工艺参数之内即可,缩短了作业时间和人员的投入量,既保证了除现紧急状况时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同时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生产,避免了压力下降或过低时需要岗位人员打开手阀充氮,操作不当压力会时高时低不好掌控,浪费时间的情况,第一分流管3上安装有第一顶部手阀5和第二顶部手阀6,第二顶部手阀6的位置靠近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第二分流管4上安装有第一底部手阀7和第二底部手阀8,第二底部手阀8的位置靠近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底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4所示,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立轴填料压盘10,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底端设有立轴盘根11,立轴盘根11与立轴填料压盘10的外壁相互挤压,立轴填料压盘10的形状为圆形,立轴填料压盘10位于乙炔发生器本体1底端的中部,通过立轴填料压盘10、立轴盘根11的配合,当乙炔发生器本体1正常运转时,通过设置的立轴填料压盘10可以将立轴盘根11均匀的压在立轴填料压盘10周围,当立轴填料压盘10磨损后只需要再轻轻压好立轴盘根11即可,大大提高了立轴盘根11的使用周期,避免了在运转一段时间由于立轴盘根磨损后出现乙炔气漏气的情况,需要班班巡视的情况,达到缩短作业时间和人员的投入量,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既保证了出现紧急状况时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同时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生产。

工作原理:从氮气总管引出充氮管道2,在充氮管道2上安装调节阀12,并在调节阀12旁边加装旁通球阀13,从调节阀12和旁通球阀13之后的乙炔发生器本体1分成两路管道,分别为第一分流管3和第二分流管4,第二分流管4安装第一底部手阀7和第二底部手阀8进入乙炔发生器本体1底部,第一分流管3安装第一顶部手阀5和第二顶部手阀6进入乙炔发生器本体1顶部,充氮管道2、第一分流管3与第二分流管4均为DN50型号的管道,调节阀12、旁通球阀13、第一顶部手阀5、第二顶部手阀6、第一底部手阀7和第二底部手阀8也均为DN50型号,立轴填料压盘10安装在乙炔发生器本体1上的立轴盘根11上面,将立轴盘根11均匀的压在立轴填料压盘10周围,立轴填料压盘10的形状为原型,当立轴填料压盘10磨损后只需要再轻轻压好立轴盘根11即可,大大提高了立轴盘根11的使用周期,将调节阀12与外接DCS柜电性连接后,不需要岗位人员调解氮气压力,只要中控主操通过调解充调节阀12来维持乙炔发生器本体1的压力在工艺参数之内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设计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设计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设计的原理,在不脱离本设计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设计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设计的范围内。本设计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