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光伏桩基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山地光伏桩基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代熙   代礼军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400000

[摘要]山地光伏电站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费用占电站总造价比例逐步上升,针对常规桩基设计与施工工艺材料消耗量大,机械使用要求高等问题,依托于贵州贞丰县挽澜窑上及长田下布克二期光伏电站项目,通过优化桩基设计,提出了变截面光伏微孔灌注桩设计方案,并研制出可安装于挖机上的挤压头,开发出挖机冲击挤压成孔的施工工艺,达到了施工过程高效、环保的良好效果,解决了桩基施工成本高的难题本成果适用于山地光伏电站建设领域,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字]光伏桩基预埋螺栓;挤压

1、前言

随着我国山地光伏电站数量增多,光伏组件的制造水平逐步提高,产品价格在整个电站造价中所占比例逐步降低,而其桩基施工仍延续传统工艺,造成桩基施工费用占电站造价比例逐步上升

常规光伏设计时,其桩基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为相同截面,其截面尺寸主要取决于光伏支架的底板尺寸与地质状况。由于光伏桩基受力不大,地下部分截面尺寸要求不高,但受光伏支架底板尺寸影响,为保证光伏支架底板顺利安装,往往造成桩基截面偏大,从而使混凝土用量增加,且钻孔施工难度加大

常规光伏桩基施工时,多采用潜孔钻冲击回转钻孔或重锤挤压成孔工艺,机械台班费偏高,且燃油消耗偏大。

本文依托于贵州贞丰县挽澜窑上及长田下布克二期光伏电站项目,通过技术创新,研究一种山地光伏桩基设计与施工新工艺。包括设计一种变截面光伏微孔灌注桩设计,以及研制一套可安装于挖机上的挤压头进行挤压成孔。

2、依托工程简介

挽澜窑上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装机容量50MW,长田下布克二期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装机容量30MW。两个项目均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境内,距离贞丰县政府约12km,场地共分为较大的5块,海拔高程在1470-1720m之间,主要坡度主要为北坡,坡度在25°左右,总占地面积约2500亩。两个项目合建1座110KV升压站,并通过6.28km单回110KV线路送出至对侧白蜡变电站。

本工程采用435Wp及440Wp光伏组件,合计24万块。每20块组件串联成1个组串,每300个组串合并为1个方阵,共计40个方阵。

每个组串由4根直线排列的φ300桩基作为基础,每个桩基顶部预埋M14×500的U型地脚螺栓2套,基础上安装光伏组件支架。桩基混凝土为C30,钢筋由6根φ10圆钢作为主筋,外箍φ6圆钢螺旋封闭。根据地质条件不同,桩基长度略有差别。当表面黏土厚度0.5m以内时,桩基嵌岩深度0.8m,整长1m;当表面黏土厚度0.5-1.1m时,桩基嵌岩深度1.3m,整长1.5m;当表面黏土厚度1.1m以上时,桩基地下部分深度1.6m,整长1.8m;设计结构使用年限25年,安全等级为三级。

3、桩基设计优化

3.1 桩基原始设计

根据设计方提出的第一版施工图,桩基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采用等截面灌注桩,截面尺寸φ300,地上部分200mm。

根据原始施工图,在成孔施工时,需要选用φ300钻头,已达到目前市场上常规潜孔钻钻孔能力极限,施工难度增加,对机械损耗加大。施工前对图纸进行审核,施工人员提出是否可以修改为等截面φ250桩基时,设计方认为光伏组件重量较轻,桩基承载力不大,地下部分截面尺寸要求不高。

但本工程光伏支架底板尺寸为250×250,若选用φ250桩基,在支架无法安装。为此需要对桩基尺寸进行设计优化。

3.2 桩基优化设计

设计一种变截面光伏微孔灌注桩,地下部分截面尺寸为φ250,地上部分截面尺寸为φ300。

使用变截面桩基,难点在于截面过渡部分处理。成孔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如果钢筋通长均按φ250截面设计,则造成顶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因此,顶部钢筋需按φ300截面进行设计。

根据优化方案,在施工现场与设计方进行沟通,获得了设计人员认可。

4、成孔机械研制

根据实际地质状况,光伏区分为三种地质类型:A类为纯土层地质结构、B类为上部土层+下部岩石结构、C类为纯岩石地质结构。对于B类与C类地质结构,由于纯粹的挤压成孔工艺无法实施,只能选择潜孔钻冲击回转钻孔。但对于A类地质结构,如果选择潜孔钻冲击回转钻孔或重锤挤压成孔,则施工成本偏高。

在A类地质结构中,我们研制一套可安装于挖机上的挤压头进行挤压成孔,利用挖机的冲击力进行成孔。挤压头的结构见图1:挤压头结构图。

图1:挤压头结构图

使用时,该挤压头安装于挖机破碎头内,将破碎头原有的破碎杆取消,安装本挤压头即可,挖机的操作与岩石破碎操作方法相同,各挖机司机均可熟练掌握相应技能。

5、经济技术对比

在桩基设计过程中,如采用原设计方案,单根桩基混凝土量为0.106m³,螺旋箍钢筋工程量为1.6785kg;使用变截面桩基优化设计后,单根桩基混凝土量为0.074m³,螺旋箍钢筋工程量为1.3339kg;贵州贞丰光伏工程共计4.8万根桩基,节约混凝土量1536m

³,节约钢筋16.54t。节约材料费57.54万元,节约钢筋混凝土施工人工费46万元,合计产生经济效益103.54万元。

在成孔工艺改进中,采用常规潜孔钻施工,机械台班费为140元/孔,使用320挖机成孔,机械台班费为40元/孔,且挖机比潜孔钻燃油消耗量降低40%左右。贵州贞丰光伏工程A类地质结构区域约1.2万根桩基,合计产生经济效益约120万元。

因此,通过山地光伏桩基设计与施工工艺优化,贵州贞丰光伏工程预计产生经济效益203.54万元。

6、结论

变截面光伏微孔灌注桩设计可行,施工操作简单,在常规等截面灌注桩基础上,施工工艺未发生变化,但材料用量极大降低。该设计方案不受光伏支架尺寸限制,既能够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又可满足光伏支架安装要求。

可安装于挖机上的挤压头研制成功后,直接以挖机代替潜孔钻作业,可用于纯土层地质结构中的桩基成孔,机械租赁价格降低,且节约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因此山地光伏桩基设计与施工工艺的优化达到了节约施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施工技术,该技术在贵州贞丰光伏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并可适用于所用山地光伏电站建设领域,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变截面钻孔灌注桩的计算与分析》湖南大学,程翔云,公路1989年第1期

[2] 《嵌岩变截面桩断面的选择与计算分析》贵州工业大学土建系,王小敏,刘玉等,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 《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工法与工程应用》延边大学工学院,张宏博,方光秀,南元,赵世范,山西建筑2017年第16期。

[4]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徐肖波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年第6期。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