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当前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研究

刘满仓

土默特左旗水务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100

摘要:现阶段,农村供水系统的建设已经变成了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农村地区能否达到高效、高质量的供水,直接影响着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推动大部分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为确保乡村居民的饮食安全,维护他们的生命健康,我们必须提升乡村供水设施的运营效率,充分利用乡村供水设施的功能,以此来解决乡村的发展问题。这篇文章的核心是根据我们的实践经历,开始就农村的人和牲畜的饮用水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接着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农村的人和牲口的饮用水项目的管理,期待这项研究能够为业界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

引言

在过去,农村地区的人们和牲畜通常依赖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或者接收自然降雨。然而,这些饮水方式往往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质存在问题,甚至可能使得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残留超过标准,对人类和牲畜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为确保乡村的餐饮卫生,我们的政府对乡村的饮用水安全项目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而且已经获得显著的进展。乡村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每个人都能使用自来水的目标,这极大的缓解了乡村饮用水的主要安全难题。

1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1水资源污染和比较短缺 

目前,农村的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饮用水的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质污染的根源多种多样,通常与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不恰当有关。比如,在农耕活动中,过度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累积并超出了限度。同时,这些化肥或农药会被雨水冲走,进入到地面或地下的水体,从而导致地面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量超出了限度。此外,在如牛、羊、猪等家畜的饲养业务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批的废水。许多农村地方的饲养者并未重视对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导致废水泛滥,给地表水带来了各种程度的破坏。

1.2现有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为没有进行长期的监督,农村的供水保障项目在施工阶段并未达标,这与本地的真实状态并不吻合,导致了该项目无法充分展现出它的功效。此外,一些地方为了获得项目和提升政绩,常常过于关注工程的建设,忽略了工程投入后的运营管理,导致整个项目的运营效率降低,一些设备在短期内就遭受破坏,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农村人畜供水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护责任机制

2.1.1执行农村饮用水的安全运营和维护职责。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执行方式,全面执行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以及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县级管理,是由县政府负责的核心职能,水利部门则负责对该项目的全面监督,而供水管理机构以及受益地的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则负责对该项目的日常管理。在这之中,村级管道以及相关设备的管理职责则是由受益地的乡镇和村民委员会来负责。对于由镇级及其以下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镇级负责主导,而镇级的水利管理站则负责行业的监督,同时,村级委员会也需要负责其运营管理[1]

2.1.2夯实运行管理责任。提升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营管理体系的服务水平,完善所有的管理规章,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营管理进行监控和引导,组织并制定供水紧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并对国家资产实施监控。主要任务是募集和运营维护资金,编写每年的水质检查方案,接收公众的来电和来访,对供应商的工作进行监控,确保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提供优秀的供应服务。

2.1.3落实村级管理责任。农村供水管理机构是负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运营的主要责任方,应该配备相关人员,进行水源的巡查和水质检测,以及供水设施的维护和修理,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冲突,并负责向用户提供满足水质和水量需求的供水服务,以确保供水的正常进行[2]。构建运营服务信息透明机制,公开水质、水价、水费的收支状况,并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构建了投诉、调查以及处理投诉的系统,以便能够迅速回应并解决用户提出的供水问题。

2.2健全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体制

2.2.1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改革。依据工程投资路径,明确国家、集体、社会法人和个人的投资比例,确定产权归属,实现“精确的权利、合理的权利、有效的权利赋予、充分的权利活动”。在保持工程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尽快构建具有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特征的管理方式,并推动以乡镇为基础设立供水企业或者实施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

2.2.2健全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并完善水质检测、计量收费、维护保养等各类管理规定,构建完备的安全生产系统,严格执行机电、净化水、消毒等设备的操作规则,以保证供水项目的安全运行。水供应管理机构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卫生许可证和员工健康证等必要的手续,建立用水户的账目,并制定紧急供水预案,以提升

服务水平和能力。

2.2.3强化供水设施保护。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供水企业需要明确其项目的管理与维护区域。同时,对于供水管道,必须进行阶梯式的设立,并在每一阶段都安装相应的标志性桩。严格禁止任何机构或者个人随意更改、损害或者占用供水系统,并且需要清晰地指出各级别的供水系统维护责任。增强对供水管道的检查,以便及时识别并阻止损坏或破坏管道的行为。如果农村的道路或其他基础设施需要进行新建或扩建,那么项目的建设者必须事先和供水管理部门达成一致,确定保护和迁移这些设备的策略。这些投资将被纳入项目的总投资中,而当地的镇政府则需要负责处理相关的协调事宜[3]。所有机构和个体都不能进行可能危害供水系统运作的行为,如果发生了供水系统的破坏,水利部门应该命令相关的机构或者个人停止违反规定的行为,如果因此产生了损失,必须明确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人涉嫌违法,应当按照法律进行处罚。

2.2.4规范水价筹集及使用。根据“补贴成本、保持微利、公正负担、适当使用、节约用水”的准则,我们需要对农村的饮水安全项目的水价进行适当的设定。我们将采取付费供水和测量收费的方式,而这些水费的收益将主要被用来支付电力、保养和管理人员的薪酬。每日的保养费用将以水费收益的5%来计算,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体可以利用这笔水费进行搭车收费。逐渐实施的城乡一体化项目中,基础水价与测量水价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两个主要的水价制度。

2.2.5服务体系。水务管理机构应当构建并优化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服务系统,公开服务电话,实施社会服务承诺,明确用户投诉路径,定期向用水者征询意见,水务管理机构应按照合同规定供水。如果由于建设项目或者维护等因素必须暂停供水,水供应机构应提前通知用户。如果自然灾害或供水工程遭遇不可预知的事故,导致无法提前通知用户,供水管理部门应在积极进行修复的同时,及时通知用户。对于需要更新或者改造供水设备的用户,他们需要向供水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一旦获得批准,供水管理部门将负责执行,而所产生的费用则由用水者承担。

2.3构建完善政策机制

2.3.1完善工程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制度。县人民政府需承担起执行乡镇饮水保障项目的运营和保养资金,这些资金将被纳入每年的财务计划中,采取独立的账目和计算方式。这些资金将主要投入到水源项目、建筑、供应设施、超过管道容量的维护和由于意外事件导致的项目破坏的恢复,绝对禁止被转移使用。

2.3.2落实优惠政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益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机构和个人,将继续享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优惠政策。工程用地需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选址,县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作为公益项目纳入当地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考虑,适当简化流程,以保证土地供应。

2.3.3加强技术培训。对供水管理人员的法规政策学习和技术培训,包括制水、维修、水质检测、净化、消毒等方面,我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强调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完成供水运行记录的填写。构建供水和用水的账目,整理费用发票、维护保养支出证明等资料,并妥善管理供水的文件资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和水利项目的规划和新型乡镇的构建紧密相连。现阶段,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饮水供应仍然存在许多显著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义务,并执行适当的策略,提升对于饮水安全项目的有效监督,真正地利用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功能,从而确保人畜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洪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及饮水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J].农民 致富之友,2013(5):186.

[2]  王恩生.当前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研究[J].农 业科技与信息,2017(19):20.

[3]  林国忠,林国华.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 [J].科技信息,2007(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