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赵琴琴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教育研究室   834100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出生后发展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这一转折点,幼儿能否获得健康的成长与他们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了解。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引文: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由于年龄小,因此,在环境的变化下,可能存在难以理解、不接受等情况。对此,一些教育衔接问题油然而生。作为小学教师,为了提供更好地教育,应加强有关方法的学习,明确一些问题的存在,以能够优化教育,提升幼小衔接段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才作出贡献。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教师培训不足。

在目前阶段,由于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当前小学教师和学前教育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特点进行区别对待,不同岗位的老师也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彼此的工作模式。这就势必导致大部分教师并不了解小学教育的规律,而小学教师也对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知之甚少。这些现状对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非常不利,由于学科目标、学习方式的不同,甚至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由于幼小衔接工作的前瞻性,要求这项工作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但当前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民办教育更是薄弱,加上缺乏相应的培训,幼小衔接工作问题较多。

问题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

由于教育观念的差异,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对幼小衔接存在片面认识,他们认为做好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的传递,像幼儿一样学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迭起,五六岁的孩子幼儿园放学后,还要去各种补习班学习英语、拼音、书法、周末学习各种兴趣班,或者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加入各种幼小衔接班,导致孩子苦不堪言。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观念落后、小学入学的“摸底考试”等,尽管部分教师觉得这样做不对,但为了幼儿园的生源、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不得不进行“小学化”学习。

问题3: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素养有限。

在目前阶段,很多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也逐渐认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是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多认识几个字、多算几道题,并没有将好品德、好习惯当做学习的重要内容。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哄孩子的,孩子年龄大了上了小学自然会知道怎么学习,因此从内心不重视幼小衔接教育。部分家长虽然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素养有限,生活环境有限,不能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加之社会缺乏科学育儿的培训,因此显得力不从心。

二、幼小衔接应对的策略

1、提高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认识度。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提高认识,强化幼儿的教育,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初期教学。一是对于园方而言,应在教育方法上入手,从整体幼儿园教育理念出发,提高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在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认识后,应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二是应针对小学模式的教育 ,培养幼儿规律意识,让幼儿明确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听讲,做一名文明的学生。树立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遵守上课的时间约定,成为优秀学员。此外,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而言,还应遵循孩子的天性,让幼儿快乐成长。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奖励方法,鼓励幼儿守规矩、懂礼貌,也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尽快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

2、重视明确幼小差异,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幼儿园要想幼小衔接能够合理的过渡,幼儿园可以渗透一些有利于幼儿升学之后的事情,如:幼儿在入小学之前,渗透规则意识,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竞选班级的纪律委员,让幼儿有责任感和一些规矩。在竞选中让幼儿知道这个名称的作用,让幼儿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知道这个名称带给自己的影响。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参观小学的活动,参观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学校的环境,进入小学教室观察已经步入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是如何学习的,都在学校做些什么,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步入小学的生活。做好幼小衔接,让幼儿园和小学合理的过渡后会使儿童更能接受、快速适应小学的生活。

3、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好传业授道解惑,要有足够的责任心、足够的耐心,多种方法指导幼儿、鼓励幼儿。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幼儿保持身心愉快。教师也应该多多学习自己的专业,把自己的专业丰富起来,不要把学到的知识浪费掉,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把知识合理的运用,把经验总结下来,不断的去探索知识并且能够帮助孩子获得知识。

4、改变家长观念,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家长在幼儿衔接阶段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在进行有效的衔接工作时,必须使家长对幼儿衔接的认识得到正确,并积极参与幼儿衔接的工作,小学老师也会与家长配合,通过邀请父母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吸引父母做好家长的工作,帮助儿童尽快过渡适应时期,也希望父母明确幼童时期与小学之间的差别,做好儿童衔接观念,在此期间,教师对儿童生活的照顾将比幼儿期相对减少,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接触也有所减少。

5、多措并举,转变教育理念。

幼儿园可以在幼小衔接的时间段里给幼儿讲一讲小学都会做什么,步入小学的时候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幼儿提前了解到小学,了解一些小学的知识点,让幼儿有一些准备,知道幼儿园同小学的衔接,以后就能更好的在小学度过六年的生活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取更多的知识,在玩游戏中学习知识,不枯燥乏味,会使幼儿更有兴趣,更愿意参加这些活动,尤其是比赛之类的活动,会更积极的参与其中。通过游戏调动儿童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让幼儿各方面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让幼儿快乐的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结语:

总的来说,幼小相互衔接,可以充分地保障不同的教育期间目标实现。因此,在开始有效的衔接时期,必须对幼小衔接内涵进行深入探索,积极解决幼儿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幼小衔接重要目标。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使幼儿能否适应新环境、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此,作为幼儿园机构、有关教师、家长等,一定要给予必要的重视,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加强有关解决策略的研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幼小衔接的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7):156-156.

[2] 李彩霞, 吴海燕. 浅谈农村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 000(005):P.43-44.

[3] 刘莎, 杨晶晶, 梁晶. 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