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问题研究

周文玉

东莞市东坑镇规划管理所  523449

摘要:城乡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促进城乡建设的关键手段,因此当前城乡规划管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下,为城乡规划提供相应的指导。本文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相应的实施策略,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问题;实施策略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更严格,更规范化,为城乡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城乡规划是对我国城市以及乡村土地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是城乡融合的关键,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城乡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资源压力大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城乡规划发展存在相应的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和实施进行优化。

一、国土空间与城乡规划的问题分析

(一)规划策略制定滞后

从我国当前的国土空间和城乡规划情况来看,规划政策的制定存在滞后问题。在规划政策的制定中,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变化情况采用动态管理方式,做好政策的调整,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从当前的国土空间和城乡规划情况来看,并没有保证政策改革的及时性,存在滞后的问题,导致政策无法结合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动态化发展特点,保证指导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无法满足相应的规划要求[1]。第一,国土空间和城乡规划政策制定中,在经济数据分析和制度获取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规划政策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无法了解经济和人口变动情况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但是由于数据收集和整理需要一定的资源,导致政策的制定难以及时获取相应的数据,造成政策滞后问题。第二,在政策的制定中缺乏灵活性,需要经过多层审批后才可以实施,在多层审批中会拖延时间,造成政策制定不及时。国土空间和城乡的规划需要对相关知识深刻理解,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容易造成政策不完善。此外,政策制定部门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在规划中涉及到的部门和利益方比较多,不同部门间难以形成信息共享。但是,各部门的利益和责任比较复杂,影响沟通效率,政策的制定难以协调。

(二)城乡规划落实不完善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落实不完善,城乡规划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编制科学的规范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精准研判,保证规划要素的全面性和周密性,促进城乡规划的高质量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城乡规划情况来看,规划单位大部分都不是本地单位,对本地情况的了解不充分,业务多,调研不全面等,导致区域规划不合理。无法针对地区的发展情况,摸清规划要求,做出系统思考和规划,完全是对技术和模板的生搬硬套。此外,规划的相关部门对规划单位过度依赖,缺乏对本地情况的分析,造成闭门造车的现象。导致后期的规划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三)城乡规划发展不均衡

从当前城乡规划情况来看,规划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挑战,容易呈现发展不对等的问题。第一,城乡规划建设中经济投入不均衡,城市当前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获得的经济资源更丰富,乡村的经济投入则明显滞后,影响乡村的产业和经济发展[2]。因此城市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发展速度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也会因为经济资源不足,导致发展滞后,而且在长时间发展中,这种不均衡的问题也会加重。第二,城乡规划中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城市规划中水电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比较完善,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则明显滞后,水电改革问题不平衡,交通不便捷。导致城乡居民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农村地区生活品质的提升。此外,城乡规划中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城市的医疗、教育等资源丰富,水平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则明显滞后,不利于农村资源的积累。

二、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策略

(一)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政策协调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政策的实施,需要多个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并做好对各部门间的协调,保证各部门间可以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保证政策措施的合理性,满足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城乡规划中,政府间的协调可以保证政策的落实。但是由于部分政府间的沟通不及时,导致政策制定不科学,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沟通途径,保证部门间沟通的顺畅性。各部门间的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造成信息壁垒和沟通障碍,影响政策传递和跟进。或者因为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利益协调不完善,或者部门间的规划和决策存在利益矛盾。为了促进政府部门间的沟通,政府可以构建共享信息模式,加强意见交流,促进各部门间形成合力作用。通过完善的协调机制构建,针对各部门明确各方责任,促进规划工作的高效发展。此外,形成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合作共赢。在具体的操作中,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沟通和协调方式。可以构建会议机制模式,通过定期开展跨部门会议,促进跨部门交流和信息共享。构建专门的沟通系统,协调各项事务,做好工作流程规划和责任分工,保证制度指定的科学性以及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性。

(二)促进国土空间与城乡规划的有效落实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引领性作用,需要注重对蓝图的绘制,促进城乡规划的协调发展,以及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结合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契机,做好对各项规划间的融合和衔接,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后期规划可以及时落地。规划编制中组织管理部门必须要具有主人翁精神,做好对规划编制的协调和把握,根据区域情况做好规划和编制。加强对区域家底的盘查,理清当前城乡发展思路和问题,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优化发展路径。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听取公众规划建议,保证规划成果符合区域发展需要,促进规划成果的有效落实[3]。此外,充分结合上级部门的指导,保证城乡规划编制的可行性,维护好规划的可持续性,避免出现盲目规划问题。

(三)保证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协调发展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城乡规划中需要从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优化,避免出现城乡冲突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下,构建协同发展理念,促进城乡间的协同发展。规划编制中要强调城乡统筹作用,优化城乡空间规划布局,促进城市与乡村间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形成资源的均衡发展和有效衔接。同时加强对城乡规划模式的规划,结合国土资源规划框架,促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在城乡规划编制中要考虑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实现城乡的综合、协调发展,避免环境负载过重。此外,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国土资源的知情权,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构建多元化的决策成果。在规划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先进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技术手段,保证规划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比如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图1)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进行空间评估。

图1 遥感技术国土资源数据收集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强调国土资源应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能够实现国土资源的创新和协调发展,优化城乡资源分配,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城乡规划管理中,可以通过民主参与和信息化等技术手段,促进城乡融合,保证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发展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丁妍. 刍议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 数字化用户,2023,29(31):154-156.

[2] 杜丽华. 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关系[J]. 工程技术发展,2022,3(6):52-54.

[3] 吴懿.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J]. 数字化用户,2021,27(1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