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

彭跃佳

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规划在此背景下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空间,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策略

引言

生态文明理念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相协调,城乡规划在此背景下应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推动产业布局的结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生态文明理念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应以此为指导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城乡空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优化和交通出行优化等方面的规划,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一、生态文明理念下城乡规划的特点

(一)生态优先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在此背景下将生态优先考虑。规划中注重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留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廊道,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二)有机融合

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规划应有机融合。规划中注重城乡空间布局的协调一致,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和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和人员流动。

(三)循环利用

生态文明理念追求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浪费,城乡规划应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绿色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广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处理等循环经济模式。

(四)绿色低碳

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城乡规划应推动绿色低碳建设。规划中注重绿化率和开放空间比例的提升,鼓励清洁能源利用和低碳交通方式,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五)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应以此为指导原则。规划中注重长期性和综合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策略

(一)生态保护策略

生态保护策略的核心是重视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廊道的保护。首先,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通过建立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和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水污染和水源枯竭。其次,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重点保护森林、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这可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来实现。这些保护区将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并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此外,农村生态空间的保留也是生态保护策略的重要方面。在城乡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和管理耕地、山林草场等农村生态空间,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推进生态保护,还需要加强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湿地重建等绿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碳汇、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土地治理和污染整治,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

(二)产城融合策略

产城融合策略的核心是促进村镇和城市的有机融合,打造以乡镇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副中心。在城乡规划中,要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互利共赢。首先,要发挥农村和城市的职能互补。在城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质量,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促进农业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和互动。同时,通过小城镇的打造和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共赢。其次,要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城乡规划中,特色小镇是实现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要利用村镇和乡村既有的文化资源、自然优势和人文特色,发掘特色小镇的潜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此外,要通过产城融合打造新型农业经济。在城乡规划中,可以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乡村经济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绿色低碳策略

绿色低碳策略是指在城乡规划中,通过采用清洁能源、鼓励低碳交通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以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实现城市绿色转型的战略举措。首先,在城市绿色转型中,应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这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其次,鼓励采用低碳交通方式是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方面。推广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能有效降低车辆尾气排放的碳排放量。此外,推广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处理技术也是实施绿色低碳策略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高效能源利用系统,提升建筑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加强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另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也是绿色低碳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公共服务策略

为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结合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策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农村电信、物流、金融、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可以通过扩大农村电信网络覆盖范围,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促进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此外,建设完善的物流系统,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和物资调配等问题。同样重要的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此外,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其次,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这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的建设。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修建宽敞平坦的道路,方便农民出行和物资运输。提供可靠的供水系统,确保农民有充足清洁的水资源。稳定供电和供气,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五)行政体制策略

结合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策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治理体系创新,是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联动协作的关键。为此,需要改进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地利用制度,以建立健全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并推进城市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加强城乡规划协调机制的建设。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城乡规划协调机制,促进城乡规划的统一性和协同性。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农村自治组织、城市规划部门等之间的密切合作,确保城乡规划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避免城市和农村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次,要完善城乡土地利用制度。在城乡土地利用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同时,要强化对土地使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可以探索灵活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结语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将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坚实基础,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王雷.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J].城市开发,2022(08):76-77.

[2]黎娅.试论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中华建设,2019(03):8

6-87.

[3]曹宇舒.基于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高新区,2

01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