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研究

陈明山

身份证号:342423198412012378

摘要:食物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保证食物安全的措施。最近几年,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物安全问题。因为在食品加工中,有许多工序,其中一个工序的缺陷,都会对整个产品的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某些食品生产商或加工者出于私利,忽略了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的监控,从而导致了对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担忧。在新时期,如何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总体水准与时效性,将风险的出现几率降到最低,保证我国食品的品质与安全,是我国食品产业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工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管理对策

1影响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的因素

1.1微生物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会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在食物的原料加工、产品生产、原料及产品的贮存及营销等过程中,由于处理方法的错误,食物会被各种微生物污染,比如细菌污染、病毒污染和霉菌污染等。由于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人们吃了这些细菌和细菌后会引起呕吐和腹泻,严重时会威胁到生命。

1.2原材料中的药物残留

为了预防疾病,促进牲畜的生长,饲养员往往会服用一些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日久而存,从而造成药物在牲畜中的积累。超过标准的动物制品,不仅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干扰激素分泌,还会对妇女及婴儿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引起遗传变异及发育异常。为了减少病虫害对农产品的危害,农民也会利用杀虫剂进行防治,但如果施用剂量过大,很容易导致农残含量过高,从而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品质构成威胁。

1.3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

食物添加剂可以增加食物的颜色和口感,还可以增加食物的货架寿命,是当今食物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的添加物,不仅会极大地损害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而且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1.4食品生产加工的不足

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产品的监督与执行,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产品经营管理模型,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2保障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的有效对策

2.1政策机制及相关制度的规范

2.1.1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并优化监管体制

首先,要从市场准入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并对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者进行严格的管理;其次,完善食品质量证明体系,对现行食品添加剂应用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其次,依据市场调查结果,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有关法规进行完善,并强化监管与执行,努力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改善产品的制造与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活,提供有力的体制保证;第三,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更多的质量、安全的检测和监督,对原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进行了更多的监控,对企业的生产加工状况进行了不定期的检查,对其生产加工状况进行了更多的规范。

2.1.2加快建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对当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本着严谨、严格的原则,有计划、有目标地构建起一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制,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进行专业的、实效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逐渐构建出一个多层次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对整个过程的控制机制进行健全,提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的主体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实时的、互动的交流平台,保证了所传达的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便于各个方面都能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应对,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也为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总体水平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3加强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完善管理控制体系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将食品安全责任制贯彻到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制定出一系列企业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完善并完善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控制系统。通过对检测指标内容及标准进行细化和规范,增加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力度,对食品添加剂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加强对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达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2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首先,要加强对餐饮业的认识。食品公司在注重经济效益的时候,更要考虑到食物的品质与安全性,利用公司的内部培训与教育,持续提升其雇员的食物与安全性。其次,加强大众对食物的了解,加强对食物的监管。以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增强人们的食物安全观念。在平时,我们提倡顾客在选购食物的时候,不仅要对商家的有关资质进行核实,而且要对食物的外包装以及产品的生产时间进行仔细的查看,尽量避免购买那些在外包装上有漏洞或者超过了有效期的食物。

2.3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运用推广

2.3.1化学比色技术

此技术具有高的检测效率,快速、直接、可视的特点,在农药和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相匹配的微量分析装置”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化学比色法的工作效率与精度。

2.3.2免疫检测技术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农兽药的残留量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其测定方式,可将其划分为免疫胶体金试纸法、免疫乳液试剂法和免疫酶法。该分析方法是利用免疫放大技术,将特异性的抗原与抗体进行分析,以达到对食物中某些组分进行分析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

2.3.3生物酶检测技术

它是一种基于ELISA法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将生物酶学与免疫检测技术相融合,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待测组分,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应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能测定某些物质的含量,或者是某些物质含量比较稳定的物质,而且测定的对象也比较局限。

2.3.4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

该技术还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分析手段,如:伏安分析,电化学传感器,电位分析,极谱分析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用于三聚氰胺检测方法。而在食物中,利用电极技术进行精确测定方面,利用电极技术可以得到更多的结果。

2.3.5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该技术包括基因探针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DNA重组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对目前环境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食物的品质与安全对于推动我国食物产业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既要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的保证,又要对食品的源头、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进行规范,增强民众的食品安全及风险防范意识,提倡人人自觉地维护和监督食品安全,为我国食品加工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秋芬.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06):118-120.

[2]田晓娟.食品工程质量与食品安全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05):119-121.

[3]王拥政,刘静雯.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J].食品界,202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