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呼伦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浅谈

刘健1查娜1南依诺1 郭文仙2

(1.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2.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150)

摘 要:采用实地调查、访问及资料查阅等方法,对呼伦湖流域内流域内人口、畜禽养殖、农业生产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可能呼伦湖水质面源污染的潜在风险点,并提出建议降低风险隐患。

关键词:呼伦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近年来,呼伦湖流域范围内的河流和湖泊,受持续暖干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状况发生了一些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流域湿地锐减,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变,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引起中央高度关注。自201311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呼伦湖综合治理先后作出过7次重要指示批示。做好呼伦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笔者一行呼伦湖流域内种植业、养殖业等进行了实地查看、座谈、走访、数据采集等工作,收集了流域内人口、畜禽养殖、农业生产等基础信息,掌握了流域内农牧业生产第一手资料,以服务于今后呼伦湖流域生态治理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的需求

1.基本情况

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面海拔545.6米,平均水深5.75米,最大水深达到8米。最大宽度41千米,平均宽度32千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湖长93千米,面积2339平方公里。呼伦湖水补充来源除湖面直接承受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目前的呼伦湖主要补水河流有克鲁伦河、乌尔逊河和人工引入的海拉尔河其流域范围包括呼伦湖、克鲁伦河、乌尔逊河、及海拉尔河引河济湖工程相互连通形成的域。

    2.呼伦湖流域内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

2.1种植业:经调查,呼伦湖流域乌尔逊河、克鲁伦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乌尔逊河流域内没有耕地,克鲁伦河内仅有耕地1.492万亩,占呼伦湖流域耕地面积0.8%,主种植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作物为马铃薯、玉米、蔬菜、饲草料等。2022年化肥使用量(折纯)约为0.065万吨农药用量0.04由于该区域常年降水量仅为200-350mm,,农田基本不发生径流,总体上对流域水质造成的影响较小。

海拉尔河流域耕地面积269.1万亩,占全流域耕地面积的99.2%主要集中在海拉尔区、牙克石市、陈旗、鄂温克旗四个旗县,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油菜、马铃薯洲里市、扎赉诺尔区也有耕地零星分布,以蔬菜种植为主。2022年海拉尔河流域化肥使用量2.47万吨农药使用量627.74吨流域内以旱作农业为主,大部分耕地远离河流,但个别耕地存在距离河流较近问题,引河济湖工程实施后,是引起面源污染的潜在风险点。

2.2畜牧业:经调查,乌尔逊河流域,牲畜存栏26.67万头只,禽粪污产生量约为69万吨,克鲁伦河流域,牲畜存栏159.85万头只,粪污产生量约为153万吨,由于两河流域畜牧业生产方式全部属于天然放牧,区域内草牧场承包到户,并设立网围栏,牲畜流动性差,同时该流域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势平坦、产流条件差,基本不发生径流牲畜粪污导致因径流产生污染概率较低。海拉尔河流域,牲畜存栏225.61万头只,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421万吨,现有规模化养殖场42个,养殖规模占海拉尔河流域牲畜总量的1.3%98.7%的牲畜属于自然放牧状态。由于呼伦湖流域内以自然放牧为主,牲畜直接饮用河水现象时有发生饮水过程中牲畜直接排便入河,容易引发面源污染。加之海拉尔流域虽然畜禽规模养殖场均配套了粪污处理设施,但粪污是否处理到位,如何消纳,也存在引起面源污染的可能性。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面源污染防治属于公益性事业,对政策上较为重视,但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服务偏弱。目前农牧业领域许多污染问题还缺少成熟有效的技术,科技问题已成为深化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短板之一。

3.2农牧业产业结构有待加强。农牧业经营分散,源污染呈现污染点多、分布较广、处理的状况,生态循环农牧业模式单一,仅停留在农牧业内部间的小循环,链条较短,没有建立起产业间联动发展的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产业体系。

3.3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待转变。流域内农牧业生产,尤其是畜牧业生产方面,大部分养殖为粗放式经营,基础设施条件简陋,饲养方式为草原放牧为主,牲畜产生的粪污直接排在草原进行消纳,需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

3.4农牧民环保主体意识薄弱。重生产效益,轻环境保护,在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有随意乱扔乱堆现象。

4.相关建议

4.1调整呼伦湖流域农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采取激励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鼓励农牧民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广泛使用农家肥、配方肥和生物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适用技术,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减少不合理使用农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化肥减量方面加大项目投入力度,争取将呼伦湖流域纳入耕地轮作项目补贴范围,争取耕地质量提升项目资金,通过项目的实施深入推动化肥减量工作;农药减量方面要提高新型高效植保器械购置补贴,提高新型高效机械在流域内的覆盖面,,同时加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绿色防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做到农药减量使用。

4.2加大呼伦湖流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加大财政倾斜力度,优先将呼伦湖流域旗市区全部纳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范畴,建立高效、持续、生态平衡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体系。

4.3加大呼伦湖流域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牧区畜牧业为基础,加大与之配套的种、养、加领域的扶持力度,形成区域性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体系。有效解决产业分布空间的分散和经营分散的局面,提升面源污染防控能力。

4.4加大呼伦湖流域农牧业面源污染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试点试验工作力度,率先在呼伦湖流域推广应用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及时总结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农牧业面源治理典型模式,确保有效服务呼伦湖流域农牧业生产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