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

朱书伟

身份证号:421023198910112651

摘要:溶岩地区是指地壳内的熔岩或熔岩平野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桩基础施工中,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应对措施,可能会造成桩基础的不稳定、承载能力不足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甚至会引发灾害性事故。因此,研究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溶岩地区;桩基础;施工影响;应对措施

引言

溶岩地区是地球上独特的地质环境之一,其特殊的地质和土壤条件对桩基础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溶岩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土壤力学性质变化大,水文地质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因素使得桩基础施工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桩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施工质量等方面。文章旨在对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

1.溶岩地区的基本特征

1.1溶岩的形成和分布

溶岩是一种由地下熔岩在地表流动冷却而形成的岩浆岩。它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溶岩在喷发口喷出后,会沿着山坡或谷底以液态形式流动,经过冷却凝固变成固体。

1.2溶岩地区的地质特征

溶岩地区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溶洞、熔岩台地、岩石崖壁等地貌特征。溶洞是溶岩地区常见的地下空洞,形成于长时间的岩溶作用过程中。熔岩台地是溶岩在地表扩散形成的平坦地面,通常具有较高的坚硬度和均一性。岩石崖壁是由溶岩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陡峭的岩壁,常见于溶岩地区的山脉和悬崖峭壁。

1.3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

由于溶岩的冷却过程和固化特性,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与一般土壤有所不同。溶岩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坚硬度和密实性,由于缺乏天然孔隙和含水量较低,其透水性较差。此外,溶岩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

1.4溶岩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溶岩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受地表溶洞和地下溶蚀通道等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溶洞是地下水流动和储存的重要路径,地下溶蚀通道则可引导地下水流入溶洞或地下河流。因此,溶岩地区的地下水流动较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常常具有局部的非均匀性和不稳定性。

2.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

2.1地质条件复杂性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

溶岩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各种地质结构和地层变化,如溶洞、熔岩台地和岩石崖壁等。这些地质结构的存在会给桩基础施工带来挑战。例如,溶洞在地下通道或异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桩基础的不稳定性并引起桩身位移或桩灾害。另外,熔岩台地上的地表坚硬度较高,需要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进行桩基础的打入。

2.2土壤力学性质变化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

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由于溶岩的特殊物理性质所引起。例如,溶岩土壤由于其较高的坚硬度和密实性,可能导致桩基础施工困难,并增加驱动桩入土的能量消耗。此外,在溶岩地区可能存在水分渗透较差的情况,这会对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排水性能产生影响。

2.3水文地质问题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

溶岩地区的地下水系统通常受到地表溶洞和地下溶蚀通道等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地下水流动不稳定、水位变动较大以及地下水洪涝等水文地质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桩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产生影响。例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桩基础位移和沉降,而地下水洪涝可能增加了桩基础的涡损现象。

3.应对措施方案

3.1桩基础设计优化

在溶岩地区进行桩基础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层情况和土壤性质。专业的地质勘察和力学性质测试是必要的步骤,以获得准确的地质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选择适当的桩长、桩径和桩身材料,使桩基础能够承载预计的荷载并保持稳定。特别是在溶岩地区,土壤性质可能不均匀,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桩基础设计。例如,可以增加钢筋或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来增加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此外,应考虑到地震、地表运动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对桩基础的影响,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增强措施,如增设加固杆或加固板,以提高桩基础的抗震能力和变形能力。

3.2桩基础施工前的预处理措施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首先,需要清理施工现场,清除地表积水和杂物,以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和安全。其次,对地层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改进,特别是在溶洞较多的地区。可以采取填补溶洞或强化熔岩台地的措施,以提供稳定的桩基础施工基础。此外,应进行必要的地下水排泄工作,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干燥稳定,减少地下水对桩基础施工的干扰。

3.3桩基础类型的选择

根据溶岩区域的地质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桩基础的类型。常见的桩基础类型包括钻孔灌注桩、钢管桩和预制桩等。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应考虑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求。例如,在地层较好的溶岩区域可以考虑使用钻孔灌注桩或钢管桩,而在地层较差的溶岩区域可以考虑使用预制桩或提前注浆加固地层。此外,还应考虑施工的效率和经济性。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桩基础类型,适用于地层稳定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它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工程。钢管桩则适用于地层较为坚硬的情况,可以通过冲击或振动将钢管驱入地下。预制桩是在工厂预先制造好,并在施工现场灌入混凝土,适用于大型工程和较高承载要求的情况。根据具体的地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可以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施工效率

3.4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桩基础施工中的监测与调整是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通过实时监测,可以了解桩基础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监测技术和设备,如倾斜度计、位移传感器、荷载测试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记录并传输各项参数数据,包括桩基础的垂直偏斜、水平位移、沉降以及承载力等。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可以进行逐步调整和控制施工过程。如果出现桩基础的偏斜或位移超过允许范围,可以及时停止施工,检查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可以增加加固杆或加固板来加强桩基础的稳定性。如果发现桩基础的沉降超过规定限值,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土方加固或增加桩基础数量。另外,如果监测到桩基础的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调整桩长、桩径或使用更好的材料来增强承载能力。

3.5施工质量控制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确保桩基础的准确定位和垂直度控制。对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进行监管,保证桩身和桩帽材料的强度、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施工标准,确保桩基础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和施工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在溶岩地区进行桩基础施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施工前的预处理措施、适当的桩基础类型选择、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以及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克服这些挑战,保证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各项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参考文献

[1]陆建树.桩基础施工工艺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05):64-66.

[2]任培娥,齐波.高回填、强溶岩区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处理的实践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2):152-153.

[3]宋志红.溶岩地区溶洞桩基础施工工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1):86+88.

[4]秦德金.溶岩地区地下室基础设计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5(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