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实施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实施效果分析

苑苑  朱玉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对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实施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过程中,做好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工作,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检;静脉采血;心理护理;实施效果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du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From April 2021 to February 2023, 60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thi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9.67%, the control group was 66.67,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work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can obtain remarkabl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 Key words 】 Physical examination;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mplementation effect

静脉采血是体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部分体检者由于缺少相应的静脉采血知识,所以难免会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1】。因此,做好对体检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所谓心理护理,是指通过与体检者进行互动交流,充分了解体检者的观念、思维及情感等,以此来缓解体检者的恐惧心理【2】。因此,为确保体检者能够顺利完成静脉采血,并减轻体检者的紧张情绪,我院对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实施效果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45岁,平均(31.45±1.52)岁。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42岁,平均(32.13±0.58)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指导体检者如何正确暴露皮肤,保持放松心情接受采血。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采血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为体检者讲解体检流程与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告知体检者静脉采血的重要性和目的;询问体检者是否有晕针或晕血经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在开始采血前,还要多与体检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只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来进行操作即可,无需过于担心,也不会出现显著痛感;一般情况下,采血量为10-20ml左右,并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可通过闭上眼睛、做深呼吸等方式,以此来达到缓解紧张的效果。其次,采血中心内护理。在实际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耐心,告知体检者如何暴露穿刺点皮肤,并通过轻松愉快地互动交流,以帮助其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在采血时,尽量一次完成,快速进针、拔针,若是第一次采血失败,还需要进行二次穿刺,应及时向受检者说明原因,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最后,采血后心理护理。在静脉采血完成后,应告知体检者如何使用棉球按压穿刺点,注意力度适中,不可过于用力,一般按压时间为3-5分钟即可,与此同时,询问体检者是否感到任何不适症状,若是出现紧张、头晕等问题,可指导其适当休息,等到不适症状有所好转后,便可自行离开。

1.3观察指标

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三种情况。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²检验,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n,%)

组别

人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16

13

1

96.67

对照组

30

5

15

10

66.67

x2

9.017

P 值

0.002

3 讨论

静脉采血是体检中一项最为基础的体检操作,通过血液检查,能够为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切实可靠的参照依据【3】。但与此同时,静脉采血也属于一项侵袭性检查方式,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体检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生理上反应,比如晕针等,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静脉采血的顺利进展,甚至还会直接危及到体检者的生命安全。经相关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造成体检者出现晕针、紧张情绪的主要原因【4】。因此,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不仅能够确保体检的顺利进行,还能切实保证受检者的生命安全。在开始静脉采血前,应结合受检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体检者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降低晕针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实际采血中,护理人员还要指导受检者通过深呼吸等方式,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从而有助于静脉采血体检的顺利进行【5】。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能够有效避免体检者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在体检过程中,做好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工作,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景雪.心理护理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1):4426-4427.

[2]赵金辉.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原因及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8):283,290.

[3]董超.心理护理对于减轻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疼痛反应的作用[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2(10):00132-00132.

[4]黎七绮. 心理护理干预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实践效果[J]. 心理月刊, 2019, 000(018):P.68-69.

[5]魏传芝. 探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皀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