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模式下下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设计及在血管外科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目标导向模式下下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设计及在血管外科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朱晓玲   王丹  龚悦

成都东篱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设计及在血管外科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本次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2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18例。观察组采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设计的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8.3%、83.9%。结论  采用设计的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可有效记录患者基本治疗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观察质量、有效率,对护士的工作责任心起到了强化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疗效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淋巴水肿是淋巴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当淋巴结或淋巴管损伤时,淋巴回流受阻,机体代偿不足,形成水肿。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增加,癌症治疗后的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因[1] 。淋巴水肿不会危及病人生命,但难以治愈,病人通 常伴随肢体肿胀、活动受限、疼痛、感染等症状[2] ,部分病人可产生消极情绪[3] 导致健康恢复情况受到阻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4] 。淋巴水肿信息收集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是医护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通常记录存在缺陷,例如内容记录简单,细节描述不到位,治疗参与人员参与多,导致患者实际情况与所记录内容存在偏差,故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本研究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设计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并应用于血管外科淋巴水肿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进行治 疗的患者2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8例。患者均在我院被确诊下肢淋巴水肿。其中观察组男3例,女115例; 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69.5±1.43)岁。对照组男8例,女 110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6.7±1.65)岁。所有患者入 院后均实行切实有效的临床护理,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整个观察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信息收集;观察组采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进行信息收集。在目标导向模式下的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表设计见表1。包括:基本信息内容:日期、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诊断、电话、入院体重、出院体重、身高、入院MBI指数、感染史、水肿时间、术后放疗次数、术后化疗次数、水肿分期、大腿按压凹陷情况、小腿手指按压情况、腿部色素沉着、脚趾Stemmer征、GCL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统计信息: 肢体各位置周径(足背、踝关节、膝下10cm、膝上10cm、膝上20cm)、c反应蛋白、D二聚体、MRI检查、造影、手术、健康教育内容及签字等对患者评估及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

1.3患者信息收集

1.3.1 患者入院时 责任护士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内容、生命体征相关症状和体征等。

1.3.2 强化治疗期  治疗护士对患者进行第一次腿部数据测量、测量数据主要包括 双侧肢体各位置周径(足背、踝关节、膝下10cm、膝上10cm、膝上20cm),并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家属、护士进行确认签字。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用物准备、红光作用、气压作用。

1.3.2.1 强化治疗中  每日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期间,均参照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针对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记录治疗期间患者情况:皮肤、腿部周径、疼痛特殊部位处理等情况,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相关症状缓解情况,并把相应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1.4 诊疗信息收集管理 采取首问负责制及专科班制(1)由入院责 任护士负责收集基本信息的收集、传递及处理工作。合并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在第一时间报告经治医生,并配合完成患者住院期间的抗感染治疗;(2)专科班每日对患者进行治疗,了解患者治疗情况,根据特殊检测查结果及治疗问题进行信息收集,进行护理记录。并进行交班重点内容,护士对该患者病情的全面认识避免因人员交班、更换治疗师等原因,将患者的治疗信息传递不准确。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

用x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中多数患者的病情达到较大程度改善,观察组显效 66例,好转50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显 效51例,好转48例,无效19例,护理总有效率为83.9%。结果可 以看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强化结束,由医助发放并回收调查表, 结果显示:健 康 宣 教 覆 盖 率100%。患者及家属无不满意。结果显示应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设计的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进行护理,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及提升满意度。

表1腿部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16970108021551697010931813

表2

护理有效率

1697078938420

3 讨论

跟踪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的设计及使用,本 着 从 有 利 于 患 者 的 治 疗出发优化了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不仅规范了诊 疗程序,普 及 了 健 康 知 识,更 有 利 于 治 疗 的 连 续 性,提高 疗 效,实 现 了 护 理 活 动 的 程 序 化 和 标 准 化,同时也体现了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乃至管理水平[5] 口头及护理记录交接是护理工作中常用到的,传统护理交接方式及更换治疗师、患者心理状况多变等缺点,导致淋巴疾病患者的治疗质量低、病情跟踪不及时,护理有效率降低。本文在目标导向模式下对传统病情、治疗交接方式建立下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者对自己的治疗过程 和治疗中可 能 出 现 的 情 况 心 中 有 数;很 多 护 患 纠 纷是由于护患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因此, 培养护士的 沟 通 技 巧、提 高 沟 通 能 力 已 成 为 临 床 护理管理 者 十 分 关 注 的 问 题[6] 。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淋巴水肿患者应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设计的下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本次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设计使用的下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使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满足了患者健康宣教的需求,并避免了由于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护理治疗缺陷,使患者得到优质而周到的服务, 提高了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综上所述,对血管外科淋巴水肿患者应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设计的 下肢体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有效率、患者治疗满意度,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中华整形外科学分会淋巴水肿学组.外周淋巴水肿诊疗的中国 专家共识口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0,36 (4):355 -360.

[2] HORMES J M, BRYAN C, LYTLE L A, et al. Impact of

lymphedema and arm symptoms on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Lymphology,2010,43(1):1-13.

[3] CHACHAJ A,MAŁYSZCZAK K,PYSZEL K,et al.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s of women with upper limb lymphedema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Psycho-Oncology,2010,19(3):

299-305. 

[4]季娟,牛巧红 .工娱疗法对淋巴瘤病人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护理研究,2020,34(10):1780-1783.

[5]陈君英.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护理与 康复,2006,5(6):458-459.

[6]王佳.加强护患沟通不良事件管理的体会 [J].护 理 与 康 复, 2008,7(12):93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