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淡瑞欣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抢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抢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采取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可以很好的提升抢救效果,改善脑梗死症状和神经功能,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抢救;急救护理小组

    脑卒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类脑血管疾病,针对这类疾病,及时进行抢救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提升抢救效果,临床上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脑卒中抢救护理的重要性,积极的选择符合患者要求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科学的护理服务[1]。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是一种新型急救护理模式,将其运用于脑卒中患者抢救中,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抢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9例,患者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49岁,平均年龄(58.88±1.28)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6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8例,患者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50岁,平均年龄(58.83±1.3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急救医生、高级护士、救护人员/急救技术人员、支持人员组成,其中,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负责领导和指导急救过程,做出关键决策,并提供高级医疗措施。专业护士担任该角色,负责执行医生的指示、监测患者状况、管理药物和设备,并提供紧急护理。救护人员/急救技术人员通常是护理技术人员或专业急救人员,负责执行初级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支持人员包括急救协调员、记录员、医疗设备操作员等,协助急救团队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协调工作。(2)急诊分诊。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为患者进行分诊,同时通过观察和患者询问,快速判断是否需要脑卒中抢救团队介入。(3)快速转运。如果症状严重且可能是脑卒中,请立即将患者转运至专科医院以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转运过程中,急救护理小组要维持患者的稳定,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如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4)并发症护理。脑卒中抢救过程中,急救护理小组成员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抽搐等。他们会执行医生的指示,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并执行预防措施,如预防压力性溃疡、静脉血栓等。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护理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7.0处理,采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护理满意度对比[n(%),例]

指标

实验组(n=44)

对照组(n=44)

X2

P

抢救成功率

44(100.00)

38(86.36)

6.439

0.011

致残率

1(2.27)

6(13.64)

3.880

0.049

死亡率

0(0.00)

6(13.64)

6.439

0.011

非常满意

24

19

-

-

满意

19

19

-

-

不满意

1

6

-

-

护理满意度

43(97.73)

38(86.36)

3.880

0.049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发生率会不断提升,而这类疾病的危险性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脑卒中患者抢救治疗和护理,积极地结合患者的情况,配合相应的护理服务进行辅助,进一步保证抢救效果[2]。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是一种团队协作的急救护理模式,旨在提供高效、全面的急救护理服务。该模式将多个专业人员组织成一个紧密合作的小组,共同处理急救情况,以提供最佳的急救护理[3]。因此,这类护理模式的运用可以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紧密的协作,急救护理小组能够快速响应急救情况,减少处理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率。同时,不同专业的成员在小组中合作,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提供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患者恢复效果也会更好。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表明通过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可以很好的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该研究结果与黎彩卿,潘艮珍,周柳英等[4]在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结合链式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和救治效果的影响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接受抢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采取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可以很好的提升抢救效果,改善脑梗死症状和神经功能,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解丽欢.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3):113-115.

[2]彭晓虹.急诊脑卒中患者应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J].名医,2021(20):40-41.

[3]丛娜.传统急救护理与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运用价值的比较[J].江西医药,2021,56(10):1745-1747.

[4]黎彩卿,潘艮珍,周柳英等.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结合链式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和救治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1):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