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宣教——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

/ 2

健康科普宣教——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

伍莉

泸县立石中心卫生院 四川 泸州 646122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生理功能衰退是老年人主要表现之一,不适合的照护会引起老年人失能。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教,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衰老,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预防老年人失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都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那些事儿。

老年人健康管理之保健品选用

  1. 正确认识保健品。老年人应当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念,明确保健食品与保健品的区别,认识到保健食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对人体不会产生急性或亚急性、慢性的危害。同时老年人应认识到保健品具有一定副作用,应当慎重选择保健品。
  2. 正确选购保健品。在保健品选购时,老年人应当先看“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再看保健品包装上的保健功能,避免选择带有欺骗性文字的假冒保健品。在这个基础上,老年人应咨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确定所选保健品为正规品。

老年人健康管理之营养状况改善

  1. 接受专业营养指导。老年人应定期参与营养状况筛查、评估,接受专业营养指导,确保日常膳食合理、营养均衡。对于衰老引起的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食欲与味觉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应当选择质地细软、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个别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应当遵医嘱服用营养补充剂,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特医食品、营养素、强化食品等。
  2. 多喝水少饮酒。老年人应当多饮水,每天早晨空腹饮一杯温开水,避免等到口渴时才喝水。老年人应当避免摄入烈性酒,每天饮用啤酒少于200毫升、饮用红酒少于50毫升,个别患慢性肝炎的老年人应当避免喝酒。
  3. 调整饮食。老年人应当增加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摄入,如粗制面粉、糙米、豆类等,降低胃肠道负担。清淡饮食并非素食,长期吃素食会造成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诸多微量元素的缺乏。因此,在常规饮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的基础上,老年人应增加蛋类、大豆、牛奶、禽类、鱼类等优质蛋白质以及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并减少酱肉、咸菜等味重食物以及坚果类、动物油摄入量。
  4. 少食多餐。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数量少、质量好、品种杂、菜肴淡的原则,每一餐进食量较年轻时减少10%左右,少食多餐,避免饮食过多导致腹胀不适。
  5. 合理烹饪。在烹饪方式上,老年人应当尽量采用蒸、煮、炖的方式,减少爆炒、油炸、烟熏等烹饪方式。

老年人健康管理之身体锻炼

  1. 户外体育锻炼。老年人应适当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改善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多数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的运动方式,在天亮或太阳出来、气温升高时,依据每分钟60步到90步的速度,散步30分钟。身体状况许可情况下,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跑、游泳、跳舞、太极拳、八段锦或球类运动,每次运动从10分钟开始,依据每次增加5分钟到10分钟的规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长运动时间尽量不超过1小时。
  2. 遵循科学方针。老年人身体锻炼应遵循不宜早、不宜空、不宜露、不宜急的原则,在冬季空气温度较低时避免过早出门,而是在太阳高升后外出锻炼,避免人体突然受冷患伤风感冒或哮喘。锻炼前,老年人应适量进食,避免空腹锻炼诱发昏厥、心律失常。同时老年人锻炼前应适当活动身体关节,尽量准备10分钟的拉伸运动,避免突然锻炼诱发肌肉关节损伤。在锻炼时,老年人应优选避风向阳、温暖安静的场所,避免脱衣锻炼或顶风跑,运动期间做好防滑措施,避免受伤。
  3. 避开误区。在身体锻炼时,老年人应主动避开锻炼误区,如长时间跳广场舞、甩肩锻炼、弯腰够脚面、躯干扭转(扭腰)、头颈部绕旋练习(头部绕圈)、倒走练习、小燕儿飞、仰卧起坐、运动憋气以及需憋气的引体向上、举重、拔河等运动项目,避免憋气后回心血量骤增引发脑血管意外。
  4. 适度体力劳动。老年人应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避免长期卧床静养。
  5. 功能康复锻炼。老年人应合理使用辅具,改善个人代偿功能,促进康复治疗。

老年人健康管理之生活风险防控

  1. 跌倒风险。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跌倒的发生率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多数跌倒会造成骨折、脱臼、脑部组织损伤,老年人应增强防跌倒意识,清除日常生活中易引发自身跌倒的因素,如台阶斜坡、地板上蜡、浴室厕所无扶手、环境杂乱、地面湿滑等,部分步态不稳的老年人可在家中准备扶手、拐杖等辅助器,特别是在厕所、浴室,应当增设扶手,并做好地面防滑,降低跌倒风险。
  2. 抑郁风险。老年人应学会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借助社交活动进行自我调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老年人健康管理之疾病预防

  1. 接种疫苗。老年人应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并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根据医护人员指导接种流感疫苗。
  2.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包括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腰围等。一般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每3个月接受一次常规检查,每6个月做一次全身检查,个别患病的老年人每个月应回诊1次到2次,以便专业医师随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同时老年人应着重加强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空腹血脂)、血糖(空腹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及时接受干预治疗。高龄、新近出院的老年人应当接受老年综合评估服务,以便尽早识别失能现象,尽早就诊。
  3. 预防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老年人应根据身体状况合理膳食,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有效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同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春秋季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症。除此之外,老年人应在适量体育锻炼的基础上,补充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风险。
  4. 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避免擅自减量或停药,并主动了解药物适应症、禁忌证,以便在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

总的来说,老年人健康管理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在明确自身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所患疾病及用药情况的基础上,老年人应主动了解保健品选用、营养状况改善、户外体育锻炼、疾病预防接种等基础健康管理内容,并引导身边同龄人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