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优化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3

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优化方案

王婷

日照城投市政设施运维有限公司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融入与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以及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重视与认可,很多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都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融入进了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最终将比较具有个性的艺术魅力以及人文特征都及时展现出来。园林景观在设计上能够把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区域比较重要的人文累积体现出来,它也是一个区域多少年来文明智慧积累的主要标志,是这个区域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在实际园林的设计工作中,相关人员一定不要将景观和建筑相互孤立,而是要让环境中充满建筑元素和景观元素,努力将景观设计的审美感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了解二者在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关键词:建筑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优化方案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园林景观建筑不仅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场所,因此,研究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城市景观美学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有关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为今后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城市景观建设的持续发展。

1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用途

1.1组景

在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除了具有其自身用途之外,还发挥着纽带的作用,能将外界风景进行整合,使不同的风景融合和衔接,起到了导引和组织空间图像的功能,使园林景观更具有层次感,引导人们在观赏中进入一个个不同的空间内,并且可以增加游览面积,能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不同的风景,使得园林景观更富有诗意。同时,组景又具有分割与连接两种不同的功能,为原本步移景转的空间增加了一种变幻莫测、清晰明朗的标记。园林建筑自身具有功能需要性,在建造时,有关工作人员根据景观类型中的功能性要求,建造一些园林建筑物。例如,在孩子们玩耍的地方,设置园亭、座椅等,以满足父母对孩子们进行照看和监护的要求。在规划时,应考虑到遮阳、隔离噪音等功能。

1.2观赏

园林在建设中还应以仿造自然景观为主,打造“第二自然”景观,因此,园林在规划时要体现出生态与社会效益,营造舒适、明亮的环境。园林建筑是一件艺术作品,其自身具有美学特征,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因此,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园林建筑自身是园林的一道风景,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等各有特点,能通过规模、曲直、色彩、材质的改变进行设置,营造动态效应和反差效果,使人产生步移景物,耳目一新之感。园林建设的景观设计是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好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避开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单调印象景观建设要与景观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的景观建设小品。利用小品的装饰作用,可以提升园林景观元素的观赏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1.3渲染气氛

园林建筑还应将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较为明确物品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此美化环境。例如,在临水区域设置两套长椅,一套使用自然元素,以此打造宁静、祥和的氛围,并与周围的景物形成一幅自然的中国山水画卷;另一套可以在表面雕刻精美的花纹,给人以别致新颖,别具情调的感觉,使得人们在临水而息时心情舒畅。园林建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装饰品,因此,园林主体格调应在园林建筑的映衬下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应依据园林空间进行不同方式的建设,使建筑在园林中有着与园林景观相适应的体积需求及比例关系。园林中主要景观应具有思想内涵,小品的规模、造型和立意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避免过度夸大。

2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关系

2.1建筑设计需要园林景观设计来表达

建筑设计是指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工程实施前,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实际的情况以及相对应的施工建设目标布置建设任务,并且以文本和图纸的形式将之前设计好的建筑内容呈现出来。每个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不同,一个相对优秀的建筑物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性建筑,一个优秀的建筑物一定有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景观设计的参与能够把当地的文化、生态、建筑以及环境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让建筑物的表达内涵不断丰富。例如,当前很多广场建筑都在将景观设计融入进去,在广场上加入一些花园景观或者是喷泉等等,这就能让广场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2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建筑设计来烘托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建筑方面的完善与分析,但是园林景观设计却需要将生态学以及规划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原理全部都统一结合起来,甚至还需要将建筑周边的地理、美学以及植物等方面都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多个学科实现相互交叉与融合,并且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筑设计能够与园林景观设计相互融合,可以让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都会在设计过程中刻意添加一些长廊或者是亭子等建筑,这样会让园林景观看起来更加温馨、和谐,同时游客也可以在此休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2.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辅相成

任何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或者是建筑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是相辅相成的,园林景观与建筑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需要相关人员有整体结合的思想,建筑的点缀不是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从属不是建筑,当代建筑以及园林景观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这些品质包含物质上的,也包含精神上的,因此,设计人员在最初设计阶段就需要将建筑的实用性充分考虑,还要将园林景观的美观性、生态性以及环保性都融入进去,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3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优化方案

3.1打造融合体系

首先,在空间层面,建筑规划中,很多设计者会采取淡化空间场所的措施,来在不同空间之间建立通道。例如,通过大量连廊设计,可实现不同空间的互通,同时其他的如藤蔓植物、绿篱以及水道等,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空间指的是在相同要素或者是相同风格基础上形成的场所,而并非简单地是被围墙包围起来而形成的空间。例如,针对休闲娱乐广场建设项目,其主体为风景园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同种类的植物,并采取环形围绕种植的形式,打造一个可供集体活动的场所。这种空间设计方式,实现了不同场所之间的有机融合,改变了传统建筑规划中被限制的小型空间,更具有先进性与优越性。其次,在场所层面,以某种功能为依托建造的融合性场所便被称为场所。场所可由不同空间组合而成,如别墅区的连廊、庭院,是两个不同的空间,但却可以共同组成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最后,在领域层面,领域是与风景园林相对应的。

站在实践案例层面,在建筑规划中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历史建筑复原、综合性建筑等项目中。例如,“苏州园林”便是一种有代表性的“领域”,每当提起“苏州园林”,人们脑海中便可以想到极具文化氛围的建筑工程与风景园林工程。人们之所以会对“苏州园林”产生这样的印象,原因主要是,其在建筑规划中,对当地自然景观以及本土植物进行灵活运用,同时与人工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步一景的多元化“场所”。与此同时,各“场所”又是由大量的植物以及建筑小品等共同组成,由小的景观、人文建筑组成的这些“空间”,经过串联后,能够给人以独特的感官体验,充分体现建筑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相融合的优越性。由此可见,常规的风景园林设计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若是生搬硬套,反而会不自然。空间、场所以及领域三要素,从视觉以及心理层面是逐渐递进的,建筑规划中,应对不同空间的特征进行全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化的空间打造统一性的场所,然后在统一性场所的基础上营造多层次的领域。

3.2园林景观中绿色植物的应用

植物作为组成风景园林的基本要素,对整个风景园林建设效果有着深远影响。不同类型植物的景观特征不同,设计师只有充分做好植物景观设计,方可提升风景园林建设效果。风景园林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为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在保证植物自然特性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色彩相宜等原则,提高植物景观的自然生态性、观赏性。城市园林景观特征和工程所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为保证景观合理性,发挥植物体系的作用,提高植物存活率,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本土特色化的植物,让植物移栽后能够尽快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环境相适应,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保证植物景观设计效果。因地制宜原则有助于加快植物生长速度,提高生态环境稳定性,同时,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要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自然因素等提高重视,保证合理地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此外,植物和自然环境之间关联性较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这种联系,确保能够符合植物生长习性,在选择、搭配植物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尽量减少人工元素的负面影响,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积极打造多样化、生态性的植物群落景观。

3.3入口景观设计与应用

入口是一座园林风景的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来说,入口处的建筑需高大大气,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目光,提高曝光度。然而,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相关人员还应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现实条件,根据整个园林的设计特点进行规划,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思想,运用仿古风格的亭子、拱门彰显民族风格,以恢弘的气势体现民族自豪感。此种类型的设计还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功能,可以将售票处和零售店安置其中,既节省了占地面积,又将功能区集中起来,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当代园林则应使用更多的现代化的建材来建造园林的入口处,突出园林的总体特色。

3.4廊的设计与应用

廊是一条狭长的小径,穿过园林,临水或临树而行。它可以将建筑和外界的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一般情况下,长廊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爬山虎,可以增加长廊风景的美学效果,在夏天也可以提供一定的阴凉,从而形成园林局部的小气候。长廊是一种过渡空间,增加了园林的纵深和空间,游客在长廊中漫步时,可以领略到各种园林风景,接近和体验到大自然的气息。在周围攀缘植物的栽植间,还可以栽种一些观赏植物,让走廊变成一个半开放的空间,也让游客可以在廊中休息和逗留,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

廊的种类很多,根据它的断面构造,可将长廊划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而在这些类型中,又以双面空廊最为常用。这种单一的长廊,通常是靠着墙壁或者其他建筑而建造的,它是一种半封闭式的结构,常常会在墙壁上设置一些镂空的窗户,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隔而不散、风景在画面中的形式,展现独特的魅力。只有在两边的走廊中间才有一堵墙,构成两边的走廊,墙壁上也多有透气的窗户。由于垂直往上扩展了观赏视角,游客可以在两个楼层同时观看到园林的景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和园林建筑之间的关系密切,后者作为前者的重要部分,在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景观的建设需要进行规划,以彰显园林的独特风貌。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应明晰园林建筑的类型和用途,并在园林景观建设中进行设计和运用,使得整体的园林景观给予人一种自然、清新之美。

参考文献

[1]何天羽.试析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关键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3300.

[2]司培.试析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关键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3,8(26):107-108.

[3]张鸣亮.浅析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关键研究[J].城镇建设,2022,15(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