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黄萍

三明市第八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其更新速度非常的快,这对学生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仅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教师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是负担,就会主动去学。

比如在《word版报制作》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的专题,用word的编排《三明沙县小吃宣传报》,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作品,引发学生制作的兴趣,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合作收集素材完成作品,教师只有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才与学生共同探讨或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你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主动学习意识。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获得的微小进步要鼓励和肯定,不断让学生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进而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把所学溶入到自身,就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先“动”起来。

1.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方法即是由自己去探索,因为这种学习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奋感,从而掌握所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寻求新知,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学习“窗口的关闭”操作时,我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比一比看谁发现“窗口关闭”的方法最多。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最后学生找到的方法请学生自己来演示,让那些有大胆探究的同学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学习活动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探究,寻求新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本身的魅力,还体验到自主学习成功的愉悦。

2.大胆质疑,勤于思考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自己争论,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教学windows的“剪贴板”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当单击“剪切”按钮时,选中的内容被删除,可单击“粘贴”按钮后,为什么删除内容又出现了?剪切的内容存到哪了?为什么重启电脑后就不能再次进行“粘贴”原先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学习讨论中进行探索,积极思考寻找答案,让他们的思维都“动”起来。

学习如果没有质疑,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大胆质疑,提出自已的不同见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3.大胆放手,独立自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已动手去实践操作,而不是靠教师的满堂灌。学生从操作中、实践中去领会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但独立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自学的办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学习。教师在各小组间留意基础好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发挥作用,促使他们成为小老师—我的好帮手,无形中又刺激了“学习困难”的学生迎头赶上。

三、以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教师精心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有自主学习的愿望,但常常困惑于如何学习。因此我在授课时以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将授课章节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位,根据大纲,设计“问题”,在学习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学习任务,使教学成为开放的、活泼的、自主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更新速度很快,要想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还要不断地探索,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