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主要模式及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主要模式及成效

郭海霞

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

摘要:聋生家庭亲职教育,是一种以家长为中心,以自身经历为中心,以教育方法指导聋生子女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亲职教育对聋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聋儿的自信心与自尊,促进聋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聋生家庭的家长在亲职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本文对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我国特殊家庭亲职教育的发展、聋生家庭亲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聋生家庭亲职教育问题的对策。本文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聋生家庭;亲职;教育;模式

引言:从目前我国特殊学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他们,加强他们的关爱,优化他们的教育,他们就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时至今日,聋哑人已有数千万之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聋哑学校学生家庭数量庞大。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明确当前我国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正确认识到聋生家庭亲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探索出优化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策略,更好地利用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为聋生子女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家庭亲职教育相关概述

最早的时候,人们把家庭亲职教育称为“父母教育”,也叫“双亲教育”。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亲职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要做一个好的家长,必须具备做家长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是职业情感。所以,父母教育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包括了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家庭,旨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就其价值而言,其中包含了对子女性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家庭亲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子女形成健全的个性,包括品德、态度和个性。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孩子能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的行为培养而言,也就是家庭亲职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与行为。这包括从孩子时期开始培养他们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以此来减轻家长的负担;教育孩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有教育孩子要遵守社会公德,道德准则,社会法规等等;在智力开发方面,也就是家校合作教育,也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家长可透过创设趣味性的情境,鼓励孩子多读、多学、多思、多创造,以增进孩子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其智力;在情感交流层面上,家庭亲职教育也注重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与交流,从而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国,聋生的家庭有很多。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家庭亲职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对聋哑孩子的教育,那么聋哑孩子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虽然聋生的家庭亲职教育对聋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也有一部分聋生的家长在进行家庭亲职教育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聋生家长亲职教育观念淡薄,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巧,聋生家长亲职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家教学校教学内容有待优化等等。聋生家长亲职教育观念薄弱是聋生家庭亲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聋生家长由于缺乏对亲职教育的了解,常常忽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影响到子女的成长。还有一些家长,根本不关心聋哑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认为,只要把他们送到学校,经过几年的教育,他们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交流了。因此,应加强聋生家长亲职教育的宣传与教育,使聋生家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而更加重视聋生子女的成长与发展。聋生家庭父母普遍缺乏有效的家庭养育知识和技能,这是聋生家庭亲职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听觉障碍学生的家长由于对听觉障碍的认识不足,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影响到其成长与发展。甚至有的父母都无法与子女交流。因为在学校里,孩子们经常用手语来沟通,而父母却常常不懂手语,无法理解孩子们所说的话。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聋生家庭父母在家庭教养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读懂孩子、教育孩子。

三、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主要模式及成效分析

(一)以学校为依托,优化家长亲职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的家长教师是亲职教育发展的关键。但是,根据作者所知,在我国,能够培养出专业化的亲职教师的学校和机构非常少,亲职教师数量也非常少,有些学校的亲职教师主要由学校的政务人员担任,这些亲职教师通常都是通过网络、电视等电子媒体或者书籍、杂志等纸质资料来学习,因为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家长教育知识体系,这势必会影响到亲职教育的质量。所以,学校通常会在学期初或者学期初召开家长会的时候,邀请聋人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等开展专题讲座,对聋人的特点和亲职教育知识进行介绍,从而提高家长的亲职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主题讲座,一些家长认识到,聋生家庭亲职教育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通过家庭亲职教育,家长能够对自己的孩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建立起更密切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的凝聚力,让家庭成员更加团结、和谐。聋生在家庭亲职教育中,可以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家庭亲职教育中,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并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让孩子逐渐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人。聋生家庭亲职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庭亲职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智力、语言、运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锻炼孩子的身心健康。家教对聋生的子女有帮助;家庭亲职教育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好的适应社会现实,实现人生目标。家长若了解到聋生家庭亲职教育之重要性,则可将家庭亲职教育之成效加以最佳化,并改善部份问题。

(二)建立互助小组,在学校的帮助下优化互助渠道。

聋生家庭可能会面临一些环境的限制,比如孩子不能融入普通学校,家长很难找到合适的聋人社区和资源等等。这会影响到聋生父母开展家庭亲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聋生家庭亲职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通过建立互助小组,使家长相互帮助,并相互交流亲职教育的经验与方法,来解决聋生家庭亲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等手段,将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渠道打通,使家长们在相互感染的过程中,了解到家庭亲职教育的意义,在熏陶中改变了对聋生不良的教养方式,从而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比如溺爱的家长,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

(三)对家长进行亲职教育的指导工作和技巧

部分学校在优化家长亲职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同时,一些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无法依托校园文化来提高家长的亲职教育水平。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为家长开设一门亲职教育课程,让家长掌握一些亲职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巧,从而提升亲职教育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一位亲职教育顾问,对家长进行辅导。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聋生家庭亲职教育问题的解决,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外,亦需家长及社会的协助。学校可藉由提升家长亲职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建立互助小组,开展辅导工作,并呼吁社会支援,使聋生的家庭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利平. 家长如何陪伴聋生成长[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5):78-79.

[2]林倩雪. 聋生父母养育历程中的生命意义建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