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背景下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金课”背景下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

贾哲  刘艳红  范晓磊  齐晓光

火箭军士官学校

摘要:建设金课是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团队是“金课”是金课建设中的主体力量和实施者,要求成员具备教师素养,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在团队的组织协调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明确教学团队目标,增强凝聚力,使团队建设和金课建设相互促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金课    教学团队    水课    课程教学质量

一、金课的概念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近几十年来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出了大改革大发展的坚实步伐,不断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的需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建设“金课”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重要主题[1。金课顾名思义,就是含金量较高的课程,由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6月21日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2018年8月份,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2]。同年12月,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进一步阐释了“金课”具有“两性一度”的特征,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金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基础和重要的工作,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则是保证实现“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中的教学主体因素,也是推进“金课”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教学团队的意义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有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具备认识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所谓教学团队是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3]。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教师不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还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建设微课和在线课程、编修教材、实训条件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修订课程教学计划、建设试题库试卷库、统计各类教学信息、课件制作、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教学工作,现在又面临金课建设任务,而这些工作单单依靠某一个教师是很难高质量完成的,组建教学团队就显得更为重要,可出色完成这诸多工作。

建设“金课”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形式、教学组织都与现代信息手段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个体成员既具备本学科较深专业知识,又在表达方式和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存在,也不具备普遍性,单单依靠个体完成“金课”建设的整体过程是不现实的。推动“金课”建设依靠的是处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中的每名教师应在“金课”建设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成为实施者和改进者,切实在金课建设中发挥作用。

三、“金课”背景下的教学团队构成

教学团队虽然要求成员具备一个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利用自身已有的本专业课程的知识组织开展教学,但并不要求成员都是全能型成员,成为各自为战的松散性团队。金课背景下,教学团队必然要求成员间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在团队的组织协调下,实施课程教学、开展课程研究、精心设计教学互动等教学协作,对学生有效“增负”,挤掉课堂中的水分,将其转变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团队应重视每个团队成员存在的知识特长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发挥其特长,例如具有一定美工功底的成员可负责教学课件的设计和美化,文笔好的成员可承担教学文书的完善工作,擅长多媒体的成员可剪辑编辑录制的视频和微课等,因而,教学团队要将注意力集中到技能互补所产生的“团队生产力”上,产生1+1>2的效果。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可促进团队成员素质的整体提升,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可给予年轻教师指导和建议;老教师也可在资源共享中快速上手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并加以运用。建设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共同合作、资源共享,优化整个教学过程系统,高质量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全面提升课程整体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明确团队目标,加快金课建设步伐

团队目标的有利于明确团队的发展方向,确定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团队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团队的所有活动。教学团队是成员长期合作和内在需要的团体,个人的成功依托于团队目标的实现,离开了教学团队目标的实现,便失去了教学中的“成就感”。在金课建设的背景下,教学团队通过成员的努力协作及时更新和维护所建设的课程,根据时代的变化、政策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所承担的教学课程具有“两性一度”的特征。在开展教学中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开发课程资源,打造和推广典型课例,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学团队应建立畅通的协作机制,建立内部良好关系,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成员间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享资源、分享经验、集智攻关并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合力,从而,最终使团队建设和金课建设相互促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陈翔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 [J].中国大学教学,2019( 5).

[2]薄蓉蓉,冷明祥.高校“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8).

[3]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河北学刊, 2007,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