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探讨

陈锋

聊城市园林工程开发中心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为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需提高对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的掌握程度,确保合理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因此,本文以园林绿化工程特点为切入点,然后重点分析探讨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园林绿化;特点;施工技术;养护技术要点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自身生活环境有着更高要求,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环境比较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易出现各种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功能作用[1]。由此可见,为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工作的质量成效,本文围绕“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展开分析探讨价值意义深远。

1.园林绿化工程特点概述

在园林施工养护建设期间,绿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园林绿化工程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即:

(1)园林绿化工程的综合性较强。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其实施对象为各种生命体,需对树木草皮、花卉、植物合理搭配,借助苗木功能进行降温、隔音、吸尘处理,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2)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周期较长。在完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作业任务后,需进行长期养护,以此提升苗木的存活率,确保园林景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性较强。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体现出较强的美观性,有助于游客放松身心,也可以使游客获得愉悦的感受,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2]。比如微地形处理、黄石驳岸、假山堆叠等,即使设计图纸、施工场地相同,但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不同,带来的工程艺术效果也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性较强,需重视对园林艺术美进行特殊处理,并确保监理人员专业水平足够高。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合理选择种植土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需重视种植土的合理选择,保证土壤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和有机质,保证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通气能力强,并保证土壤的结构疏松、理性化好。无论是采用原土、客土或栽植基质,必须掌握的要点包括:其一,经过土壤改良;其二,含杂质较少;其三,植物的生长经过一个周期以上。通过对土壤进行改良,应保证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含盐量符合要求,以此为植物种植提供良好的环境。

2.2地形整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应严格做好地形整理,杜绝出现积水问题,特别需控制好微地形的坡度,将其保持在20%以内。与此同时,需对水流向合理控制,若是地形坡度超过30%,应重视修改设计图纸,可建设挡土墙、抬高微地形低点、降低微地形的高点。在地形整理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对种植土的厚度进行合理控制,使其能够达到30厘米,否则需对原土进行深翻处理,将深翻的厚度保持在50厘米以上[3]。在地形整理中,应考虑到土壤的自然沉降,控制好土壤的密实度。此外,地形整理中容易出现大量的垃圾,应及时进行清运或深埋处理,避免后续施工受到不良影响

2.3种植定点放线

种植定点放线是园林绿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应按照一定顺序做好植物种植作业,保证植物景观的美观性。同时,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依据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仔细标准施工中的关键部分。施工人员应掌握工程的施工需要,将制作好的信息木板布置在预定的点位,以此保证种植定点放线的准确性。在种植定点放线时,要求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的原则,即:

(1)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图纸,以此保证施工进度符合预计标准要求。

(2)需做好施工前的现场考察,充分了解施工场地的整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以便对工程施工进行指导,促进园林绿化施工作业有序、有序进行。若是施工人员难以理解施工图纸的内容,必须与设计人员进行积极沟通,选择适合的施工方式,确保施工的规范性。

(3)在种植定点放线期间,需及时清除障碍物,确保此环节施工作业能够顺利、有序开展。

2.4植物组合技术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应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气候、环境等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选择,保证所选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有效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在应用植物组合技术时,需掌握技术要点包括:

(1)深入分析植物需要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特性,判断植物是否适应工程所处环境,结合植物的生长要求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

(2)在施工之前,对绿地的性质及功能加深了解,根据绿地的情况对植物种类合理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到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也要考虑到绿地的面积,若是面积不足,则不能选择体积过大或体积过高的植物[4]。需对绿地土壤与植物之间冲突进行处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协调性。

(3)此外,应根据城市的色调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与城市的色调保持一致,进而使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效果得以提升。

2.5确定植物区域

    构建植物区域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植物区域是指植被与环境协调,以合理的生态结构方式体现出植物生长层次的区域。为确保植物区域构建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选择成本小、稳定性强、占用空间小的植物,确保植物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一区域园林绿化施工前,应深入分析该区域的整体情况,综合分析植物区域的优势及功能,结合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植被,以便能够改善城市形象,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为促进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严格做好园林植物养护工作,使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及美观性得以提升。具体而言,主要养护技术要点包括:

3.1植物养护技术

在植物养护中,应控制好植物生长中的水分和肥料,保证植物得到足够的营养。同时,需对植物下的土球进行固定处理,剥离植物外的包装材料,之后完成植物的种植和填土处理。此外,在完成施工操作后,还需对植物附近的土壤进行振捣处理,做好植物灌溉作业,使植物存活率得以提升。

3.2植物灌溉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开展期间,为保证植物的存活率,需严格做好植物灌溉,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对灌溉的水量进行合理调整。在植物灌溉时,要求工作人员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特性认真分析,合理选择植物灌溉方式及灌溉时间,使植物存活率得以提升。因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种类较多,需根据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避免出现灌溉水量过多或灌溉水量不足等情况,进一步提升园林植物存活率。

3.2病虫害预防与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中,应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性,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降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使园林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一方面,应提高工作人员对植物养护的重视性,主动做好植物养护工作,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实现对城市形象的改善[5]。另一方面,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种病虫害的危害性,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食叶类虫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大,若是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合理,那么植物的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出现植物死亡等情况。对此,在病虫害防治中,应深入了解植物的具体情况,对化学杀虫法、物理杀虫法合理选择使用,以此提升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确保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需提高对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的掌握程度,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如合理选择种植土、规范地形整理、做好种植定点放线作业,落实植物养护技术,加强植物灌溉管理及病虫害预防控制等,以此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施工养护质量,进一步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梅.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探究[J].砖瓦世界,2021(16):260-261.

[2]李明军,张建. 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微探[J].丝路视野,2022(11):175-177.

[3]李紫艳.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微探[J].工程学研究与实用,2022,3(10).

[4]李文婧.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微探[J].园林建设与城市规划,2022,4(4).

[5]姜凯.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微探[J].新农民,2022(1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