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用诊疗器械如何消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1

基层常用诊疗器械如何消毒

韦卫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室 广西来宾市 546100

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有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等在消毒灭菌后可重复使用,其消毒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因此做好基层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至关重要。那么,使用后的诊疗器械要如何消毒呢?

1、基层诊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基层诊疗器械的使用频率高,常与医生和不同的患者接触,做好其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是保障诊疗安全的基础,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进行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达到以下要求。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灭菌,再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

(4)疑似或确诊有特殊感染或是其他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的患者,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双层密封后焚烧,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则应执行WS/T367的规定。

2、基层常用诊疗器械的消毒方法

2.1 体温计

    体温计是基层诊疗中最常用的器具之一,患者每次使用后的体温计,需先清洗、抹干,再用75%酒精或是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20min,然后在抹干,用专用容器装好备用。消毒液和放体温计的容器则需每天更换,消毒液容器每周至少消毒2次。

2.2 血压计

    血压计先清洁外表面,每周需要清洗消毒袖带;当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在清洗的同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3 听诊器

    听诊器每用一次就要用75%酒精擦拭听筒,其他部位则每天用75%酒精全面擦拭消毒1次,当遇到体液、血液等污染后需立即更换、消毒。

2.4 压舌板

    基层门急诊中使用的压舌板一般为一次性用品,若重复使用则需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2.5 喉镜

    喉镜使用后需立即用清水清洗,然后用75%酒精棉纱布擦拭消毒,再放入专用容器中备用,有条件的可使用一次性喉镜片,一人一用。

2.6 各种管道

    基层门急诊中使用的各种管道有鼻导管、吸痰管、氧气湿化瓶、一次性吸痰内胆或引流袋、玻璃负压引流瓶、呼吸囊等,其中鼻导管、吸氧管、吸痰管需要一人一次一用一换,属于一次性用品。对于持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需每日更换,而短暂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则一人一用一更换,其清洗消毒流程是先用清水清洗,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溶液浸泡30min,晾干后保存备用。一次性吸痰内胆或引流袋在2/3满时就要更换,封闭各引流口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一次性的各种内胆、引流袋需在有效期内使用。玻璃负压引流瓶清洗消毒方法与氧气湿化瓶相同。呼吸囊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患者使用后需立即彻底清洗,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溶液浸泡30min消毒,冲洗干净晾干后保持备用。

2.7 各种监护仪和心电图机

    各种监护仪和心电图机在清洁前需关闭电源,用棉纱布或是棉球擦拭仪器表面,包括按钮、操作面板等,每日至少1次,然后用75%酒精棉纱布再擦拭一次消毒。然后用干布擦干,严禁水、消毒液等进入仪器中。在擦拭时需注意避免消毒液、清水等进入机壳、开关、接口等处。

2.8 治疗盘及治疗车

    治疗盘和治疗车需每日治疗前后清洁擦拭,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后,需先去除污染物,清洗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溶液浸泡30min,再次清洗感觉晾干备用。

2.9 呼吸机

    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溶液擦拭呼吸机的外壳,面板和按钮使用75%酒精擦拭。而金属接头、湿化罐等则使用压力蒸汽灭菌;螺纹管、雾化器等不耐高热的物品则采用80~93℃消毒烘干,也可采用0.1%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500mg/L溶液浸泡30min消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后晾干保存备用。而呼吸机的内部则无需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3 基层诊疗器械的消毒管理要点

(1)一次性诊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立即根据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

(2)尽量由专人进行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处理,并建立诊疗器械清洗、消毒、保养的登记本,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3)日常做好门急诊的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当出现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污染时,需随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4)日常的清洁以清水为主,若诊疗器械表面无明显污迹,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