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潜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潜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王鑫

准格尔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确保建筑工程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和利益关系复杂的各方,需要有权威、专业的监督机构和监察人员进行全程的监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将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潜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以提高社会大众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对策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1.1政府监督工作未落实到位

在建设项目中,国家会指定相应的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监管,对项目进行监管时,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管,如果有关监管人员的监管不够科学,或者不符合标准,都会对项目的总体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行了规范与规范,而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对建设工程或项目的安全意识是从最低层次的人的视角逐步削弱的,因此,作为政府的监管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管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

1.2相关安全监督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欠缺

对建设工程进行的质量安全监督,包括了建设工程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了建筑设备、建筑原料等。它的监督对象不仅仅是施工人员,还包括了法律、经济等。但是,目前很多建设单位中的质量安全监督部门都缺少专业性,大部分都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士临时拼凑起来的,这就造成了这个部门的总体素质比较差。另外,很多施工人员本身也缺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多监管人员也是这样,他们对施工现场知之甚少,几乎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有关工作人员也会进行很多的违章操作,存在着很多的质量安全风险。

1.3施工器械质量不合格

如今,因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很多的建筑公司或建筑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项目的进展,往往会忽略了建筑工人的精神和生命状况,很多建筑工人在施工时会发生一些违反规定或不认真对待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而在施工设备方面,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对设备的不正确使用,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费用,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会在采购施工设备的时候,挑选出一些品质令人担忧的设备,或者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这些都会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威胁。

1.4质量安全风险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较小

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仍然属于与传统的经济体系有关的范畴,即使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发生变化之后,它仍然不能满足目前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与企业没有分开,在体系建设上缺少了战略规划,对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封闭式监管,二是没有对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进行健全,三是在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被胡乱地堆积,从而对施工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的处理对策

2.1创新质量安全监督体制与方式

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制度和方法进行改革,是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的基本前提,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可以将 BIM技术与大型工程相结合,帮助工程进行质量和安全监管,建立三维 BIM模型,可以将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对风险进行数字分析,从而全面保证监管体系的科学性。建设单位要对本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防止工作职责模糊,边界不清,遇到问题相互推诿,监督工作重叠,浪费资源等问题。在进行监管方法的创新时,应该以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为基础,确保建设质量达到期望的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建设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2强化安全监督技术要点

建设单位要把好监督重点,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对隐患进行防控。比如,在建设的时候,要强化对用电的控制,要真正保证施工场地的用电安全,要与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相联系,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对用电进行操作,要经常对各种电器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在较早的时候就对各种电器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在较早的时候就把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给处理掉,这样就可以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进行全面的保护。在建设的时候,要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建筑工程的特点相配合,或者按照建筑工程的面积比例进行适当的配置,避免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而且要在重要的设施上张贴标志,确保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

2.3关注建筑工程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是决定房屋质量的重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大,在建设中所采用的材料也变得更加的繁杂,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测试,势必会对房屋建设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注意质量检查,不要为了工期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质量检查。进厂的全部物料都要经过检验,根据物料类别和施工要求,选用有针对性的检验方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客观。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之前,要对技术规范进行明确,并对检测设备进行调试,特别是对仪器设备的操作,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的精度。

2.4完善制度提高执法地位

在过去,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健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依据,从而造成了监管机构的作用和作用的弱化。所以,建设企业一定要以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基础,强化和健全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管体制,并以健全的监管管理体制来确定监管工作的规范,将其全面贯彻到建设项目当中。当建设工程在构建制度体系的时候,可以多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并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对其进行完善,从而加强了监督管理部门的功能,特别是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处罚力度,从而从根本上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可能的风险控制起来。

2.5提高监督人员综合能力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能否有效地执行,与有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监理人员没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就一定不能把监理工作摆在第一位,直到出现了事故之后,才会认识到监理工作的职责。监理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建设项目提供保障。建设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建设管理制度,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建设管理和建设管理两个领域。与此同时,还要对监管人员的学习意识进行培训,对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具体性能有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祺.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3):245-247.

[2]萧子越,解妮飞.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