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的工程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土木工程混凝土的工程技术分析

韩菲李红飞张明

610125198407020824   610322198712270338   612526198210272294

摘要: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混凝土因其独特的使用性能,得到了相对广泛地应用。因此,如何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当中,科学地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试,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施工要点

引言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由于受到混凝土材料不合格、技术监督不到位以及后期养护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故此,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团队以及人员加强对于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理念的运用,进而保障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

1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材料不合格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施工材料不合格是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问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施工材料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使得施工材料不达标,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施工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

1.2技术监督不到位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对施工技术监督不到位也是其中的不足之处。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一些施工的单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到位,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同时,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监督不到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

1.3后期养护不合格

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不合格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不注重模板质量,浇筑过程不连续、振捣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对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不重视,使得施工后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提升和施工质量。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2.1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的重要配置材料之一就是水泥,水泥又包括很多种,例如专用水泥、通用水泥等等,不同种类的水泥性能和使用方式都不同,因此,水泥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次,骨料也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材料,骨料包括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两大类,主要由砂石构成,其质量与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

2.2混凝土拌制

在实际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拌制需要对材料和水的量进行控制,如果水量过多,混凝土硬化后会产生水泡,而水泡蒸发后就会导致混凝土内残留大量气孔,混凝土强度自然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的拌制时间没有很好的掌控,导致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将会出现混合不均匀和颜色不均匀等问题。其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就是振捣,振捣的时间需要进行把握,时间不足容易造成混凝土的过于疏松,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出现石子沉淀的现象,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结构安全性。

2.3混凝土配置

大体积的混凝土截面更大,同时内外温差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测温记录等工作。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的配置,配合比的确定极其重要,需要满足土木工程的基本需求,配比要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不可以依靠工作经验制定,使用不经过实验试配的混凝土会给土木工程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4混凝土浇筑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还包括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版质量,模版的质量不过关将导致浇筑成功的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绝大多数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模版的问题都是沾有垃圾或存在细小的混凝土空洞等等,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直接表现为浇筑成功的混凝土表面出现多个小洞。混凝土在未达到要求强度的时候拆模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混凝土的支撑力下降,与钢筋的结合出现问题。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后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进行水化反应,但是实际施工中往往缺少在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甚至很多施工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意义,未经养护的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仅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是不够的,还需要保证混凝土养护的频率,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3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探讨

3.1保障混凝土施工材料

在混凝土施工中,保障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其中的重要措施。故此,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监督,一方面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材料采购厂商的监督,对一些厂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厂商进行淘汰,其次,在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采购中,质检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对于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规格以及大小进行记录,以便日后使用;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进行监督,一旦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替换,保障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例如,在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中,要保障水泥库房的干燥,防止混凝土受潮。故此,在混凝土施工中,保障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其中的重点。

3.2温度控制技术

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混凝土结构的水化反应实际上是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但是,受到混凝土结构特征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充分地释放出来,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在温度应力的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裂缝情况。对此,工作人员在进行配制施工中,可以适当地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过高热量无法释放问题的出现。此外,工作人员施工环节,还可以借助粉煤灰和矿粉等材料,降低水化放热程度。通过此种方式,减少结构性问题,提高材料整体性能;②施工环节中,还可以采用循环水的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制降温。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水管,通过水循环作用,达到控制和降低温度的效果。

3.3现场浇筑技术

对于地板浇筑工作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厚度,选择合适的厚度保证混凝土在能够承受标准负载的力量要求时,还能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模板情况,调整合适的水灰比,使得混凝土的密度以及强度能够达到规定标准,提高其耐久性。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若断断续续的进行浇筑操作,则会对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墙体浇筑,主要是保证其浇筑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控制浇筑厚度在40cm左右,以致于会有良好的扇热效果。最后在顶板浇筑方面,第一是要保证虚拟商店的厚度大于平板的厚度,振动器用于在垂直方向上振动,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振动器来确保均匀振动并提高紧凑性。第二是及时进行平滑处理,如果出现渗水现象,可以用棉纱进行吸收,填塞。

3.4强化混凝土的养护

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土木工程的施工模式就是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优点在于有效缩短工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就是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中,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过关。混凝土的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以后的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可以长久的保持湿润状态,从而保证水泥的充分水化,避免由于天气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对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世磊.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民营科技,2018(05):103.

[2]廖维海.浅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