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过敏性休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1

如何应对过敏性休克

张倩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作为急诊科常见疾病,过敏性休克的进展较快,可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皮肤潮红、水肿、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症状,将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保障安全,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考虑到许多患者与民众缺乏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不知道如何进行治疗,本文将一一进行科普。

一.认识过敏性休克

1.1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

1.2致病因素

①食物过敏。对部分水果、坚果、海鲜过敏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②药物过敏。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剂、放射科造影剂以及各种中药制剂可引起患者过敏性休克,若患者为高敏体质,则其误用青霉素类药物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③昆虫叮咬。部分人群被昆虫叮咬或蜜蜂蜇伤后,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④日常生活接触。如果对粉尘、化妆品、花粉等过敏,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瘙痒、呼吸困难等情况,严重的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

1.3临床症状

①皮肤潮红。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不仅会出现皮肤潮红,同时还会伴有畏寒、皮肤瘙痒、口唇与四肢麻木等症状,随着疾病逐步恶化,还会出现大风团状的皮疹。

②水肿。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鼻子、眼睛和咽喉部位会出现轻微的水肿,并且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喉痉挛等现象,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有食管堵塞、腹部不适的反应。

③血压急剧下降。多数过敏性休克患者都会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此时需尽快进行处理,不然会危及生命。

④意识改变。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还会出现意识状态改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恐惧感、头晕、心慌、烦躁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觉障碍,随着病症的逐渐加重,患者意识会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完全丧失。

二.如何治疗过敏性休克

①抗过敏。患者需尽可能远离过敏原,如过敏性食物、致病药物或拔除残留的蜂刺。

②保障气道开放。医护人员需使患者维持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对其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以保呼吸道畅通,防止因呕吐物堵塞气道而造成窒息。若患者出现威胁生命的气道阻塞,需立即气管插管或床旁气管切开。

④注射肾上腺素。小儿患者注射剂量为0.01mg/kg,最大剂量0.5mg/次,皮下注射,必要时每隔15分钟重复1次;成人首次注射剂量则为0.5mg,选择皮下或肌注,具体用量需结合病情进行调整。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还能对抗部分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若患者出现低血压或对起始的肾上腺素剂量无反应,则应按照1:10000静脉给入适量的肾上腺素,并按照20ml/kg的标准输入生理盐水,如果低血压持续存在,予肾上腺素或多巴胺静脉滴注。

⑤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或呈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对其行心肺复苏术,具体请参考心脏骤停急救法。施救者施救时应注意周围环境安全,并使用呼吸膜,进行自我防护。

⑥辅助药物。如抗组胺药、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与血管活性药物等。

⑦监测生命体征。患者需留院观察,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严重需住院治疗。

三.如何预防过敏性休克

①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休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触一些过敏原,比如空气中灰尘、动物皮毛、过敏药物等。

②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查。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一般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的检测,了解过敏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这些物质能够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④健康饮食。日常生活中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含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以便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⑤及时治疗。患者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如出现头晕、呼吸急促、身体发热等情况,应该立刻就医进行治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导致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