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护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的信息网络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3

如何防护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的信息网络安全

谭宽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为了追上时代大潮,尝试通过互联网处理业务及规范内部流程。互联网为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力作用,但同时信息技术也为企业带来了很多不便,存在泄露信息的风险,极有可能为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保障信息技术支持企业业务,同时又能避免威胁,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企业网络业务展开分析,进一步阐述企业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因素,最终针对如何防范企业网络业务流程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网络业务;信息安全;方法对策

引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竞争企业极有可能通过网络环境漏洞,以黑客手段侵入通过互联网环境,窃取其他企业内部机密,导致企业资料和数据被窃取与篡改,安全系数大打折扣。为此,企业若想长足发展,则应审视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采用安全保护举措,加大保护核心数据的力度,提高企业网络业务信息安全指数。

一、防护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防护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从企业角度来看,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性,有利于维护商业利益及个人隐私。在网络中传播业务信息时,注重保护网络信息真实性、机密性以及完整性,可以防止业务信息被他人非法窃取、利用以及篡改,全面维护个人隐私及利益,以防为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二)防护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信息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在网络系统内,如若出现漏洞,则有可能致使网络通信数据结构遭到影响,而网络通信软件也会因此产生安全隐患,为不法分子侵袭企业网络业务系统提供机会,进而导致企业网络业务数据丢失、泄露。同时,网络具有及时性和开放性特点,企业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速度极快,传输范围极广,企业网络及时性及开放性为企业员工工作及处理业务带来了重大便利,但同时也有可能为不法分子提供盗取信息、篡改数据的机会。因此,企业重视防范网络业务流程中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极具必要性,创建完善的网络业务流程整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已急不可待。

二、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威胁信息网络安全的因素

(一)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实则就是可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及程序代替码,即使是以小程序身份出现的,但是其依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网络病毒具有程序性、传染性、潜伏性等特点。首先,              网络病毒属于可执行程序,但需要依托其他可执行程序而存在,并非独立的完整程序。其次,网络病毒毒通过某一被感染的程序,可以继续危害其他程序。此外,如果病毒是在精心编制的情况下出现的,可以长期地隐藏在某一程序或文件中,在不确定的时间段内感染其他程序,亦或者系统。总结起来,网络病毒存在于电脑程序内,是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可以导致计算机系统紊乱,严重危害计算机的正常使用状态。一旦企业计算机遭到网络病毒的侵害,则无法保障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的信息处于安全状态。

(二)黑客入侵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黑客”这一词汇并不陌生,人们常将其称为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人群。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遭遇通过特殊渠道侵入电脑系统的黑客攻击事件,则会导致企业网络业务流程重要数据被篡改、盗窃,致使网络业务数据数据严重紊乱。“黑客”有两大攻击手段,常见的是破坏性手段,具有极其明确的破坏性目的,以破坏电脑系统数据为目标。还有一种非破坏性手段,目的在于扰乱系统程序,但并不会盗取目标电脑系统数据及文化,破坏程度较前者稍低。

(三)垃圾文件

随着企业电脑使用期限的延长,在系统内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文件,这恰恰就为黑客入侵电脑系统带来了契机,埋藏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文件累积数量的增多,隐患风险指数也随之飙高,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一般来讲,垃圾文件通常依附安全文件而存在,垃圾文件通过安全文件这一渠道混入电脑空间。如果企业使用者打开垃圾文件,垃圾文件便会直接损害电脑系统,极易出现死机或者蓝屏问题,严重威胁企业网络数据安全及用户隐私安全[1]

(四)网络系统缺陷

结合实践发现,在企业长期应用电脑系统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便会导致电脑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进而增加安全隐患。由于系统极易被监控,若不加密操作程序,极有可能被高科技犯罪人群盯上,导致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的相关数据及信息被他人盗取。

三、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中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

(一)加大网络业务数据管控力度

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处理业务,以交互数据信息为核心,在网络系统内存在大量数据。当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为企业用户传输网络业务信息及获取数据带来了便捷体验。同时,随着网络业务数据处理任务量的增多,若在某一环节出现错误,便会导致系统内的所有信息都有可能陷入危险境遇,诱发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2]。所以,在计算机网络虚拟空间下,企业应注重控制计算机安全问题,在每一环节都要加强数据管理及数据控制。

具体来说,首先要强化网络业务数据采集管理工作。由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自带共享特性,受特定规则影响,允许诸多用户共同访问,可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应用率,但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垃圾信息进入系统,受这些威胁因子影响,便会严重侵害数据库系统。因此,企业为了全面保障计算机网络业务数据库系统正常使用,就应加强数据采集环节的防范工作,充分了解原始数据特性及原始代码,使用分类控制手段防范数据风险,并重视管理数据传输时的数据问题。其次,要严格规范操作行为,配备专业的管理机制,使用动态监督方法,针对全流程加以控制,防止出现数据外泄的问题,并应用加密技术备份重点信息,避免数据遗失为使用者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最后,企业需要创建数据库备份以及恢复机制,以确保在系统遭受入侵和破坏后,能稳定恢复重要信息。

(二)加密网络业务流程信息数据

在加密网络业务流程信息数据过程中,应用全新数字方法,重新收集、管理及组织数据,增强数据信息安全指数。数据加密技术历史悠久,随着科学技术水准的提高,该项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这一项技术时,主要是针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按照计算机编程语言处理方法,令其变为不可读代码,只有解密后,才能继续应用。目前,在计算机领域,存在诸多主流数据加密技术,比如数字签名技术以及非对称加密技术等,在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优良作用。提到数字签名技术,主要包含端对端加密以及链路加密等两种范式,链路加密是采用不同密钥保护链路传输时的信息,而端对端加密主要是应用加密软件方法保护信息[3]。企业网络业务数据使用者需要发挥密钥的作用,才能接收数据。此外,有关数字签名技术,能够恰到好处地保护数据的私密性及完整性,能够进行电子验证以及电子文档辨认,全面保障企业网络业务流程信息数据不被破坏。

(三)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作用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与日俱增,企业网络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企业网络业务数据传输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病毒辐射范围有所扩大,为很多企业用户带来了巨大困扰。在具体工作中,企业用户应增强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这是目前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大策略。比如,可以应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内的关键构成内容,可以防止企业用户的网络遭到其他网络侵害,属于“隔离方案”,能够屏蔽外部访问[4]。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企业业务数据合法访问期内仅允许两个防火墙访问内部机密信息。此外,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在使用防火墙技术外,还应及时更新系统版本,这样才能提高系统应用性能。个人用户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时,应注重安装杀毒软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黑客入侵,并避免木马病毒侵入。但是,在安装杀毒软件后,企业需要定期更新与升级杀毒软件。最后,需要掌握入侵检测技术,这属于新型的防范技术,能够有效防御内部入侵及外部入侵,具有主动防御特点。入侵检测系统核心不在于防范,而在于检测,无法全面阻挡各种今外界入侵。在企业有关技术人员检测后,若发现系统存在异常动态,便会接收到来自系统发出的警示信号,进而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制定解决方案,能够将入侵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

(四)企业定期组织员工网络培训

首先,应增加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力度,促使其意识到应对网络业务流程中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为此,企业网络信息部需强化社会责任感,动态监测计算机网络安全趋势。必要之际,为企业用户进行提示,引导用户安全操作,增强用户网络服务体验。其次,所有企业用户都要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严格约束自我行为,禁止浏览非法网站,主动更换账户密码,维护个人网络合法权益。最后,企业要规定期限组织员工参加网络安全培训活动,保障企业内部员工意识到网络安全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及职责,确保其内部员工在处理网络业务时能规范操作,并且维护业务信息安全。在企业内部,可以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奖惩机制,保障员工在思想层面认知网络业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真正将企业网络业务信息安全防范工作落在实处[5]

(五)健全企业网络信息防毒机制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均遭受过病毒对网络业务数据信息的摧毁事件,一旦企业网络业务信息被摧毁,则会严重影响正常办公效率,并且导致企业内部重要信息被泄露。为此,企业重视建构防毒机制尤为关键,提高杀毒软件性能,保障信息网络安全性,以确保企业能在安全网络环境下处理各项业务。具体建构防毒机制时,应做到下面几点:

其一,创建企业网关防毒机制,主要在网络Internet出口处设置放毒设施,这一设施可以阻挡从外部入侵而来的网络病毒。如果外部病毒要入侵企业网络系统,在防毒服务器扫描后,则可进一步进化网络环境,逐一扫描并过滤病毒,不会为任何一细小病毒留有可乘之机。网关防毒机制发挥着强有力的过滤作用,可保障网络业务系统信息出入安全,避免网络业务信息数据系统被病毒入侵。

其二,企业要创建服务器防毒机制。服务器防毒主要指在企业网络内部设置保护机制,在拦截外部病毒基础上,强化内部网络防毒效果。如若内部有病毒入侵,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服务器运行状态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继续运行。因此,创建服务防毒机制,是保障企业防毒软件正常运作的前提。只有内外联合防毒,才能保障企业网络业务数据信息安全性。

其三,创建客户端计算机防毒机制,客户端属于计算机中被病毒入侵率最高的节点。由于涉及众多数量,所以保护难度较大。因企业使用者不同,并非所有企业网络用户都具有杀毒意识、防毒意识。因此,就要求企业创建强大的计算机防毒系统,由内而外的抵制计算机病毒入侵企业网络业务流程数据系统,保障企业内部每一客户端计算机都能得到保护[6]

(六)创建企业网络安全预警系统

企业在具体防范网络业务流程信息安全问题时,应在计算机重要位置创建网络信息体系,以便能有效应对计算机遭受重创带来的各种风险。在网络信息体系内包含预警模块以及病毒防护模块,企业定时定点监督及控制企业内部计算机,找到极有可能威胁企业电脑系统的危险因子。若企业未及时发现危险因子,极有可能致使其穿破防火墙,严重损伤企业网络系统。所以,创建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极具现实意义,在任意时间段及任意计算机系统任意位置都能迅速定位木马发出地与目标,为专业人员防范企业网络业务信息风险带来便利,方便其快速查找病毒及定时监控,从而提高企业网络业务安全防护效果。

结束语:总之,企业若想有效防护网络业务流程中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就需要营造优良的网络防毒环境。因此,企业要采用内部打击及监督措施,严防企业业务信息被泄露,为企业员工提供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促使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红.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27-28+112.

[2]郭舒扬,王宁,李伟宁.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要点及其实践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3):100-101.

[3]郭东华,王庆.解析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J].现代经济信息,2020(05):22+24.

[4]贾美玉.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1):255-258.

[5]刘俊.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241-242.

[6]李静,张松林,高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与防护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