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问题研究

杨艳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610400

摘要:当前,城镇化战略在我国各地的深入实施,促进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及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成为了大众安居乐业、享受国家发展红利的主要载体。而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机电一体化的合理运用能够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是工程施工的可靠助手。但受诸多因素的客观影响,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市政工程的正常施工。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市政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总结问题所在,并推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机电一体化应用问题;应用方法

现阶段,将机电一体化科学应用于市政工程中,能够大幅提升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水平,加强施工作业精细度,实现电子控制系统的自检自查,确保市政施工任务可在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的顺路竣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机电一体化的作用优势无法得到展现。对此,围绕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探明具体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继而充分彰显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价值,助力市政工程有序施工。

1.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问题

1.1软件设施安全性低

当前,机电一体化在市政工程中的常见应用途径有: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中固定安装微型控制系统,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或是在小型电子设备中引入信息处理系统,如施工监控等,达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目标,增强机械设备控制能力、动态信息处理能力[1]。在此间,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良性运转需要多样软件设施的有力支撑,如自控程序、信息处理程序等。然而,受技术限制,这些软件设施现存部分信息安全漏洞,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系统波动、黑客入侵等,将对机电一体化的安全应用带去负面影响,造成设施安全问题发生,阻碍市政工程的稳定施工进程。

1.2设施供电稳定性弱

为实现机电一体化,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需在机械设备等辅助施工工具中安装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需以电能支撑运转的硬件设施,而这就对市政工程施工带去了较大的用电压力。另外,这些硬件设施的大量加设,将直接增加施工现场供电管线体系的复杂程度,可在无形中增长供电系统突发断电事故的风险几率。一旦断电事故发生,这些硬件设施将停止运转,将导致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陷入“停运”的不良状态,延误工期,甚至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危害性较大。如在夜间施工中,照明系统的突然“崩溃”,将成为施工人员高处坠落的不安全隐患,威胁其人身安全。

1.3设备操作水平有限

将机电一体化有机结合于市政工程的施工作业,可显著提高机械施工的精准度、细致性。如在市政公路工程摊铺路面沥青的作业中,可操作机电一体化的摊铺机械设备,针对性利用其精准供料的性能表现,将路面作业的平整度控制在0.127m/3m,优化摊铺施工效果[2]。另外,市政工程施工常用的机电一体化搅拌机械等,均自带电子称量系统,可进行自动化、高精准的物料称重,强化施工精度。然而,因部分施工人员未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所以使得其难以正确操控机电一体化系统,导致错误操作、实物操作等问题频繁发生,影响正常施工。

2.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策略

2.1加设安全防护系统

为加强机电一体化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安全性,应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软件配置中,着重建设与之配套的安全防护系统,如运用防火墙,引入信息加密技术等安全防护手段,科学完成软件设施配置的优化,解决机电一体化在市政工程中的安全性欠佳问题。例如,结合实际,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现有的边界位置,对应增设智能防火墙;还可通过SSL技术的合理运用,为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控部分的TCP/IP增设标准化的安全协议,最大限度规避核心信息的泄露;同时,还可以机电一体化应用需要为导向,在信息安全领域市场中,购置个性化的安全防护系统。进而多维度增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

2.2科学设计供电线路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备的供电中,为保证持续性供电,避免突发短路、停电、断电等用电问题,破坏市政工程有序施工的作业秩序。应从实际出发,按照施工需要,科学优化、调整原有备用供电体系,保障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效果。即在优化设计供电线路方案时,可优先选用分阶段母线方法,为各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程序设计出互相独立的回路。在此过程中,应按照施工现场的布局分布,着力避免缆线呈现出距离过近,或是互相交叉的不良状态,预防断电现象的突发,支撑市政工程的施工任务稳步推进[3]

2.3注重开展教育培训

为最大化发挥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优势,减少来源于“人”的负面影响,应常态化组织施工人员开展专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即诚邀机电一体化、市政施工领域的权威学者,或是优秀的一线施工人员,担任教育培训的主讲人。并要求这些主讲人围绕系统操作、施工技术、设备运用等多元主题,展开生动、详细、专业的解说。促使施工人员深化对机电一体化的认知及理解,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施工作业中,突出机电一体化的作用效用,辅助市政施工作业有序、稳定的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其施工建设质量必须达到我国有关标准,并在既定工期内,顺利投入社会运转使用,造福大众。对此,在新时代下,市政工程的施工需创新应用机电一体化,增强施工精准性,保证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及效率。然而,在工程施工中,受外在因素的负面影响,使得机电一体化应用存在大量问题,亟待有效解决,以此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的功能作用。本文梳理总结了软件设施安全性低、设施供电稳定性弱、设备操作水平有限这三个突出问题,且分别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措施方法,旨在破解当前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难题,推动市政工程在预定工期内圆满完工。

参考文献

[1]王雪颖,张天宝.市政工程碳排放数据库框架体系构建及减排优化[J].建筑技术,2023,54(14):1717-1720.

[2]饶慧.解析机电设备在市政施工中的有效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2):146-148.

[3]陈金祥.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4):36-37.

作者简介:杨艳(1985—),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