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对烧结生产和高炉冶炼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TiO2对烧结生产和高炉冶炼的影响

王强  冯二莲

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分析TiO2对烧结利用系数、转鼓强度以及冶金性能的影响,采取提高SiO2/TiO2比值、提高料层厚度和配碳量、配加氧化锰、氧化硼、萤石等措施,改善烧结矿质量和利于高炉稳定顺行。

关键词TiO2烧结矿  质量  转鼓强度  冶金性能     

1 前言

随着钒钛磁铁精矿粉用于烧结,需要了解掌握高钛矿粉对烧结生产的影响,找出烧结矿矿物组成随TiO2含量变化的规律,以及高钛烧结矿对高炉冶炼的影响,为综合利用高钛矿石资源和提高烧结矿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2 钛烧结矿的质量问题

2.1 钛烧结矿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低

钛磁精粉烧结,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低源于TiO2对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钛磁精粉成球性和可烧性差于普通磁精粉,且形成的钙钛矿CaO·TiO2黏结相黏度大,料层阻力大,垂烧速度慢,利用系数低;TiO2极易与CaO反应生成熔点高、硬度大而脆的钙钛矿和钛榴石物质,使混合料熔化温度上升,液相量减少,混合料烧结性能差;渣相熔化温度上升,流动性变差,影响液相扩散与同化;钙钛矿阻碍磁铁矿氧化,使磁铁矿增加赤铁矿减少,且TiO2消耗大量CaO减少游离CaO,降低铁酸钙;钙钛矿结构致密还原性差,减少烧结矿孔隙结构,不利于其它反应的进行以及液相形成和流动,这是TiO2影响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的主因。某试验研究表明碱度2.45的烧结矿中铁酸盐液相较多,钙钛矿液相减少;随着TiO2含量升高,转鼓强度和成品率呈降低趋势,TiO2含量低于9%时降低较快,9%~10%时降低幅度趋于平缓。

烧结过程实质是铁矿粉与CaO、SiO2、MgO、Al2O3等组分同化的过程铁矿粉同化性是低熔点矿物生成液相的基础同化性好生成液相能力强利于增加液相黏结相提高固结强度同时铁酸钙生成能力强。研究表明钛磁精粉同化性差于普通磁精粉,且生成钙钛矿不利于液相流动;钛磁精粉连晶强度低于普通磁精粉,所以钛磁精粉烧结不利于提高转鼓强度和还原度。

2.2 钛烧结矿还原度差

随着TiO2含量升高,还原度呈降低趋势,TiO2含量超9%时还原度降幅有所减缓。还原度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随着TiO2提高,钛磁铁矿增加,同时高熔点脉石类矿物(如钙钛矿)也增加,易还原的钛赤铁矿和铁酸盐减少。

2.3 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mm

随着TiO2的增加,RDI-3.15mm指标呈升高趋势,TiO2超9%粉化率升高幅度有所减缓。钛烧结矿RDI-3.15mm高的原因如下

1)钛烧结矿中菱形赤铁矿还原过程中晶型转变体积膨胀碎裂,且固溶TiO2Al2O3、MgO的多组元固溶体膨胀系数不同,还原时应力大小、方向不同,使烧结矿还原粉化。

2)钙钛矿分散于渣相和铁矿物之间,减弱硅酸盐的黏结作用以及钛赤铁矿和钛磁铁矿的连晶作用。

3)固溶于硅酸盐相(包括玻璃相、钛榴石)中的TiO2、Al2O3显著破坏其断裂韧性,还原过程中受应力作用进一步扩大裂纹,TiO2含量越高这种破坏作用更强。

2.4 钛烧结矿软熔性能变差

随着TiO2的升高,开始软化温度T10和软化终了温度T40有所升高,软化带下移但软化区间变宽;开始熔化温度Ts和开始滴落温度Td上升,熔滴带下移但熔滴区间变宽。软熔带越宽,则上升煤气流阻力越大,越不利于高炉强化冶炼和顺行。

高炉生产中,较高软化温度、较窄软化区间、较高熔滴温度、较窄熔滴区间(软熔带下移且变窄)是相对理想的软熔带状态。

2.5 钛烧结矿炉渣特性

高炉炉渣成分来源于原燃料所带入的脉石成分,冶炼普通烧结矿形成(CaO+MgO)/(SiO2+Al2O3)四元渣系,而冶炼钛烧结矿则为(CaO+MgO)/(SiO2+Al2O3+TiO2)五元渣系,五元渣系炉渣相对于四元渣系最大的特点在于炉渣熔化温度升高,形成泡沫渣,炉渣变稠,炉渣脱硫能力低。

钛烧结矿还原过程易形成泡沫渣且渣液黏稠,渣铁难分离,滴落困难,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比普通矿明显。

3 改善钛烧结矿质量的措施

3.1 提高烧结矿SiO2/TiO2比值

增加富矿粉比例,提高烧结矿SiO2/TiO2比值,不仅改善混合料原始透气性,而且减小烧结过程阻力,增加液相量,提高成品率;降低MgO、Al2O3、TiO2等高熔点矿物,增加低熔点渣相,降低开始软化和开始熔化温度,开始熔化温度降低幅度更大,软化和熔滴区间变窄,改善烧结矿软化和熔滴性能;降低烧结矿中和滴落渣中TiO2含量,增加硅酸盐黏结相,减少钛的还原和TiC、TiN的生成,降低开始滴落温度,滴落顺畅且间隔时间短。

3.2 提高料层厚度

通过强化制粒提高料层厚度,增加烧结过程氧化性气氛,增加铁酸盐相减少玻璃质,改善还原度和低温还原粉化率。

3.3 提高配碳量

随着TiO2含量的提高,混合料熔点升高,需要较高烧结温度,适当增加配碳量可使燃烧带维持较高温度,利于增加液相量延长矿化时间,提高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

    提高配碳量还原度有所降低,但低温还原粉化率改善,虽钙钛矿增加,但矿物晶体发育良好结晶完善,熔融致密层多,更有利于提高转鼓强度。

3.4 配加氧化硼、铁锰矿、萤石

配加0.5%~1%的B2O3则提高烧结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硼化物强化烧结机理是B3+半径小,带电荷多,活化能力很强,降低液相熔点和黏度,改善料层透气性,增强氧化性气氛,利于液相中Ca2+向Fe2O3表面扩散,增加低熔点铁酸钙和含硼硅酸盐含量。

烧结过程中,铁锰矿、萤石有助于低熔点矿物的形成,降低液相黏度,提高液相流动性,加快烧结速度和传质传热。

3.5 高炉配加萤石、氧化锰、氧化硼消泡减稠,促进渣铁分离,提高脱硫能力。

配加萤石、氧化锰、氧化硼有助于提高炉料的软化温度,使软熔区间变窄。

萤石中的氟降低渣相熔点,降低开始熔化温度,改善炉渣流动性,抑制TiC、TiN的生成,渣液变稀,渣铁好分离,滴落物增多;萤石可使高炉下部软熔带氧势增加,减少钛的过还原。

高钛渣中有较多TiN和TiO2,TiN熔点高达3140℃,在渣中以固体形式存在,增加渣黏度,加入MnO后减少TiN和TiO2,减小炉渣黏度,改善炉渣流动性,减小料柱最高压差,滴落顺畅,熔滴区间变窄。

氧化硼可减少烧结矿还原软熔后期钙钛矿的生成,降低滴落温度。

4 结语

4.1 随着TiO2含量升高,混合料熔化温度升高,液相流动性变差,液相量减少,烧结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下降,还原度降低,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mm升高。

4.2 随着TiO2含量升高,矿物组成中钛赤铁矿和铁酸钙含量减少,钛磁铁矿和钙钛矿含量增加,矿物形态和结构变差,是烧结矿质量下降的主因。

4.3 高碱度下TiO2对烧结矿产质量仍有较大影响,在碱度2.45下铁酸盐液相较多,钙钛矿液相减少,而碱度超过2.3易形成高熔点(2130℃)硅酸二钙2CaO·SiO2,熔滴区间变宽,渣铁难分离。

4.4 尽量降低烧结矿TiO2含量,采取提高烧结矿SiO2/TiO2比值,提高料层厚度和配碳量,配加氧化硼、铁锰矿、萤石等措施,改善钛烧结矿质量。

4.5 高炉配加氧化锰、萤石、氧化硼改善炉料软熔性能,减小炉渣黏度,改善炉渣流动性,消泡减稠促进渣铁分离,提高脱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