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你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1

心电图,你了解吗?

苏秀梅

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 乐至,641500

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信号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心电图的检查过程通常是无痛、无创、快捷和高效的,对于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检查过程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电图是通过将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信号。心脏是一种生物电器官,它会产生微弱的电流,这些电流可以通过电极测量并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会形成一系列的心电图波形,每个波形都包含了特定的信息,包括心跳的频率、节律和形态等。

心电图的原理是基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它们会产生电位差,这些电位差会沿着心肌纤维传导,最终产生电流。通过测量这些电流,我们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

二、心电图的检查过程

心电图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然后由医生将十个电极依次放置在患者各个部位,其中四个肢体导联需要夹住患者的四肢,其他六个胸导联则需要放置在对于胸部位置,分别是V1和V2分别放置在患者胸骨右缘和左缘的第4肋间,V3放置在V2和V4的中间位置,V4放置在位于患者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处,V5和V6则分别放置在患者左腋前线、左腋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位置。在电极放置完成后,需要将心电图机启动,然后对患者心电图的波形和数字波动进行观察,知道患者心电图波形和数值波动处于平稳状态以后才开始进行心电图的记录,记录约1分钟,通过心电图图纸将其打印出来,并交给医生分析。检查过程中,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患者应该做好配合工作,整个过程保持平静,不要过于紧张,检查前也不要运动。

三、心电图各导联代表什么意义?

I、II、III、AVR、AVL和AVF属于肢体导联,肢体导联分为双极肢体导联I、II和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和AVF。V1、V2、V3、V4、V5和V6被称为胸导联。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添加引线V7、V8和V9。I、avl代表的是左心高侧壁;Ⅱ、Ⅲ、AVF导联代表的是左心下壁;V1~4导联代表的是心脏前壁、V5~6导联代表的是侧壁;V7~8导联代表的是后壁。

四、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电图是一种快速、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心律失常;(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肌病变;(4)先天性心脏病;(5)心力衰竭。

心电图在诊断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还可以检测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的症状,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例如,通过测量心电轴和心电图波形,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位置和结构;通过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和病变程度。

五、心电图阅读、分析、诊断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对于心电图的阅读、分析和诊断,通常遵循的这样一个过程:首先需要检查心电图,对定准电压、走纸的速度进行确认,查看是否有导联记录,或者标记错误,需要将存在的伪差或干扰因素排除掉,比如肌肉震颤、交流电干扰等。接着是对患者心脏位置做出判断,主要通过心电轴偏移的度数及是否有钟向转位进行判断,确定好心脏位置后,需要明确患者的主导心律,并将P 波找出,分析其出现的规律,确定是否为窦性心律。若不是窦性心律,需要分析起主导作用的异位心律是哪个。接着就是对 P 波与 QRS 波群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需要特别留意个导联 P 波和 QRS 波群的形态、时间以及电压变化,并根据个波形出现的顺序、P-R 间期的长短及是否固定等情况对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作出判断。接着就是对 ST-T 改变及改变类型进行观察,特别是 ST 段的移位情况和移位形态、T 波的形态改变,以及出现改变的导联及导联数量。最后结合测算结果,将心电图特征系统的列出,明确心脏至少在心律、传导、房室肥大和心肌四个方面有无异常,然后紧密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资料,最终得出具体心电图诊断。

六、小结

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信号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心电图的检查过程通常是无痛、无创、快捷和高效的,对于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心电图的结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患者应该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咨询医生,了解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后续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该配合医生,保持平静和舒适的体位,避免过度紧张或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