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填方地基处理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建筑工程高填方地基处理及应用

陈坦坦  

身份证:370481198807181819  

摘要:高填方地基主要是指地基累积沉降大、地基填筑高度较高且填筑面积较广的地基工程,此类地基工程施工工序复杂,需要的填料较多,导致填筑施工中经常存在各种问题,地基的填筑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沉降问题。在高填方地基填筑完成后,由于地基的特性,经填筑压实的土体会在土体自重以及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地基下沉的问题,严重影响安全。因此,应加强对高填方地基施工要点及下沉处理措施的研究。

关键字:建筑工程;高填方地基;应用

1地基工程施工方法

高填方地基施工的方法如下:

(1)作业前开展试验分析,明确压实参数、机具组合、填料含水量等,为地基工程施工作业提供依据和参考,促使工程规范化施工,保障地基工程的建造质量。

(2)对地基填筑施工段开展全面勘察,明确地质条件,如果存在特殊地基则要遵循规范和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处理。地基工程施工前做好地面杂物与树木的清理,再开展整平和排水以及晾晒等系列操作。若原来的横坡或者纵坡坡度大于1∶2.5,按照作业要求开挖2m宽的台阶,使用压路机开展碾压处理,保障碾压作业的压实度达到要求。

(3)运料前做好材料的质量试验,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后再使用。装料使用挖掘机+装载机进行,完成后使用自卸车运输到填筑区。组织卸料作业前,依据自卸车运输量,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填料作业前使用石灰石制作网格标记,根据从远到近的原则卸料,做好填料量的控制,保证松铺的厚度达到要求。

(4)填料运输到指定位置后,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处理,再对填料开展反复碾压,保证压实的效果。初平处理后,设置相应的路拱进行排水。若机械设备无法达到,那么组织人工找平作业。

(5)结束表面的平整处理后,借助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开展碾压作业。整个碾压施工作业期间,直线段遵循由两边到中间的顺序作业。如果是半径很小的曲线,则由内到外操作作业,在横向需达到0.4~0.5m的重叠;纵向需要达到1.0~1.5m的重叠,不可以出现死角和漏压等问题。为保障高填方地基的施工质量,碾压作业期间严格控制压路机速度,不可以超过4km/h,地基初压时开展静压,之后开展振动碾压。对于大型设备无法触达的位置,组织人工强夯处理。此次工程施工路段的工期紧张,留给地基工程自然沉降的时间少,因此要按照设计标准做好地基的冲击碾压处理,每填筑完1.5m便需要连续冲压20~30遍,促进地基沉降。采用强夯法作业时,依据技术规范和要求确定强夯机的类型和夯击次数。

(6)填方断面上的边坡线要求在每侧超宽50cm,进而保障压实度达到要求,为防范断面尺寸误差问题的发生,在直线段根据20m的间距布置边桩;曲线段按照10m的间距设置边桩。除此之外,需要根据20~50m间距使用绳子和旗杆制作几何断面。

(7)高填方地基施工内容完成后,组织排水设置达到指定位置,开展地基整修处理。整修作业前需修复所有标桩,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对地基中线位置和宽度等开展检查。强化边坡的坡度大小控制,根据设计的方案设置标志线,组织工作人员使用坡度尺做好坡度监测。若锤球垂线与对准线未重合,证明坡度没有达到要求。当地基整修工作结束后,对两侧超填的部分需要切除,低的边坡使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做好整修处理,高的边坡利用挖掘机结合人工做好整修处理。

(8)正式作业前,在沉降范围外选择稳定的位置布置3~4个观测点,借助测微仪和全站仪等设备确定基线方位和基点高度。按照作业要求,观测点都必须制作为钢筋混凝土墩。整个填筑作业期间,利用全站仪做好观测分析,明确测点初始位置,并且做好全面记录。根据观测的数据信息,掌握地基沉降程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质量控制措施

2.1完善图纸设计,重视施工处理

建筑工程高填方地基施工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图纸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严格把控图纸设计的各项细节,并高度重视施工处理,从而保证高填方地基的整体施工效果。设计人员应提前完成高填方地基全面调查工作,深入了解现场地质、地形等条件,然后结合建筑施工要求等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确定详细的施工技术参数,从而为高填方地基的顺利施工创造良好条件。此外,根据高填方路基施工要求等确定材料类型与机械设备型号等,通过对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的严格把控,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与安全性问题。

2.2加强地基基底处理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具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地基基底,以进一步增强地基基底结构的承载力。若是项目现场地基为软弱地质条件,则应选择超挖换填与强夯方法等相关措施处理基底。而在基底处理之前,需要将基底中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干净,然后进行超挖回填以及强夯处理。待基底强夯处理完成之后,通过动力触探方法实施基底结构承载力测试,以确保处理后的地基基底结构承载力符合施工要求。

2.3严控地基材料

地基填料直接关系到高填方地基的整体施工效果,所以必须对地基填料的选用进行严格控制,填料不可存在泥炭与有机土等。同时填料必须具备良好的强度以及粘结性,以试验的方式确保地基填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符合规定要求。基填料的级配应保证科学、合理,从而才能够提升高填方地基施工质量。

2.4地基压实控制

在高填方地基压实处理之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检测填料的含水量,将填料的含水量控制为最佳含水量±2%。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地基压实设备的型号及数量,而在具体碾压作业阶段应认真贯彻碾压顺序以及碾压原则,其中压路机的轮迹重叠宽度需要控制不低于1/3。首先采用静压方式进行碾压,然后通过振动方式实施碾压,以有效提升路基表面的压实密度与平整度。同时禁止压路机随意调头与停车,待地基前后碾压沉降量<2mm,则表明地基的碾压效果符合设计规定要求。此外,还需要对地基横坡进行合理控制,确保符合高填方地基施工阶段对临时排水的要求。

2.5地基沉降观测

为了能够有效检测高填方地基的压实效果,需要在地基施工阶段实施沉降观测。通过对地基沉降进行观测,能够准确判断得出地基的整体施工效果。选取试验路段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合理布设,然后安排专人负责观测与记录地基沉降变化情况。在高填方地基施工阶段,当地基填筑1.0m就需要完成1次地基沉降观测,采用的设备为水准仪,而高填方地基施工完成之后,则要每月进行1次观测。结合实际观测数据情况,准确判断出高填方地基的施工质量,从而防止高填方地基出现失稳问题。

2.6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高填方地基施工过程中,在保证高填方地基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施工安全控制,根据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地基施工具体状况,合理编制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方案,为高填方地基安全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尤其要重视高填方地基现场施工监管,及时发现与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引发安全事故。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基类型,而高填方地基作为常见的类型之一,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要点的把控,施工结束后加强对高填方地基的沉降监测,如发现地基存在下沉的问题,则应及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飞飞.浅谈高填方填筑体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03):172.

[2]张莹.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及地基处理策略浅谈[J].居舍,2019(03):25+30.

[3]张松柏.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及地基处理策略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8(41):25-26.

[4]杜清超,刘海源,李成芳.组合地基处理技术在高填方建筑场地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2018,17(08):47-49.

[5]杨印旺.高填方地基边坡稳定性可行性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5,44(S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