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高效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研究

陈雷

四川渠县三汇镇第二小学 四川渠县61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数学中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传统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纷纷做出了转变和调整,人们愈发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高效的数学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培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高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究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高效提问 具体策略

【引言】现阶段,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应重视课堂提问,便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实力。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可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能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对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特征与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提问策略,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形式过于单一

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首要问题仍是教师的提问形式过于单一。同时,在很多教师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没有关注学生本身对问题是否有兴趣,也没有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在面对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时间也比较短。此外,则是从课堂问题设置的评价机制来看,往往也比较死板,仅仅是将回答的正确和错误当作了唯一的评判标准,缺少对知识的延展,也缺少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这便使课堂的问题变成了课堂的考核,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成长。

(二)教师问题设置忽略对学生的启发性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也缺乏问题设置中的启发性。问题设置的本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问题剖析来理解数学的规律和本质,是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但是从目前很多教师的课堂问题设置来看,仍是以考核式的问题为主,或者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难以通过问题得到思考的机会,更像是一种课堂上机械性地师生互动。

二、高效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提高课堂问题设置的启发性

针对以上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问题设置的启发性,要切实对焦学生的思维成长需求,实现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也帮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进一步掌握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深化数学规律和数学本质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时,通过公式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了二者的转化过程后,在去两者面积公式的关系,甚至是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自行推导公式。比如圆柱体的学习,便是建立在圆形公式基础上的,对圆柱体的进行乘法处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的公式掌握要更加灵活,也在理解了公式和图形的本质后,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面对今后的数学问题,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结合学生特点简化问题理解难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来进行问题设置。一般认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比较难,那在学生进行数学理解时,必然会感到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对问题做好简化,保证学生的理解,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的理念来设置问题,分别关注基础性的数学知识、重点的数学知识以及难点的数学知识。一方面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来设置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来设置问题,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水平。

(三)增加数学课堂练习凸显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课标提倡高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方面,如何凸显数学课堂的高效率?笔者认为,精选练习题是重点。当前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是:目标不明确,习题普遍繁多,题型没有层次性,出现了一节课老师教累了,学生对知识没掌握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高效性,是我们数学老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有针对性 课堂练习要紧扣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练习。紧扣教学目标,目标明确,精选习题。要有时效性 在教学新知识结束后,立刻进行练习,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对学生掌握情况作了检查反馈。老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查漏补缺,使教学更高效。

(四) 注重提问的目的性与数学性

教师的精心预设是实现高质量课程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效果如何只要通过观察教师的引导与提问就可以体现出来。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体现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提问要问到“点”上,只有这样才能仅仅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思维提问,确保语言的严谨性,例如在面对情境图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哪些数学信息?”“数学信息”界定了问题的范围,明确了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明白不是要描述画面而是有目的去寻找有用的信息。

例如,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直接提问“同学们分别观察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发现呢?”学生明确问题方向观察出余数都比除数要小,紧接着教师在提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学生通过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其中规律,如果让学生对算式直接进行对比与观察,问题不明确,就会出现“放”的太多,“扶”的太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不精走不稳甚至摔跤。

结束语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研究的方面很多,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深入解读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适时地鼓励,精选练习题,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中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5(35):147-147.

[2]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