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崔东滨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  天津市  300467

摘要:国家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控制工作的关注力度,由于建筑工程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主体结构检测的关注,使其将应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控制工作时,需要做好各项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制定出优化施工方案,全面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足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出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真正作用。对此,建筑工程要积极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力度,制定出有效实施措施,为相关单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检测水平,从而有效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控目标。基于此,对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实施措施。

关键词:主体结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加速,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工程质量和效果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很多工程项目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也会给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建筑工程在项目现场施工的环节,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比如材料、设计方案、机械设备、地质条件、水文状况、自然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不受人员控制的。如果在现场管理中存在失控的情况,导致工程施工效果无法满足标准,为最终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该全面落实工程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管理有效地进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标准,为住宅建筑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1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作用

1.1优化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工作是以主体结构工作为目标,相关工程人员需要积极加强对主体结构的全面分析,对工程材料以及施工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获得准确的质量评估结果,以此落实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关注力度,以此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1.2保证施工质量

积极落实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工作,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水平,做好主体结构检测强化,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建筑工程需要加大对主体结构审查力度,以此满足质量监督控制目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分析,以此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能够有效满足整体设计标准,积极落实质量监督工作,全面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对此,积极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作,能够有效发挥出质量控制作用。

2主体结构质量监督的问题

2.1地下室的分部划

在工程实践中,部分参建单位对地下室应划入地基与基础分部,还是主体结构分部会存在疑惑。分部工程划分原则是:按专业性质、工程部位确定;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确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地下室划入主体结构分部。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从现行规范中,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内容来看,地下室划入主体结构分部更合适;许多质量监督机构同时兼顾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防质量监督将地下室划入主体结构分部,地下室划入主体结构分部对质量监督机构协同开展土建质量监督、人防质量监督更为便利。少数情况下,地下室为箱形基础,则可划入地基与基础分部。

2.2主体结构验收责任主体是否包括勘察单位

勘察单位是否是主体结构验收的责任主体,换言之,主体结构验收会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是否要参加,经常被讨论。从主体结构验收会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不需要参加。但是,参加验收的人员中,除指定的人员必须参加验收外,允许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加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可在质量监督交底会议的时候,向参建单位明确勘察单位是否参加主体结构验收会议,让参建单位做到心中有数。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3.1质量管理标准化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对提高工程行业的整体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为了提升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可采取以下措施:设立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建立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组、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案、提高现场质量检查标准与控制力度等。主体结构阶段对应的建设行业评奖主要是优质结构,现称为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分为省级质量管理标准化、市级质量管理标准化。以市级为例,有申请意愿的项目,由施工单位于项目开工前向工程所在地的质量监督机构提出申报,逐级上报。市级质量管理标准化主要考察以下内容:楼层内实物样板展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质量问题及质量投诉的处置、质量控制三检制、质量检验及验收、成品保护等质量行为标准化和结构工程、屋面工程等内容。市级质量管理标准化,宜在主体结构完成80%至主体结构验收前进行评价。

3.2加强工作流程的管理

管理制度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提供基础,同时要保证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地进行,所以就要落实制约和激励两个方面的措施。管理制度体系应该能够嵌入到工程实施的各个细节,每个细节的工作都要遵守管理制度要求,从而可以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对每个施工的环节进行细化管理,保证每一项工作都有制度可以遵循,才能更好地约束人员的行为,也能使得现场施工可以顺利,进行不会给工程的实施效果带来任何的负面影响。

3.3楼板厚度检测

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楼板厚度进行检测时,主要采取水准仪检测、钢卷尺检测、电磁检测等方法对楼板厚度、承载力进行检测,其中钢卷尺检测需提前预留检测洞口,常用于建筑结构完工后的随机抽检;水准仪检测与电磁检测是现今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检测效率高且数据准确。检测时,检测人员可选取不同楼层、不同位置的楼板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检测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楼板,施工方需及时进行返工、重新验收。

3.4推动新技术在检测行业中的有效运用

目前检测行业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已经极大丰富,其中对于新技术的有效运用颇为关键。为此,相关检测科研机构从业人员必须合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对仪器设备予以更新,围绕检测方法制定优化来建立相关规范标准,有效推动检测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综上所述,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已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革新技术基础上建立独立、客观且公正的检测机构,争取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且可信度较高的检测服务

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质量监督很有必要。混凝土、钢筋和楼板是建筑主体结构的要点,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德威.住宅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J].数码-移动生活,2022(9):191-193.

[2]杨年勇.住宅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世界家苑,2022(12):28-30.

[3]潘艳.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21(9):62-63.

[4]曹爱贞.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J].IT经理世界,2022,25(3):159-162.

[5]王鑫.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2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