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作者:张伟东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分公司审计部 邮编130061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实证研究,探讨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研究表明,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和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加强风险防控,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企业运营效率;管理流程优化;风险防控

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降低经营风险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性和方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指导和实践建议。

一、内部控制监督与企业运营效率

1.1 内部控制监督的概念和作用

1.1.1 内部控制监督的定义和内涵

内部控制监督是指企业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执行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内部控制流程的严谨性以及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的监督。

内部控制监督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信息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同时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确保企业运营的正常和高效。

1.1.2 内部控制监督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

内部控制监督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好的内部控制监督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提升运营效率。

内部控制监督能够减少内部操作风险,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通过内部控制监督,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的错误和失误,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和浪费,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还能够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1.2 内部控制监督的改进策略

1.2.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为了改进内部控制监督,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其中包括明确内控责任、建立内控框架、制定内控制度等。同时,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1.2.2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培养

对于加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培养,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组织内部培训: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培训,邀请专业人士或外部机构进行讲解,向员工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实施方法。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内部控制的概念、流程、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以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知识普及和案例分享:通过内部通讯、员工手册、内部网站等方式,向全体员工普及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选取一些成功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分享,让员工了解实际应用中的好处和效果,激发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积极性。

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可以设立内部控制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内部控制能力纳入员工考核指标体系中,并与薪酬、晋升等关联起来。这样可以引导员工主动学习和应用内部控制知识,增强他们的内控意识和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和系统,如内部控制软件、审计管理系统等,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效率和精确度。这些工具和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追踪内部控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运营效率

2.1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界定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独立的、客观的评估活动,旨在评估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它涉及对企业各个方面的业务、流程和系统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合规性、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的有效性。

2.1.2 内部审计对企业运营效率的作用机制

内部审计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通过评估和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减少操作风险和错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其次,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的问题和失误,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和浪费,优化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内部审计通过提供独立的监督和建议,促进企业治理和决策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减少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2.2 内部审计的优化策略

2.2.1 设计有效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流程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设计有效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流程。首先,要确定审计的范围和目标,明确审计的重点和关注点。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全面、客观和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运营情况。

此外,内部审计还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相结合,以提供全面的审计服务,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2.2.2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和专业认证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使其具备深入理解和评估企业运营的能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三、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应用

3.1 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的关联性

3.1.1 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的共同目标

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都旨在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推动风险管理以及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它们的共同目标是通过评估和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确保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3.1.2 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

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内部控制监督强调建立和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指导企业合规经营;而内部审计则负责独立评估和改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审计的结合应用,可以形成一个闭环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3.2 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的推进策略

3.2.1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沟通与合作

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的有效结合应用,企业应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双方的专业能力和理解水平,加强协同工作。

3.2.2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信息共享机制

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的有效结合应用,企业应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机制。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共享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审计报告等信息,相互借鉴,形成合力。通过及时获取审计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可以及时调整监督重点,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结论:

内部控制监督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风险防控;内部审计则能够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协同作用,推进信息共享和沟通合作,并注重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本文提出的改进策略,企业可以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慧. 数字化赋能钢贸流通 企业运营效率借力提升[N]. 中国改革报,2023-06-19(003).

[2]李竺珂. 自贸区政策效应与企业运营效率[D].大连海事大学,2022.

[3]刘海霞. 产融结合对我国能源上市企业运营效率影响的研究[D].西安财经大学,2021.

作者简介:张伟东,男,出生日期1974年9月,汉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