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基于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思考

张玉祥

身份证号:37040519861210543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科技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我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制造领域,推动机械制造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是当今社会广泛认可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将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机械制造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智能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具体应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和研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推动机械制造领域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发展;思考

引言

在以往发展中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生产要求,人们开始逐渐使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进行生产,这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量,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机械生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生产工作对人工的依赖度大幅降低,不仅消除了人工能力局限性对生产工作的限制性影响,还充分发挥了机械设备特性让生产效率、产量变得更高、更稳定,故该项技术开始普及,对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促使人们意识到该项技术还有待开发,故新一轮的研究工作展开,指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即机电一体化技术应当与智能化技术相互融合,借助智能化技术弥补自动化生产的短处,思路的提出得到了广泛认可,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推进两者融入,对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智能制造时代的意义

智能制造时代,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5G通信技术、工业4.0技术、人工AI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等一系列技术进行融合和创新。一方面,能够将传统制造领域的设计和产业进行优化和升级,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人工的参与和影响,同时还能够实现产能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结合多种创新技术,实现智能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技术目标,能够借助人工AI,对机械产业链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设计、制造、加工等一系列流程,提升产业的技术特性和发展潜力,能够利用智能AI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模式,实现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的革新和蜕变。以机械人为例,现代机械人产业能够产生对创新自主意识的思维和想法,能够满足社会多种领域的服务需求,能够最大程度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能够借助时代的发展进行革新和升级。

2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思考

2.1强化数据分析技术与智能化决策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融入智能化技术后,机械制造的控制中心就可以联系起智能化数据的分析单元与机械制造的集控单元。而且,我国大多数机械制造技术人员都会在数据加工中心接入网络信息接口来拓展结构,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接口实现对数据加工中心的科技化管理。并且,若从智能化技术方面来讲,在对与此类机械相似的机械进行加工与制作的过程中,大多数集控单元都会按照机械加工中事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走刀模拟,而这时我国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人员就可通过可视化结果重新优化和模拟走刀路线,以此来演练出最佳加工工艺流程。此外,我国在现阶段的智能化数据加工中,已经能够实现关于数据与加工状态的动态捕捉,实时诊断当前的加工条件与加工状态是否符合机械制造,从而在我国机械制造的实际过程中实现自由度更高的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决策技术。

2.2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的核心,为了能够在智能制造时代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化创新,在教育方面,相关教学部门要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加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更新和调整教育体制,避免人才培养工作不能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来说,要科学完善人才培养规划,不断加强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确保人才能够完成实践与创新的有效发展,确保人才队伍水平不断提升。此外,企业应科学、完善地更新人才引进战略,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成熟、高效。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2.3微控技术应用

微控技术全称微动控制技术,主要功能是对机械设备的细微动作进行控制,其应用普遍需要建立在动态反馈技术与智能调节技术的基础上。但该项技术的作用无可取代,即现代机电一体化生产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间接对机电一体化生产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精度要求成为了各领域重点关注的事项,而通过以往技术手段,很难保障设备精度达标,可以说受限于以往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精度难以提升。而微控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从控制角度上提高了设备制造时相关操作的精度,而高精度的制造操作将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精度,再然后高精度的机械设备在机电一体化生产中就能有效提高生产精度,促使产品质量满足当下要求。目前,微控技术在全世界已经得到的使用,根据具体使用形式可以看出,该项技术同样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原因在于该项技术最大的特点为参数化控制,借助高位数的参数对目标进行控制,而这一点的实现就非常依赖智能终端系统,即只有智能终端系统才能对高位数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精度同样高的制造指令,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场景中引入该项技术,相当于将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

3机械制造中融合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具体优势

在进行机械制造时使用智能化技术,实际指的就是将硬件与软件系统数字化,但此种数字化转变过程并不一定只能通过数字的应用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指硬件与软件系统之间建立的联系,以此来适应机械制造的应用改变。例如,若想在机械制造中提高工艺水平,只需要启动相应的数字化调动机制,以此重新识别和改变数据,就可完成相应的动作要求。其次,如果从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数字化调动机制的工艺,实质上就是加深机械制造应用层面数据探究的过程。但是我国在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的初期使用阶段,因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属性,因此,在电气系统加入机电一体化后就更进一步地将这种自动化的属性表现得比较灵活。随着我国对机械制造的要求逐渐增高,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发生了技术层面的根本变化。因为我国在应用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系统时,本身需要完成的技术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应在这一环节加入外置网络,才能在机械制造方面满足对于数字化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机械生产领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企业需要加大对于智能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机械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知晓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应的分析对照寻求解决方案,在推动机械制造智能化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基于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研究和思考对于推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邢恒远,孟宪庄,陈娜.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4):209-210,284.

[2]李立尧.浅析机械制造工艺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J].机械设计,2020,37(11):153.

[3]李江澜,李欢.基于贝叶斯-BP神经网络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预警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27(1):152-157,165.

[4]宋天虎.走向机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J].焊接,20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