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探析

蒋亚洲

大唐(海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海南三亚52000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力量,肩负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责任。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有利于增强党组织政治引导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在融合中,为了克服体制不健全、融合意识不强、融合机制不畅等问题,需要加强政治引领、培养复合人才、提升治理能力。本文就从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

新时代,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时代的转换必定带来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新时代根本性的“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加强自身建设,提供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国有企业作用至关重要。

一、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思政常态化制度化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正在全力推进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不仅为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累了成功经验,而且也为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提供了建设思路。在这一实践基础上,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作为针对企业职工的一种教育活动,只有做到常态化制度化,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发展党建主题教育制度。因此,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以目前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为准则,在深刻领悟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基础上开展,将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又一具体实践。

(二)对做好职工工作的意义

国有企业职工面对的生活生产环境日益变化,接触的各种各样的思政也纷繁复杂,由于企业职工自身辨别各种好坏思想能力的参差不齐,这一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不能缺席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必须常态化的开展党建主题教育才能及时解决企业职工出现的各类思政问题,不断激发其潜能,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常态化制度化的开展党建主题教育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思政不断深化对党建主题教育认识的过程。党建主题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形成新的认识,检验党建主题教育的效果,进而不断优化党建主题教育,确保国有企业思政能够真正成为企业职工值得信赖好帮手。定期、定点的开展党建主题教育会让党建主题教育无法满足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的实际需求,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不能满足企业职工的思政教育需求。常态化的开展党建主题教育,是做好企业思政的必然选择。只有在日常的党建主题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目前党建主题教育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才能始终与企业职工的生产同步,不断的激发职工潜能。

二、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党支部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目前,国有企业党支部在党建主题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的相关领导制度不完善。在与中国移动某县分公司的党务党建主题教育者访谈时了解到,该单位在党支部对党建主题教育的引领方面存在不足。该单位党建主题教育的开展一般与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在一起,对党建主题教育的开展形式、宣传内容、参与人员以及预期效果等一系列必要的活动组织要素为进行明确和指导。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党支部对党建主题教育的引领缺位的问题,未能对党建主题教育提出方向指引和方法指导,导致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开展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和滞后性。党建主题教育本身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的润滑剂,有利于协调关系,凝聚集体,由于日常缺少企业党建主题教育的精细化开展,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最终会影响企业其他一系列工作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党支部对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领导存在不足,领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国有企业党支部对党建主题教育的相关领导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国有企业思政开展形式单一

第一,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开展的具体形式单一。企业依然以灌输式教学、形式化学习为主。如阅读报纸、召开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党建主题教育组织者未能主动的去思考其它活动切合实际、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往往是轰轰烈烈下通知、喊口号,草草率率搞活动,马马虎虎写总结之后应付了事,对企业职工的参与程度和吸收情况一概不知,无法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参与度,失去了党建主题教育本身的实效性和实际意义,最终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还会导致职工抵触心理增强,给党建主题教育的再次开展带来难度。

第二,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开展的内容单调。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主题教育中往往单纯的选用通知文件和理论书作为主要内容,缺乏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转变和职工思想状态变化的理解和把握。然而,党建主题教育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增强吸引力,发挥作用。党建主题教育的内容只有不断满足职工的心理诉求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党建主题教育内容才能与职工思想融合内化,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内容中职工关系的问题涉及较少,在与国有企业职工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职工最关注的职业生涯、工资绩效和能力拓展等问题在日常党建主题教育中很少涉及。

(三)国有企业对党建主题教育者重视不够

国有企业对党建主题教育者的职业发展规划较少。由于党建主题教育在绩效评估时,无法和其他工作一样可以直接与企业效益挂钩评价,企业领导对是党建主题教育的难以评估,往往的采用平均绩效来为党建主题教育者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建主题教育者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同时,在访谈中了解到,国有企业未打通党建主题教育者的上升渠道,对于绩效优、能力强、口碑好的党建主题教育者没有明确的上升规定,严重影响了党建主题教育者积极性,最终导致党建主题教育不被重视。

三、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的策略

(一)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

强化党组织对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的引领,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顶层设计的关键路径。不论做任何事情,引领至关重要,起着举旗定向的作用。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具体的,所以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也必须由党组织来引领,将党建主题教育统筹到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更好的融入生产经营。

(二)创新党建主题教育方式方法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要创新的就是党建主题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形象地说,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就是把政治、文化和各种时代精神的声音“装”进每一位企业职工的脑袋里,曲高和寡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入耳入眼,才可能入脑入心。党建主题教育的开展不应该机械化和简单的安排和部署,而是要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详细剖析,确实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应防止单向的我讲你听,而是秉持真诚、平等的态度,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等贴近职工的形式,增强话语的亲和力。创新党建主题教育方式方法,要发挥国有企业工会的关键作用。工会除了有“维护国家政权,支持协助行政工作,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外,还有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的义务。”国有企业是职工的“娘家人”,关心照顾着每一位职工的身心健康。

(三)建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党建主题教育新机制

建立国有企业思政常态化制度化立足于职工最关心问题开展的工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国有企业职工日常会遇到工作上、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职工遇到的各种问题,会是职工工作无法投入,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目标的达成,最终影响职工的发展和国有企业职能的发挥。国有企业必须关注员工最现实的问题,在日常党建主题教育中将职工的工资福利、职务晋升、绩效管理和工作职责等等与职工切实利益相关的问题讲清楚和说明白,让职工在党建主题教育中充分理解相关政策,不仅能都有效地解决个人问题,还能够加深对党建主题教育的理解和依赖,使党建主题教育真正走进职工心中,最近促进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四、结语

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没有一个国有企业能够脱离党建主题教育而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国有企业只有充分重视党建主题教育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的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探索一条适合本企业的党建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制度体系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从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的角度对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通过研究,得出了部分国有企业党建主题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尝试从党建主题教育顶层设计、创新和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国军.企业党建主题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人力资源,2019(08):109-110.

[2]王桂芬.新媒体与国企思政文化工作的结合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9(12):492.

[3]王春云.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智库时代,2020(02):65-66+76.

[4]林亚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探讨[J].管理观察,2019(35):36-37.

[5]张田.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现代企业,2019(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