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综合治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综合治理探讨

陆泠竹

身份证号:210703198910153245

摘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对推动我国产业创新尤为重要,为改善党建工作导致的各方面不足,还要发挥党建优势,实现党建与综合治理工作的融合。文章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党建;党建工作;综合治理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根本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这也是国有企业独有的优势。作为给国有企业把方向、管大局的企业党组织,更应当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结合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现状,以积极创新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党建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全方位提高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党组织作为企业的“魂”,在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下,促进企业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从而激励更多企业员工信赖党组织、依赖党组织。比如强化党建工作、规范党内的政治与组织生活,可以充分提高党员们的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塑造出干事创业与争先创优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员工们可以向企业优秀党员主动学习。另外,只有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并促进党的领导和企业治理之间的结合,才可以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战略偏航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提高党员的素质素养是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更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在新时期下,我国国情和企业发展都出现了显著变化,党组织也应当及时转变自身工作方式、内容与目标。因此在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中,需要着重落实党员思政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从而奠定企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另外,党员作为党组织的一个肌体细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党组织的发展产生影响。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可以激发党员们的干劲,提升他们的韧性,让党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促进企业党组织的科学化、现代化与规范化发展。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综合治理体系的挑战

虽然党的建设已被纳入公司的治理结构,但一些国有企业并不能及时调整党的建设制度,也缺乏针对性的激励和考核机制,甚至缺乏专门的资金来支持党的活动。这些因素都妨碍了党的领导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例如团结员工、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明确的政策,以促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其能够在企业的治理结构起到引领作用。但在决策落实时,由于过程管控组织层面存在障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无法有效融入企业治理组织,从而导致党组织无法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从而影响了企业治理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和治理体系改革,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促进其发展,并增强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随着政府部门的推动,一些国有企业正在采取措施,将党的建设融入其日常运营,以确保其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虽然这种模式为党组织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提供了一个入口,但是由于权力分配不当,导致党组织的实际效果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综合治理体系的应对策略

3.1创新工作方式

党建工作者可以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采用多样化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通过多种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党建思想政治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和宣传,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员工认同党建思想政治观念,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党建工作者还可以采用讲座或者会议的形式,为员工介绍党建思想政治内容,同时还可以选择优秀的员工代表,通过优秀员工激励其他员工。党建工作者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工作中,在微信群中分享党中央政策的相关内容,鼓励员工学习和讨论党中央政策,为员工学习和交流提供平台,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切实提升员工的思政素养。

3.2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入融合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有服务大局的意识,要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的切入点、着力点,把党建工作的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服务优势,进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注重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使党建工作始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相一致,做到同步部署、同向发力、同步推进,不论是工作会议部署,还是基层调研指导,都要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使二者同频共振。其次,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与生产经营部门建立相互监督制度和联合考核机制,同时要加强与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的合作交流,使各个部门共同来制定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制度体系,在此过程中,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基础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完善来推进提高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融合力度。

3.3发挥组织优势,制定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

企业应发挥组织优势,制定具有长远战略目标,并将其纳入政工党建工作中,以推动企业文化与政工党建工作的融合,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愿,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和政工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增强归属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长远的战略目标,包括发展方向、核心价值观等,并将其纳入政工党建工作的规划中,使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相互协调,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有针对性和长远性。拓宽政工党建工作途径,融合企业文化和政工党建工作,除了常规的培训、宣传等方式,还可以引入新的工具和方法,如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应用等,以提供便捷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让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读书分享会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3.4优化思政教育工作

第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全新理论来武装党员干部,发挥出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落实企业内部的意识形态发展与建设。企业应当着重宣传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实践,加深他们对当前国情与世界形势的了解;第二,要对教育内容加以创新,着重推进红色主题式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形势任务教育,全方位提高党员干部思政意识,对教育成果加以巩固。企业应当保证思政教育能够涵盖企业的党风廉政与日常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第三,对教育方式加以创新。首先要善于运用网络平台这些新资源,进行网络学习课程中的“微课”开发,促使党员主动学习。其次,企业可借助于红色课堂、专题学习研讨会、道德讲堂等方式开展分层学习活动,让党员们可以逐层逐级的学习,促进思政教育的更深层次覆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中,党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我们应当把这一任务写进公司的规章制度,以便让党的建议成为决策的核心依据。对此还要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入融合,发挥组织优势,强化思政教育,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显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1(4):88-92.

[2]周建勇.新时代党建中的嵌入治理问题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87-97.

[3]何鹏飞.党建引领下的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21(S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