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分析

孙晓梅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口腔科中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100名患者进行实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未采用感染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感染护理措施,最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进过实验可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院内感染防治与护理管理,可有效避免院内污染事故的产生,增加患者对护理的信心,值得医院推荐。

关键词: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感染防控

口腔疾病是外部细菌、病毒侵入口腔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由于口腔科门诊的疾病种类繁多,治疗所需的设备和物资经常与血液和唾液接触,患者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很高。此外,由于门诊服务的限制和管理不当,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口腔交叉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本文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感染率后现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100名患者进行实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50名,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26名,年龄范围在45.6±7.2岁;观察组有患者50名,男性患者25名,女性患者25名,年龄范围在44.7±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我院门诊时给予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包括止血、止痛等。观察组患者在我院门诊时给予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其中包括:

1.2.1建立一套严格和全面的标准程序,以执行和监测医院的卫生清洁工作、洗手程序、一次性产品使用规则和相关消毒措施;同时,定期检讨我们的护理管理,并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增强他们的防护观念,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防护水平,从而降低事故造成的伤亡率,识别可能导致疾病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改进行动[2]

1.2.2为了应对室内感染的特点,需要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口腔科的医务人员来说,他们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要尽量防止交叉感染。

1.2. 3 .严格消毒灭菌是最关键的环节,必须采用适当有效的消毒方法。对各种器械和手术器械进行不同类型的消毒灭菌,减少感染的发生。口腔器械使用后,应立即用水清洗,再用含酶的洗涤剂彻底清洗,最后浸泡一段时间,使污渍完全去除。

1.2.4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多关心患者,多倾听,使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减少感染的发生。

1.2.5增进对卫生保健机构感染的了解。许多口腔疾病需要在口腔内进行治疗,许多传染病在口腔科就诊过程中会传播,因此有效预防口腔门诊交叉感染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口腔医学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疗设备和工具,这增加了向患者提供服务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感染。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病情时,可能会面临自身的健康风险,如果这些医务人员的身体出现状况,则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患者、其他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因此,阻断医患之间的感染途径已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1.2.6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必要的。他们应佩戴口罩和帽子,以确保安全。护理人员需要执行有效的分诊任务,并详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过去的医疗经验,以便快速识别可能的医源性风险,并向医生传达预防交叉感染的信息。当涉及到血液、唾液或粘膜时,一定要戴上手套。手术后立即摘掉手套,然后继续进行其他活动或接触其他物体,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3]

1.2.7必须确保严格执行卫生条例。虽然戴手套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风险,但它并不能取代仔细洗手的重要性。由于大多数医疗感染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在口腔科中,大多数感染是由内部程序引起的。所以,为了预防或减少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注意医护人员的洗手习惯。每次完成一项处理任务后,应再次洗手,按照规定步骤实施消毒;同时,要保证洗手设施充足、正常运转,定期检测其功能状态。

1.3观察指标

实施感染防护对策后,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23.0统计软件对文中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对照组感染率为30%;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后,感染率为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组别

例数

感染人数

感染率

对照组

50

15

30%

观察组

50

2

4%

t

8.034

P

0.008

3.结论

医院感染是患者和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疾病,对其人身安全影响巨大。因为所有的口腔科工作都是在患者的口腔上完成的,医生和患者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的、传染性的物质,如果这些物质没有得到适当的清洁,很容易引发传染病在机构间的传播。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防控和护理管理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维护了患者的健康。

许多因素可能导致口腔科诊所感染的风险,例如:忽视和不充分实施常规管理;医务人员未遵守无菌规定;防护措施不完善;灭菌操作规范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可能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水平。特别是对于齿科来说,如果以上几个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医生可能会忽视无菌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对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视不够,这将进一步降低消毒、灭菌和清洁的有效性。此外,门诊区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口腔诊所是一个集检测、诊断、治疗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口腔是人类的四大微生物菌落之一,其中含有大量多样的细菌。因此,即使使用洗牙设备,也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颗粒进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消毒规定,以满足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

口腔科设备已成为疾病医学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清洁杀菌的过程受到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改善卫生保健机构的卫生管理和感染监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手段。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执行,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本研究探讨了基层医疗机构口腔科感染防控现状,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我们提供的护理管理下,观察组患者在就诊期间的感染率仅为4%,而对照组的感染率高达30%。通过加大医院领导对感染防控的重视,规范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感染知识培训,加强设备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总的来说,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控和护理监督,可以有效降低医院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参考文献】

[1]熊坚贞.护理管理在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19-21.

[2]蔡国飞,楼培芳,何炬引等.环节管理在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2):50-51.

[3]喻军,刘瑛,陈秋香.基层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