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探讨

黄俊兰

513030198408269108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领域有了明显进步,人们也愈加重视建筑的安全性,而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合理应用,在确保工程安全性与质量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简单介绍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分类,同时针对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分类

1.1全面分层浇筑

全面分层浇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混凝土的浇筑分为若干个层次或阶段进行,每一层混凝土在前一层完全凝固之后再进行浇筑。这种分层浇筑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梯度,减轻内部应力的产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小型结构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和截面,如墙体、柱子、台阶等,体积较小,因此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在这些结构的施工中表现得尤为出色。通过分层浇筑,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凝固过程,减少开裂的风险,提高小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混凝土结构。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分层浇筑可能会导致浇筑接缝处的弱点,从而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沿短边或中间向两端进行浇筑,以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并减少浇筑接缝的影响。

1.2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分层浇筑是将大面积的混凝土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浇筑区域,并逐一进行浇筑,从底层开始,逐渐向上层推进。这一方法的使用场景通常包括要求高强度混凝土的工程,但施工设备不能一次性覆盖整个面积的情况。通过将工程分段进行浇筑,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浇筑速度和温度,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分段分层浇筑尤其适用于混凝土工程项目中厚度相对较小但面积较大的情况,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能。对于小面积工程或要求一次性浇筑的情况,这种方法会增加施工复杂度和成本。因此,在选择浇筑技术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权衡和选择。

1.3余面分层浇筑

余面分层浇筑技术与传统的连续浇筑和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有所不同。在余面分层浇筑中,混凝土从底部直接浇筑到顶部,形成坡度1:3的浇筑斜面。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允许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下至上逐渐升高,而不需要等待每一层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再进行浇筑。余面分层浇筑技术通常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其厚度3倍的混凝土结构。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一次性浇筑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余面分层浇筑通过逐渐建立斜面,有助于控制温度、内部应力和收缩,从而减少裂缝和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然而,实施余面分层浇筑技术需要特别注意底部的稳定性,以防止混凝土塌陷或不均匀流动,并且,振捣设备必须正确配置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在余面分层浇筑中,混凝土的每个层次都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上方层次的浇筑。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试验必须得到高度关注,保证每个浇筑层次都满足强度要求。

2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分析

2.1基础浇筑

对于条形基础的浇筑,需要采用分层或分段浇筑的方法。条形基础通常用于建筑的底部支撑,其横截面较窄而长。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必须将浇筑过程分为若干个层次或阶段。在每个层次的浇筑中,应控制好层间的距离,避免混凝土的温度差异和应力积累,从而减少裂纹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可能会导致内部应力的积累,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些应力。一种方法是将大体积浇筑分为若干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之间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减少温度差异。另外,可以使用膨胀剂、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等方法来降低内部应力,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某些情况下,混凝土浇筑需要分为多个步骤进行,而非一次性浇筑,这通常发生在需要设置地基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地基的坚固和稳定,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施工。阶梯是建筑中常见的构造,其不规则形状和高低不一的特点需要特殊的施工方式。在阶梯式施工中,需要根据阶梯的高度和形状来设置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保证每个阶梯的混凝土均匀分布和密实性。

2.2剪力墙浇筑

地面区域是剪力墙的基础,其平整度和均匀性对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墙体浇筑之前,必须确保地面区域的施工完善,包括地面的平整、清洁以及必要的地基处理。过于厚重的地基会导致混凝土在固化和干燥过程中出现裂缝。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仔细考虑地基的尺寸,确保其既能够承受荷载,又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中断或分阶段施工会导致浇筑层次之间的不均匀性和接缝处的问题,降低剪力墙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在浇筑剪力墙时必须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以保持浇筑的均匀性。振动可以帮助混凝土均匀分布,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在剪力墙浇筑过程中,必须强化混凝土振动工作,确保每个部分都受到适当的振动处理。同时,为确保剪力墙的性能,必须保持周围区域的高度一致,特别是在墙体与柱子交接处,仔细监测和调整周围区域的高度,保证其一致性。此外,在振动剪力墙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振动杆与孔的距离。振动杆不应太靠近混凝土表面,否则可能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2.3钢筋浇筑位置

钢筋的正确位置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果钢筋的位置发生偏差,会导致结构强度不足或者在受力时产生不均匀的应力,从而影响结构的性能。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钢筋位置存在偏差,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包括重新调整钢筋的位置或采取其他合适的修复措施等,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质量。主梁通常具有复杂的钢筋布置,而这些密集的钢筋需要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错位或偏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工程队需要明确了解钢筋结构的状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确保浇筑效果最佳。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监测钢筋的位置,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可以采用高效的浇筑技术和设备,使混凝土能够均匀覆盖和填充钢筋结构,避免气泡和空隙的产生。

2.4框架结构浇筑

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然而,框架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混凝土浇筑需要特别谨慎。不同框架结构的构造方式和布局不同,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充分考虑结构的走向,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分层划分策略,将结构分成若干层次,逐层进行混凝土浇筑,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从而减少裂缝和缺陷的产生。钢筋是框架结构的主要承载成员,其正确地绑扎和固定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至关重要。因此,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确保钢筋的正确布置和绑扎工作的质量,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良好粘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不仅如此,模板的安装工作也必须仔细进行,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其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增强施工的规范性以及有效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根据混凝土自身的特性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明确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浇筑效果,给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2):165-167.

[2]李芳定.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居业,2022(05):7-9.

[3]朱锦枫.探究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