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的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的构建分析

陈京京于大将

许昌市生态环境局襄城分局  河南许昌  461700

摘要: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重要支撑,推进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智慧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质量水平。本文主要围绕智慧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以及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方面作用的发挥简要分析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智慧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监测;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一类问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加速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支撑,智慧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加速推动了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构建多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也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获得的数据信息能够为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控等提供参考,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综合治污。

1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作用意义

智慧环境治理实现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努力构建政府治理、公共参与、环境市场化自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污染防治问题;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能够为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改善自然资源等提供技术支撑,实时监测环境并反馈数据信息,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广泛收集、深度挖掘、智能分析,为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数据参考,使做出的决策更科学;在5G技术等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有关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和资源共享,包括实时交互传输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信息,提供共享数据、协助联防联控等服务,确保再出现异常和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预警、协调处理,既减轻了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工作压力,也有助于防范和降低各种突发性环境风险概率[1]。总体上来说,智慧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2智慧环境治理应用技术

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是智慧环境治理的基础支撑。例如:1)窄带物联网技术(NB - IoT),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容量大、覆盖范围广、安全可靠等优势,可以协助远程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精准、全面采集监测范围内的环境信息,并通过物联网进行智能化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呈现出解决方案[2]。2)雾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资源监控和任务管理的技术,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协助资源调用,以及与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应用,扩大在智慧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范围。3)物联网嵌入式技术,满足环境治理工作中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通信需要,在传感器技术和设备的支撑下广泛获取环境治理的数据信息,以及数据整合、快速传递,对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实施中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分类处理,协助有关工作高效化开展。4)虚拟现实技术及3S技术,在各种交互设备的支撑下实现对污染源监测、生态规划等进行模拟,通过构建立体化的模型,输入相应参数就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发展规律等,以及直观展现出来[3]。3S技术的应用可以远程监测和获取生态环境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和智能化管理。

3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3.1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智慧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国在持续加强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建设,构建更适宜发展和居住的空间环境,包括加强城市绿色规划、污染综合治理等,智慧环境治理的应用能够更好协助城市及周边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污染源等实时化监测和动态化分析,更为精准捕捉城市环境变化,进行环境与污染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定针对性强的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方案。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开展城市智慧规划,使管理决策更科学。

3.2智慧生态监测与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既要促进转型,降低污染和能耗,也需要综合治理污染,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大气环境、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等的智能监测很关键。例如,我国很多城市的发展都面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和雾霾问题,以往大气监测主要是针对某个固定时间节点,由专业人员进行采样分析,评估大气污染情况、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类型等,对其中含有的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制定治理与保护计划,相对来说效率较低,容易出现误差,也只能对当前采样目标时间节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无法实现动态性和连续性监测,智慧环境治理信息的应用,可以在需要监测的大范围内规范配置传感器技术组件,实现动态化、全方位监测,广泛获取数据信息,更准确的了解大气温度和湿度、分析大气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水平等,制动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案,同时节省监测成本。水环境监测工作比较复杂,智慧环境治理信息能更好协助水环境、水质和水污染监测、预警、治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了解区域内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水质情况、污染情况、降水情况和水位变化情况、用水和排水需求等,协助水资源规划和污染防治方案制定,以及实现对区域内水文自动监测站、排污口等的快速定位、追踪和控制。

结束语:

加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积极推进智慧环境治理信息及技术手段的应用,创新生态环境监测模式,提高监测效率,以及协助资源规划、资源开发、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等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孟祥武,陈俊,李旭,等. 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的构建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2):27-33.

[2]林国宏. 智慧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的构建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2(15):268-270.

[3]陈善荣,陈传忠,陈远航,等. 面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转型研究[J]. 环境保护,2022,50(20):8-12.